維京人為何能侵略歐洲兩百年?

梁祥仕

從789年維京人首次劫掠英格蘭沿海開始,直到1066年英格蘭人在斯坦福橋之戰中擊敗丹麥國王哈拉爾三世為止,“維京時代”經歷了將近280年。簡單來說,維京人之所以能在歐洲持續280年的侵略,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關於維京人入侵成因的解釋一般有如下四種:

1、經濟說。《北歐海盜史》的作者格溫·瓊斯在著作中指出:“正是這種要出人頭地並贏得土地和財富以賞賜和擴充自己的武裝隨從的野心,驅使一代又一代的北歐國王、貴族和航海首領襲擊了南部和西南部的鄰邦。正是這種謀取利益和物質產品的慾望刺激海盜們在波羅的海和北海、在黑海和裡海、穿越大西洋並沿俄羅斯的一些大河進行貿易和運輸。

2、人口說。8世紀時北歐人口迅速增長,但當時北歐的農業生產力無法滿足新增人口的需求,於是這些缺乏土地和經濟來源的北歐人只得鋌而走險、參與海盜活動。航海技術的進步和“長船”的出現也為維京人的海盜活動奠定了物質基礎。

3、政治說。從8世紀開始,斯堪的納維亞地區開始了集權進程,使統治者具備調集和統率更大規模部隊採取軍事行動的能力,北歐的兼併戰爭也迫使戰敗者轉而進攻海外、以補償自己失去的領地。

4、宗教說。查理曼發起的薩克森戰爭(772-804)實際上是一場基督教征服異教的宗教戰爭,查理曼的勝利也令北歐人感到警惕,為了防止本民族信仰遭遇衝擊,他們開始對基督教信仰區發動攻擊、作為對薩克森戰爭的反擊。

維京人能夠侵略歐洲的重要外部原因則是:9世紀的西歐各國都處於分裂割據、中央權力衰弱的時期,邊境防禦和海岸防禦極度廢弛、缺少對抗外來入侵的力量;西歐各地地形平坦且河流眾多,有利於駕駛著長船的維京人長驅直入。從下邊的地圖不難看到,9世紀時的西歐分裂狀況較為明顯,英格蘭、愛爾蘭、威爾士、蘇格蘭地區仍然處在諸國林立的政治分裂狀況中。以英格蘭為例,由奧法在麥西亞建立的最高權力在796年奧法死後不久便化為烏有,東盎格利亞在825年後一度再次獲得獨立,東撒克遜和肯特則在不同程度上順從於埃格伯特統治的西撒克遜王國,但諸王國之間仍然戰亂頻仍、無暇顧及海岸地帶的防務,將整個海岸地帶都讓給了維京人,為後者提供了充分的活動空間。查理曼帝國也在“虔誠者”路易逝世後被一分為三,843年《凡爾登條約》簽訂後,路易的三位繼承人仍然爭鬥不休,這直接導致了9世紀後期加洛林帝國的瓦解和維京人入侵的加劇。


平田君Bellatores

其實不止囂張了兩百年,公元8世紀到11世紀歐洲其他國家習慣把挪威、瑞典、丹麥三國的人統稱為維京人,而維京人其實幾千年前和德國是一家。

因為維京人生活在歐洲北部,地形很不友好,常年不是冰川就是山,所以這裡的地形都不適合耕種。而毫無辦法耕種的維京人早起只能打打海豹撈撈魚度日,日子過得相當窮,偏偏維京人又喜歡一夫多妻還時不時換妻,造成每個人都有一大票孩紙。因為窮又是平分家產每個人只能分到一點點。所以沒辦法維京人只好想辦法二次創業,於是維京人把目標投向了大海。

於是他們建造了帆船並順利的發現了宜居的英國和法國,不過這裡早已被人佔了。於是他們一想總不能白來,就順手搶了英法,拿了首殺。因為維京人都是信仰北歐神話的,認為戰死可以升入天國,所以搶起來根本不怕死。加上打完仗他們的慶祝方式也實在變態,喜歡閹割下戰俘或者喝喝敵人腦漿,所以幾次後其他國家的人看到維京人就嚇尿,根本沒反抗意識。即使你偶爾想打也會發現根本就追不上他們的船,幾次後維京人也嚐到了甜頭,所以基本留下女人孩紙在家,其他人都出動搶劫。

最輝煌的時期維京人甚至攻陷了倫敦,足籍遠至非洲。基本是哪裡還有得搶,就有維京人。但是常在河邊搶,哪有不溼鞋,1066再次洗劫英國時中了埋伏差點就全軍覆滅,加上後來的黑死病和三個國家結盟後的內耗,從此維京人大不如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