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目前科技發展,生命最終能否達到永生?

獵殺

科學的極限是難以預測的事情。

題目中的永生,應該指的是人類個體藉助科學技術永不死亡吧。長生不老是人類夢寐以求的事情,而且由於人類對於生命本質的摸索依然處於初級階段,科技的上限依然是不可預測的事情。因此,很多人對藉助科技實現永生充滿期待。甚至於對於如何實現這個願望,也有不同的設想。谷歌的某位工程師早前就曾提出一種假設,認為人類可以在2045年左右實現永生。根據他的設想,屆時人工智能和雲端技術等高端技術會高度發達,納米機器人大大提高醫療能力,結合大腦皮層和雲端聯繫的技術,實現人類的“長生不死”。

除此之外,我國也有一些學者的論文對“永生”這個話題展開探究。其中韓東屏(2007)曾提出一個構思:

“在一個人死後,用克隆人技術複製出一個他的肉體,再用記憶移植技術將他的原有記憶轉移到這個克隆體的大腦中,就能使他死而復活。而這樣的過程不斷重複進行,就意味著他的永生不死。”①

他認為克隆人技術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因為人類克隆技術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至於實現記憶移植的方式,他有兩個設想,一種跟谷歌工程師的設想類似,就是利用人機連腦的方式實現記憶轉移;另外一種就是破解大腦存儲記憶的秘密,把人類大腦存儲記憶的化學物質轉移到新個體。

除此之外,其他學者還有一些其他設想。但是這種樂觀的估計是有一個前提的,科技對於生命的延續沒有不可突破的限制。然而,這個前提很有可能是不成立的。與“長生不老”類似的是,人類還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製造“永動機”。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知道“永動機”是造不出來的。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第一類永動機”是不可能製造出來的;而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第二類永動機”也是不可能製造出來的。“永動機”的夢想算是破碎了。

“長生不老夢”也很可能會面臨類似的問題,鑑於我們對生命科學的研究還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科技帶來的突破是令人震撼的。但是,科學大大提高人類預期平均壽命,不代表這個提高是沒有限度的。正如發動機效率非但遠遠沒有達到100%,接近100%都非常難。以汽車發動機為例,目前先進水平的發動機可以達到40%左右,但每提高一點點都非常困難。科技的進步,也許可以幫助人類的壽命繼續提高到100歲甚至更長。但是,“永生”可能會是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夢想。不過,對實現永生進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這種探索可以幫助我們對生命的認識更深刻,更到位。

引用

① 韓東屏. (2007). 永生是否可能. 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9(3), 11-15.


鎂客網

完全有可能,可能性還很大!

永生作為生命發展的終極目標,人類作為典型的智能生命肯定是不會放過它的,以色列作家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一書中也說到:人類過往歷史上所有戰爭和衝突的規模,很可能都將遠遠不及接下來的這場戰鬥:為了永恆的青春!事實上人類已經就永生的問題向死亡開戰了,為什麼這麼說,細思一下我們身邊的各種科學技術:神經學、腦學、心理學、病理學、細胞學、量子力學、人工智能、分子生物學、材料學等等,它們是不是在某種程度上都能為永生服務,也就是說,它們都是未來人類永生的基礎,而我們現在正在發展它們。

前兩年,某些國家的某些公司就已經著手於投資永生項目,並把這個項目命名為“人類永生計劃”,旨在破解永生的秘密,達到人類永生的目的。該項目的負責人說大約在21世紀中葉人類就能夠永生。

表面看來形勢一片大好,其實永生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人類的永生之路上還會遇到很多困難,道德、倫理、技術、理論等等。關於這點,我們可以討論一下科學層面的人類永生之路。

生物的永生有很多種方式,背後的原理不盡相同,這裡我隨便撿兩個靠譜的來說。

生物永生

這是從死亡的角度反推導得到的永生思路,通過研究死亡的原理來得到死亡的成因從而從根源上避免死亡。

現代科學認為生物體的死亡來自於基因,拿人類舉例子,人類的DNA裡存在多個控制細胞分裂分化甚至死亡的基因(這只是籠統的在說),一旦這些基因觸發,人類就會一步步走向死亡。這些基因觸發的機制不一樣,當細胞受到損害(比如癌變),細胞分裂到一定次數、細胞受到某種刺激,端粒的消失等等,這些基因就會觸發,細胞就會一步步衰老,死亡。

