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围屋——民居建筑“华夏一绝”

客家围屋——民居建筑“华夏一绝”

客家围屋,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从唐宋至今,一千多年来,先后有土围楼、五凤楼、围龙屋、四角楼、纵列式和中西合璧楼等屋式。其中,盛行于明清时代的围龙屋,最有特色。它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棵印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的五大民居建筑。

客家围屋——民居建筑“华夏一绝”

客家围屋,从土围楼发展到围龙屋和中西合璧式的过程,时逾千年,形式多变,其共同特点有三:一是大。便于聚族而居,数代同堂;二是坚固安全。以防盗贼、防野兽、防外人侵犯;三是富丽堂皇。藉以发扬中原文化,显耀书香门第。

客家围屋——民居建筑“华夏一绝”

围龙屋:是在"殿堂式"的基础上再改进的。只是在殿堂式后面,加建半月形围墙式房(隔成十几二十几间),把屋后围起来,称"围龙"。围龙屋正中那间为"龙厅",放祭祀用具、锣鼓、天井板等公物;其余可分给儿孙使用。围龙须衔接正屋的左右最外边的是横屋;围龙与正堂后墙之间的闲空地称"花头茔",可栽花木。如屋不够住时,可在左右再建横屋,屋后再围一条围龙。故有些已加了四、五条围龙的。这种围龙屋比殿堂式更加安全、宽畅。一般都考虑到能住四代、五代同堂的。这种屋式多建于明清,盛于清代,至民国年间仍有建造,梅州各县都有,尤其是梅县更普遍。

客家围屋——民居建筑“华夏一绝”

土围楼:是客家先民在两晋、唐末两次大规模由中原南迁闽、粤、赣时,早期形成的全封闭屋式。有圆形、方形两种,都是就地取材,用土夯墙,墙内夹砂石竹木的坚固围楼,墙厚1.2-1.5米。特别是占地阔(一般是1000-3000平方米)、楼层多(普遍三至四层)、房间多(总房间数普遍是100-400间)。外设总大门,关闭起来就是一座城堡。围屋内除有足够的供百余至数百人居住的住房外,还有祠堂、议事厅、牲畜房、杂间、粮仓,以及一至二口水井。围墙周围和门角处,一般都有瞭望孔和射击孔。较大的围屋,里边还有轿舍、花园、学堂等。大埔县的土圆楼"花萼楼"就是一例。

客家围屋——民居建筑“华夏一绝”

在梅州盛行"围龙屋"的同时,又兴起有"四角楼"和"纵列式"楼屋。"四角楼",又称"四点金",受早期"方形土楼"和后期"殿堂式"影响而改进,多在较平坦的地方建筑。其主要特点是在屋的四角,升建起两层以上的四角形角楼(如近代炮楼),角楼四面有瞭望孔和喇叭形窗口(实为射击孔)。这种屋式规模也较大,一般都可住百人以上。将大门一关,俨如城堡,在兴宁、五华等县较多。"纵列式"则多在山区屋场较窄的地方兴建,一列就是一幢横屋。一连做几幢横屋,横排在一起,里面相通,每两幢之间装一扇大门,正中为总大门。把大门全部关闭,也是极为安全的。如梅江区泮坑的"六杠楼"和梅县荷泗蕉坑的"十二杠楼"就是这种屋式的代表。

客家围屋——民居建筑“华夏一绝”

中西合璧楼:是近代以来,在梅州侨乡出现的一种"中西混合式"的民居建筑,别具一格。它是客家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与西洋的现代化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侨乡特有的产物。此种屋式,主要采用钢筋水泥结构,里边主体是客家的殿堂式或围龙式结构,外部是洋楼式。规模最大的,要数梅县白宫镇湖洋尾村的"联芳楼"和程江镇的"万秋楼"。

客家围屋——民居建筑“华夏一绝”

客家民居除上述屋式外,还有五凤楼、"走马楼"、"穿堂屋"、"下山虎"、"吊脚楼"、"锁头屋"等,都是因地制宜,由古老围屋简化建造的较小型居屋。现在梅州市保留下来的各种古老民居,仍有1万多座,仅在梅州城及城郊40公里内,就有上千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