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寧:回故鄉建家鄉,人都是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問策湖湘

作者 文史博覽

劉海寧:回故鄉建家鄉,人都是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問策湖湘

人物專訪——劉海寧

人物印象

劉海寧是湖南常德桃源縣人。1992年,28歲的劉海寧放棄了在央企的穩定工作,選擇南下深圳。4年後,他在深圳八卦嶺成立了“深圳市大眾住宅裝飾中心”,即深圳市居眾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的前身。

1992年,那是個很特別的年份。大批在政府機構、科研院所的知識分子受南巡講話的影響,紛紛主動下海創業,形成了以陳東昇、田源、郭凡生、馮侖、王功權、潘石屹、易小迪等為代表的“92派”企業家。

這批企業家身上有著明顯的時代浪潮賦予商業機遇的印記,同時也有著擔負國家改革開放的責任感使命感。這樣特殊的烙印也深深刻在了劉海寧身上,在商海馳騁多年的他認為:企業經營者,做小可以靠小聰明,但是做大一定要靠德。

2018年,劉海寧成為十二屆湖南省政協委員,但此前,他已經連續十多年擔任家鄉常德市政協委員。對“德”的尊崇,令劉海寧也對社會公益十分認真,他以政協委員的身份積極幫扶貧困戶。

2016年,劉海寧積極參加政協的“三個一”扶貧行動開展結對幫扶,發動旅外委員為貧困對象提供工作崗位620個,其中劉海寧提供工作崗位150個,為貧困家庭創造了就業機會。同時,劉海寧還在“金秋助學”活動中引入機構力量,通過與深圳市慈善總會多次接洽,爭取助學資金40多萬元,發放給了常德的貧困學子。2017年10月,劉海寧被評為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貧人物”。

常往來於珠三角與湖南之間的劉海寧,對湖南提出的“迎老鄉、回家鄉、建故鄉”感觸頗深。同時,他也對湖南該如何更好地“引進來、走出去”有著自己的思考。

對話

《文史博覽·人物》(以下簡稱“人物”):這些年,您常常回湖南,對於湖南的開放發展有哪些感受?

劉海寧:湖南提出開放崛起的戰略目標,體現的是湖南開放的心態。前幾年我們在深圳看到很多地方都在招商引資,感覺沒什麼湖南的聲音,但是這幾年湖南的聲音越來越強烈,也看到廣東珠三角地區回到湖南投資的人越來越多。所以感覺這幾年來湖南開放的力度非常大,體會非常深刻。

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常德市的兩次大活動:招商引資推介會和“港洽周”常德(佛山)招商會,都是實實在在的洽談、簽約。而今年4月的清明節期間,常德市選擇許多老鄉回家祭祖的時機,舉辦了一場“湖南常德市2018德商懇談會”活動。這個活動是“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的重要平臺,我已經連續參加幾年,感覺親和力很強,讓外面的遊子非常想回來為湖南做貢獻。

隨著現在省委、省政府提出“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的戰略目標,我相信湖南開放的力度會更大,我們作為湖南在外地的同鄉,看到家鄉開放的姿態也非常驕傲、自豪。

人物:您也觀察到身邊有很多朋友也願意到湖南來投資,那他們對湖南是一個什麼樣的認識?

劉海寧:我身邊一些朋友原來對湖南的感覺是湖南人從政厲害,但是商界相對缺乏叫的響亮的人物和品牌。但是這幾年,在普遍往內地投資和發展的趨勢裡,他們與湖南接觸越來越多,也有不少人在湖南投資,他們對湖南的認識和思考也發生了變化。

很多朋友和我說,他們覺得湖南在對外開放和營商環境,有很多優惠政策,尤其是做實體經濟的人,願意在湖南注入資本的越來越多了,這是湖南實體經濟發展的機遇。

► 人物:您在珠三角地區多年,對中部地區湖南如何發展實體經濟,有什麼樣的觀察?

劉海寧:我認為湖南發展實體經濟有其優勢。我是“60後”人,從機械製造行業的國企裡走出來的,當年像常德紡機、浦沅機械廠這樣的上萬人的大企業都是響噹噹的品牌。

湖南的一些城市像衡陽、株洲、湘潭、常德等城市都是有很深厚的實體經濟“底子”——工業基礎好,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在競爭中有些企業“沒落了”。但這些地方的工業底子還在,因為它有人力、產業佈局的基礎,只要找準了定位,會比其他地方發展更快一些。現在,深圳等發達地區都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製造業往外轉移。湖南歷史上的優勢產業和工業基礎,這是很好的承接機會,湖南現在重視實體經濟發展,這會有一個突破。

劉海寧:回故鄉建家鄉,人都是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問策湖湘

▲ 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很強的輻射帶動能力

► 人物:您剛才說湖南有這樣的工業基礎,那麼,湖南該如何更好地與粵港澳大灣區進行對接?

劉海寧:我覺得湖南跟粵港澳大灣區存在優勢互補關係。開始講了在粵港澳大灣區裡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製造業往外轉移。這就給湖南帶來一個更好的機會,即“前店後廠”,湖南做廠,沿海地區做店。我們如果不抓住這個機遇,也許今後這種機遇可能一去不再復返。所以,湖南要好好發揮產業優勢和地緣優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

► 人物:如今湖南和廣東沿海地區交通越來越便利,是否能帶來更多合作交流的機會?

劉海寧:是的,在廣東的湖南人非常多,現在交通越來越便利。隨著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我們從過去一年回來一兩次,變成現在至少回來五六次。招商引資、參加政協活動、扶貧幫困等等,人都是越走越親、越走越近,不走動怎麼能拉近關係呢?

我印象最深的是湖南省副省長、原常德市長陳文浩對我們講過的一句話:“先有人流,才能有物資流、資金流。”人和人之間要有來往,要有走動,才有項目,人都是講感情的。

► 人物:您在深圳從商多年,有什麼體會可以給年輕人分享嗎?

劉海寧:原來人都說要有情商,現在說要有“毅商”,即有毅力。要做卓越的人而不是一般的人,那從優秀走向卓越的時候一定要具備“毅商”,就是你咬定一個東西,堅持不斷地做下去。為什麼有些企業家垮得很快?他就是沒有這個毅力,一會兒搞這個,一會兒搞那個,不知道持久戰,恨不得馬上發一筆大財,做企業要用“長跑理論”。

劉海寧:回故鄉建家鄉,人都是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問策湖湘

統籌 | 黃琪晨

視頻 | 賀彥 劉玉祥

劉海寧:回故鄉建家鄉,人都是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問策湖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