有人設想找到並修改死亡基因讓人類永生,但從死亡基因的功能來看,死亡基因同時也殺死了癌細胞,所以如果我們直接修改死亡基因,就概率上來說,生理上,我們每個人最終都會死於癌症。所以最好的方式是阻止“端粒”的消失,根據端粒學說,端粒的消失時導致死亡基因被激活的主要原因,所以知道找到阻止端粒消失的方法,死亡基因就不會讓細胞衰老,人類也就不會死亡。目前最新的成果是,人類已經找到了活性“端粒酶”,它能夠修復變短的端粒。

大腦永生

生物永生的另一個層面,對人類來說,只要大腦不死,“人”就不會死,所以,只要想辦法保證大腦一直保持活性就行。一般來說,大腦死亡主要是衰老的身體拖不動大腦,所以只要讓下面的身體一直健康就行,具體方法有更換器官、或者更換身體、再或者直接更換人造身體,這就是材料學的研究項目了。

意識永生

對於意識具體是怎麼回事,現代科學並沒有研究太清楚,說它處於起步階段都勉強,目前為止在研究意識問題的學科有神經學、腦學、心理學、量子力學。有一種構想,大腦和意識分別獨立,大腦只是一個處理器,而意識則運作處理器,所以如果能將意識上傳至比大腦更厲害的處理器,比如未來的超級電腦,人類也能夠永生。

回到現實,現在的人類永生計劃的最新進展是將人類大腦冷凍,使其保持最微弱的活性,直到永生技術出現,再激活大腦。另外,人類也已經成功完整了猴子的換頭手術。人工智能也在飛速發展,腦神經學方面,科學家將重心轉到了整個神經網絡的研究,量子力學方面,科學家發現意識的運作方式與量子力學描述的微觀粒子的狀態有相似之處。

關於人類的永生之路,21世紀中葉只是個樂觀的說法,人類想要真正成熟的永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螞蟻科學

完全有可能,人類的永生甚至就是近在咫尺的事情。

人類現在平均壽命大概六、七十歲左右,發達國家要高些,發展中國家普遍要低一些。雖然也有一些特例,但其根本原因是地區的特異性以及特殊的飲食結構決定的。

現代社會,制約人類壽命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可規避的,有些是現代人無能為力的。制約人類壽命的因素主要是:疾病、衰老和意外事故等。而癌症及艾滋病是疾病裡的主要致死原因,除此以外大部分疾病都已經被人類治癒。

人類的生老病死一直都是個古老的命題,衰老的原因主要是DNA的先天缺陷以及細胞分裂過程中一些特異現象決定的,比如科學家已經發現並證實細胞中端粒會隨著細胞分裂次數增多而不斷變短,而最終決定人類細胞最多分裂50次就不再分裂,而細胞是通過分裂而更新的,50次以後身體不再更新,人類因此就剩下等死的份了。

但隨著現代社會突飛猛進的飛速發展,很多禁錮人類思想和行為的桎梏和枷鎖被逐一打破。

尤其是近20年,互聯網、大數據、超級計算機,納米技術、材料科學、製藥技術的進步簡直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對人類而言很多的不可能已經變成現實。技術和科學的更新換代是以往任何時期所無法比擬的,人類的智慧水平已經上到了一個嶄新的臺階,新時代,對於我們而言,已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了!

桎梏人類進步的藩籬終於在今天的一代被徹底拆除了。

再說衰老的問題。一個好消息是日本及歐洲的一些實驗室已經研發出能夠刺激人類細胞端粒變長的藥物,細胞端粒的無限變長或許就是人類永生的金鑰匙🔑。再有,世界範圍的基因測序修改技術已經持續了20年,人類會變得更健康更適應環境。人類永生的夢想即將實現。

人類每年因為意外死亡的人數是個極大的比例,但隨著大數據運算,雲計算,超級計算機的的發展,社會會被管理的更加強大及合理,人類如同生出一天眼,更加能夠趨吉避凶,儘管這方面人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拭目以待,今天的人類已經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了。

人類的永生盡在眼前,盼望著,盼望著,它終究會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

但人類的永生,是一把雙刃劍,既是阿里巴巴的寶藏,也必定會是個潘多拉魔盒。因為人類的永生會讓自身變得更加貪得無厭,它必定是人類的夢魘!

敢斷言,人類永生之日,便是人類的滅絕之時!


