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租房和買房的月花銷差不多,買房還值得嗎?

無處不江湖

蘇州什麼情況我不太清楚,以海口為例吧,分析這個問題其實都是大同小異的。

1、買房可以享受房子升值帶來的增值收益,買房是可以稱之為投資行為,而租房是每個月都要把錢花出去,相當於消費行為,這兩種不同的花錢的思維方式在若干年以後的差別是什麼呢?花同樣的錢,70年以後,買房可以享受房子帶來的增值收益,房子可以作為不動產進行轉手交易變現,可以作為抵禦通貨膨脹以及突發意外的一種方式,而租房呢?70年以後,租金是房東的,房子也還是房東的,相當於給房東打了一輩子工,花了錢,還要看人臉色,夠憋屈的。

現在流行一種收入叫做“睡後收入”,意思就是說,人躺著睡覺,錢依然源源不斷地流入口袋,睡後收入越多,實現財務自由的可能性越大。買房了以後,房子只要有升值,那麼就相當於賺了錢,而且賺這個錢,完全不佔用一分力氣,轉手變現就獲得收益,名副其實的“睡後收入”。

曾經讀過一篇報道,說香港人把買房稱之為“上車”,意思就是買房了相當於搭上一輛車,只要車子在跑,人在車上睡覺也依然比走路的要快得多。在目前國內理財渠道相對較少的情況下,國人的理財的主要方式依然還是買房、買房、買房。

2、買房每個月3570元,理論上是固定的,這個跟租房每個月3570元不一樣,為什麼?2018年房租一個月3570元,你能保證接下來70年都是3570元每個月嗎?絕對不可能的,房租會隨著物價的上漲而上漲,而且當地的CPI漲幅過快的,租房就是一種變相剝削。以海口為例吧,海口CPI漲幅長期全國領先,2015城中村的單間的租金一個月是500元左右,現在都漲到了800元(一個估值),也就說,在不考慮實際購買力的問題下,在未來你將多花更多的錢用來租房。

3、國內有不少人是號稱一輩子租房,永不買房。在中國根深蒂固的家文化的思想影響下,敢有這樣的思想的人不可不謂之前衛,這樣的人不是自身經濟實力強大就是真的想得開。明星金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他就是租房住的,他不贊成買房,當然他有自己的一套租房的邏輯,比如租房可以離工作地點更近一些,或者離學校更近一些,這樣可以節約更多的時間用來做其他的事情。對於富人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對於窮人來說,窮得只剩下時間了。再說,金星這樣的缺錢買房嗎?哪一天想買的時候,隨手一擲,就是豪宅若干,我們普通吃瓜群眾能有這樣的底氣嗎?人家敢說一輩子不買房,因為人家租的都是總統套房。

因此,我覺得有條件的話,買一套房,無論是從心理還是從投資理財的角度來說,都是利大於弊。

我是海南街拍達人,關注海南發展,提供海南資訊,喜歡請關注!


海南街拍達人

單身主義者,租房比較划算。

有家庭的,再窮還是買套小房子吧。

租房子的時候,你跟同事朋友介紹的是,我住在某某小區。

買了房子後,你會說,我家在哪哪哪。

租房子帶給我的問題真的不少,搬來搬去真的很麻煩。而且搬家窮三年真的很有道理。

搬的時候,有的東西太大帶不走,有的東西你覺得用不上了扔了,但是等到新的地方,要用的時候還得重新買。

總之,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就是買買買。

買房子就一個缺點,經濟壓力大,俗稱――窮!

房子不管是租還是買,住的開心是前提。不開心,皇宮還不如狗窩。


異次視界觀

肯定買,至少在中國是需要的,租房只是過渡,買房是必須的,無論為了什麼,房子屬於固定資產,在合適的時候入手一套,反正我體驗過房東說漲價就漲價,當時亂漲價還吵過,非常不合理,不喜歡這種沒有歸屬寄人籬下的感覺,現在我有了自己的房子,心慢慢安定了


大象腳踩西瓜皮

租一輩子真是你想要的嗎?這樣幸福嗎?你現在可以瀟灑,孩子呢?你做了父母能給自己孩子什麼?自己父母如果有套房子,現在可以賣了拿錢付個首付甚至大部分房款買個大一些的,有兩套房更好說,如果父母沒有,自己一個人買房多困難還沒有體會到?還想讓自己子女體會一遍????
有自己房子就真的那麼快樂嗎?不………那種快樂租房的體會不到


不食嗟來食只收現金

這個其實你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你已經有了買房的意向,歸根究底還是會覺得買房比租房好,既然你都覺得其實買房和租房的開銷差不多,那麼為什麼還要租房呢?租房最後房子還是別人的,新房永遠都是屬於自己的,不需要了可以轉手,舊了可以加點錢再換新房。

希望能幫到你,感謝你的信任。😄


IQ飛翔者

買房跟租房本來就是兩類人,就好像有的人喜歡做生意,雖然有虧錢白乾的風險,但還是想去闖一闖。有的人喜歡上朝九晚6的班,喜歡穩定點生活,這兩類人根本就不能歸類在一起,想買房的人,再貴他都要買一套,不管大小。不買房的人再便宜他都不會買,因為已經習慣了每個月花幾千租房,剩下拿去瀟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