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以上孩子哭鬧發脾氣時,媽媽該如何應對?

無論我們自己有沒有孩子,我們都會遇到過孩子哭鬧的情況。遇到孩子哭鬧時,你是什麼心情?

有些媽媽很怕看到孩子哭鬧,孩子一哭,媽媽就覺得是不是自己沒有做好,內心有愧疚;還有的媽媽聽不得孩子哭,孩子一哭就要想辦法制止;還有一些家長,面對孩子哭鬧或是發脾氣的時候,自己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或是訓斥或是打罵孩子。

我也是媽媽,我也會面對哭鬧的孩子,面對孩子的哭鬧時,心理總是亂糟糟的,大喊道:“別哭了,動不動就哭,你哭什麼呢?......”可是無論你說什麼都不管用,有時候直接想上手打,打也打過,仍然不管用。

3歲以上孩子哭鬧發脾氣時,媽媽該如何應對?

後來不斷學習各種方法,瞭解孩子哭鬧的真正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三場”。確實,孩子在媽媽面前,要比在別人面前更愛哭鬧。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媽媽們千萬不要擔心,別以為這樣會把孩子慣壞。因為孩子知道,媽媽是最能容忍、接納他們的人。孩子小的時候,非常需要媽媽在他們不開心的時候,幫助他們、甚至吸收他們的負面情緒,有耐心的媽媽,是孩子真正的“心靈港灣”,我想,這也正是母愛的偉大之處

那麼孩子哭鬧發脾氣時,媽媽應該如何應對?

首先應該瞭解,孩子為什麼會哭鬧?

3歲以上孩子哭鬧發脾氣時,媽媽該如何應對?

隨著孩子不斷長大,認知能力不斷提高,孩子會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張,但是,此時的孩子,需要面對規則的約束、需要面對和小夥伴的衝突、需要面對自己能力和想法的差距。總之,孩子會遇到越來越多“不順心的事”,他會發現,這個世界,並不是那麼完美的,不能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哭鬧,是孩子表示內心不滿的一種本能反應。

孩子因為大腦和神經發育尚不完善,自我控制的能力還很差,這也是為什麼在孩子累了、困了、餓了或者生病的時候,更加容易哭鬧和發脾氣的原因。

所以,我們需要認識到,哭鬧和發脾氣,是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的一種本能表現,是孩子發洩心中負面情緒的一種方式。一方面,他們還小,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另一方面,孩子需要學習其他更能夠被別人接受的方式,讓自己心情平靜。

其次,為什麼孩子哭鬧的時候,無論我們怎麼做,孩子還是聽不見去呢?

我們先了解一個概念:覺知焦慮。

人類的大腦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後腦、中腦和前腦。我們在表達情緒時用的是中腦,而在進行理性思考時用的是前腦。當人正在情緒中時,無法同時進行理性思考。這也是為什麼女人總會提醒男人:我在發脾氣的時候,別跟我說道理。

所以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是在表達自己的情緒,用的是前腦,無法進行理性思考,何況還是孩子,腦部發育還不太完善,更需要特殊對待。這時候如果父母和孩子在各自不同的大腦區域來溝通,孩子處於覺知焦慮中,根本聽不進去任何道理。那麼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第三,陳述事情+感受法

想辦法讓孩子的覺知焦慮暫停

這並不是制止孩子哭鬧,而應該學會接受孩子的負面感受,理解他,把孩子的負面情緒陳述出來,讓孩子的負面情緒釋放出來,不能被壓抑。孩子負面情緒釋放出來才敢表達真實的自己。比如上次提到的孩子吃過糖果以後還要吃我們制止孩子吃的時候,他會哭鬧,這時候應該說:““我知道你很想再吃糖,糖很甜,陽陽喜歡吃糖。吃不到了現在心情不好,心裡難受對吧………”這時候孩子的情緒會慢慢發洩出來,隨後會冷靜下來。當孩子冷靜下來以後,給孩子一個擁抱,隔一段時間再和他解釋為什麼今天不能吃糖了。時間久了,孩子會慢慢學會用語言表達情緒。

3歲以上孩子哭鬧發脾氣時,媽媽該如何應對?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的家庭教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願我們每一位家長都能成為孩子的好朋友,成為明亮的燈塔,多點時間陪孩子,多點耐心,照亮他們未來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