紅杉樹89

這個問題從古至今都在不停的探索和追求,但是到現在還沒有實現,



首先我們要明白“生命”指的是什麼?那生命的永生又是指什麼?我們這裡說的人的生命是指



人身體的生命還是指人的意識生命,如果是指人身體的生命,那麼身體都是有許多細胞購成



的,細胞都有衰老期,都會死亡,生命也就結束了,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生命可以將衰老的器官重新克隆替換,那麼,當生命的所有器官都替換完了,那還是你原來的生命個體嗎?這就好比一個汽車,你把所有的配件都更換了完了,車管所還能給你審車年檢嗎?另一個方面,生命是指人的思想意識,將來科技發展到一定層次可能將人的意識通過電腦保存下來,將意識存在光盤,U盤,還是機器人身體上其實都沒有太大區別。


托木爾峰雪蓮

人類生命可以達到永生,只是時間問題,到時達到半人半機器,倒比現在人聰明多了。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各響各種科技水平逐步地向前大步的發展,個人認為,人類永生最終可以實現……


老趙144624335

早在5年前,就有藥物科學家認為可以設計出相關的藥物來逆轉人體細胞的衰老和損害。

人類壽命現在已經比以前遠遠延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傳染病的控制和減少。目前提出的科技手段有幹細胞療法、基因療法、藥物或疫苗等來進行修復受損細胞。

以下是幾種可能採用的方法:

1.控制端粒酶的縮短

在染色體頂端有一部分是端粒酶,每次細胞分裂,端粒酶都會縮短,最終縮短到細胞到停止分裂和死亡,科學家已經成功在小鼠身上進行了實驗。

2.注射納米機器人

通過科技的發展,將納米機器人編程,注射到特定部位,來保護某個器官,進而實現壽命的延長。

3.克隆

現在的技術已經足夠克隆出來人類,主要困難的是倫理問題,同時,克隆出來的人只是一個嶄新的你,並不具有你的記憶。

因此,要延長你的壽命,可以研究出將記憶移植到克隆的新的身體上的技術。就可以實現永生了。

4.人類進化發展

按照現有的理論,物種都是在不斷進化的,那麼依靠人類自身的進化,也有可能發展到。通過大腦可以控制身體機能,來達到所謂的永生。


三分鐘看科技

其次,科技的目的不是“永生”,而是利益,雖然單個的人,許多人都追求“永生”,但是科學不追求“永生”。因為全部的科學的研究對象,是人的對應存在,恰恰極少是人本身。

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對於“智能”的研究也是基於功利,而非“永生”,它的前景可以預測,讓人類更趨於功利,而原離“永生”。

再次,“生命”的存在,是矛盾的共同體,其中當然有個別與集合的矛盾,精神與物質的矛盾,時間與永恆的矛盾,因此,沒有突破,無關永生。

“生命”的價值或許不在於“永生”。


陳芝麻吧

不能。

死的目的是進化。

以前的生物也有不老的不是也死了嗎?

當然也有幾乎不老不死的,但那是什麼,低等生物而已。

常見的植物也是能活幾百年的,現在的人願意嗎,做一個植物?

死,能獲得一些些微的變化,而這些變化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會形成變異如果能保留下來,將來就可能獲得進化。

人類作為物種之一,也就只能一般存在兩千萬到三千萬年之久,而要能在這之後還能存在下來,就會作為一個新的物種存在下去了。


北國風雲2

這是一個問題,人只是一臺電腦,你的軀殼就是這臺機器,是機器總有報廢的一天。所謂的永生是什麼呢?是脫離了這臺機器內存也就是你的靈魂還要繼續存在,那麼它如何去維持它的存在?還是需要另一個軀殼吧?那麼你如何確定人的軀殼離開了肉體是死是活呢?如果還能活,本身就不存在死,不存在死不就是永生麼?如果已經死了,靈魂沒有了依託也就像電腦內存一樣被格式化了,靈魂還依然存在只是需要依附一臺新的軀殼,那不就是宗教所說的轉世嗎?我們所居住的三維宇宙本身就是四維宇宙智慧體設計的,宇宙本身都不是永生的,人類怎麼可能永生呢?


島主彡

想永生,只能不生。不生,即永生。

可是已經生了,又如何永生呢?

科技向永生髮展,但永生其實就是死!

矛盾之中,為死而生。

放下永生,向死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