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微信不聊天,是一種什麼心態?

帝都小女子

不過這裡我們或許已經被對方不聊天的這種行為所影響到了,那麼我們與其揣測對方心理,不如問下自己是否對對方存在興趣,與其當一個被動的接受者,不如當一個主動聊天的發起人。


鵜鶘心理夯小七

另外,有些人不光不和你聊天,也不與他的朋友們聊天,只是閒暇的時候刷刷朋友圈,看看大家最近的生活狀態,心情等。只做一個旁觀者,默默的關注朋友們的一切,這也與性格有關,這部分人的性格比較內向,即使聊天也容易把天“聊死”,所以就乾脆不聊了,有事打電話是這類人群的標配。


獨角獸工場


Miss張小豆

1、自我介紹刷屏

自我介紹短了讓人要命,比如給你發一個“在嗎?”。

我等了2分鐘,就這2個字,我沒辦法,回了一個“不在。”

自我介紹長了也很要命,有個網友,加我第一件事,就是發了一個自我介紹,這也沒有啥,寫得好的自我介紹還加分。但是自我介紹刷了三屏,我也是醉了。

能不能短一點?親!

2、天天找你聊天

比長長自我介紹更可怕的是,天天找你聊天。

但是聊的不是正事,搞清楚,我們又不熟,哪裡天天這麼有空陪你聊天啊。你是如何成長的,如何努力,如何有夢想,抱歉,我真的沒這麼大本事幫你。

3、比天天找你聊天更可怕的是給你發群鏈接。

突然丟了一個群鏈接給我,讓我加。

一看名字,什麼“福利群”、“紅包群”、“什麼什麼神仙水群”,我假裝沒看見。結果直接拉我進去,一看沒有一個我認識的人,裡面的人都在問“這是個什麼群”。

我默默退了群。

過了一會又發了一個群鏈接給我,我立馬拉黑。

4、比發鏈接更可怕的,是給他做代理。

什麼我給你的朋友8折優惠,然後給你30%的提成,三方都賺了。我只能說這是個極品。

其實,當你想認識一個人,沒有什麼正事,就不要打擾的好。發個紅包可以,簡短的自我介紹也可以,然後就安靜地待著,默默地支持,或者什麼時候你們有機會鏈接再鏈接不遲,為什麼要立刻聊天呢?


傅一聲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這個人實在是太忙了,真的真的是沒有太多的時間跟你聊天,你跟他說幾句話他的還在開會啊,你又跟他打字,他可能根本就沒有時間去看你打的這些字到底說了啥。這些種情況也很多,許多行業的人都是這樣子的。常見於很多企業家老闆等等,這些忙碌的人。

其實你不用想太多,想和你聊的,能和你聊的,自然會聊,不要太過強求哦。



百合情感


風尚皮草館

五是熟悉的陌生人。我們在職場上,大多數遇到的都是熟悉的陌生人。比如同事,比如客戶,比如甲方乙方,有業務有工作,兩個人可以互相溝通,但很少聊天。雙方都沒有私事,所以,無法聊天。

七是主動社交被拒的害怕心態。兩個人,誰都不願意主動發起聊天,因為擔心對方不熱情。

綜上,職場火鍋總結了七種心態,不當之處,歡迎補充。


職場火鍋


重生於緣


如果僅僅把它視為一種聯繫方式,添加某人的電話號碼,也只是有事兒、需要才聯繫,微信也一樣,不聯繫或許是暫時還沒有聯繫的需要;
微信還比電話多了抑制“通話”的功能,比如某人對你好奇又找不到聯繫的理由,便可以通過朋友圈瞭解動態來滿足好奇心;
看看書架上未讀書籍有多少年不曾去翻閱?我們普遍的心態:擁有了,就踏實了,待急需再用;

另外,這個“添加好友不聊天”的好奇是針對個別人的還是僅僅好奇這個現象呢,我把上面的幾點可能性的思考定義為對現象的解讀。那接下來把焦點定位到“個別人”,當我們個別對待時,或許可以思考個別的人際關係了,和這個人的關係是什麼,對關係有何期待、對TA有何期待?這個TA是什麼樣的人……
從添加好友到“聊天”中間的過程都是“不聊天”,從“聊”到“結束聊”中間的過程也都是“不聊天”。聊與不聊,狀態的轉變似乎可以因為各種原因保持和打破。
另外,是什麼引起您對這個話題的好奇呢?您有怎樣的經驗和思考呢?我想,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版本的故事和解讀 :)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付桐


暖心理

看是什麼人了,若是喜歡他,碰上含蓄一點的人,整天翻手機,說他怎麼還沒找我,手機一叫就會彈起來。若是收到他的信息,真的是能開心到爆啊。


當然,若是加了微商,我就不信你會去找她聊天,除非她長得好看,哈哈,否則你只能收到她的推銷信息,或是就活躍在朋友圈裡,而不是聊天列表上,這又是什麼心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