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先秦之吃不到的殘念

穿越先秦後,您吃不到西瓜、葡萄這樣的水果,也啃不到玉米這樣的粗糧,更別指望吃飯能有辣椒做調味。因為這些都是後世傳進來的。想要吃到葡萄得去漢朝,漢武帝之前的漢朝還不行。想吃西瓜呢,起碼您得穿越到五代時期。至於想辣椒和玉米,對不住您只好穿越到明末。先秦時期和後世相比,吃的東西沒有後來那麼豐富,但也絕對不匱乏。

從主食開始說吧。先秦時代雖然沒有玉米,但是您可以吃到黍、稷、稻、麻、豆、麥等雜糧的。其中黍、稷是先秦時期人們最主要的主食,尤其是“稷”那可是五穀之長哦,其中品質最好的黍、稷也稱“嘉穀”。按著清代段玉裁給《說文·禾部》做得備註,所謂“嘉穀”,其實就是小米。

舌尖上的先秦之吃不到的殘念

除此之外,在南部稻米也算比較常見的主食。而在北方麥也是主食之一。說到麥不得不說一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掉進茅坑爬不出來的國君晉景公。說起來他老人家在掉坑裡前一直很想吃麥飯。於是,他令人獻上新麥。好不容易新麥到了,廚子也做好了新麥呈了上來。可惜晉景公真是命中註定無福消受啊。面對著香噴噴的麥飯,晉景公正要開吃的時候,他竟然鬧起肚子。然後,晉景公一口都沒有吃,立馬地跑去如廁了。再然後沒有然後了,去了茅房的晉景公再也沒有從茅坑爬出來。可憐的晉景公到了,他也沒吃上自己想吃的麥飯。

類似晉景公這樣想吃沒吃到就死了的故事,也發生在肉食上。說起來先秦時期肉食種類那是相當多的。在兩千多年前您可以在漢江平原上看見犀牛,長江裡的白鰭豚更是不計其數。先秦的生態環境好,許許多多現在瀕危的保護動物在那會兒不稀罕啊。《呂氏春秋.本味篇》上說,這天下最好吃肉呢,莫過於猩猩的唇,獾獾的腳掌,燃鳥的尾巴肉,述蕩這種野獸的手腕肉,彎曲的旄牛尾巴肉和大象鼻子。而最好吃魚呢,莫過於洞庭的鱅魚,東海的鮞魚,醴水有一種魚,名叫朱鱉的魚。還有萑水有一種叫鰩的魚。穿越成先秦的貴族,您可以吃得不少奇珍呢。《楚辭》關於先秦的菜色就更加多了,比如肥牛蹄筋、清燉甲魚、火炮羊羔肉、醋溜天鵝肉、煲煮野鴨塊、煎炸鯽魚、燉煨山雀等等。

舌尖上的先秦之吃不到的殘念

在這些肉食中最讓後世人難忘的,不是猩猩唇也不是洞庭的鱅魚,而是熊掌。孟子曾經曰過的,“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除了孟子外,先秦時代還有一個人特愛吃熊掌,他就是楚成王。 明君代人特此編一首諷刺詩云:“楚昔日弒熊艱,今日商臣報叔冤。天遣潘崇為逆傅,痴心猶想食熊蹯。”熊蹯,即是熊掌。故事這樣的:楚文王死後,他的長子熊艱繼位了。但是國中支持者分為了兩派,一派支持楚王熊艱,一派支持楚文王的次子公子頵。長子派打算做掉次子派,結果反而被次子派做掉了。於是,公子頵就頂著“弒兄奪位”的名聲成為了新的楚王,即楚成王。到了楚成王的晚年,他過度寵愛自己的小兒子公子職,打算改立太子。而做為多年太子的長子商臣為了確保自己的地位,心起殺念。於是,商臣帶著自己的私卒選一個月黑風高夜的晚上兵變逼宮。被兒子逼到絕處的楚成王,在臨死跟兒子說:“讓庖人給孤做一份熊掌吧。孤吃完在死。”結果,商臣回了一句:“君父,熊掌要燉很久的。您先去黃泉吧。”由此,便多了一個熊掌難熟的典故。

舌尖上的先秦之吃不到的殘念

對於吃貨來說,想吃而吃不到是一個很嚴肅的事情啊。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一些人在死前會特地交待,以後祭祀的時候一定要自己喜歡的食物。下面說一個“家祭無忘用菱角”的故事。話說前548年,楚國令尹薳子馮去世,子木繼任。子木的父親屈道生前特別喜歡吃菱角,所以他臨死前再三囑咐:“將來一定要用菱角祭祀我。一定要用菱角啊!”但是呢,按著當時禮制,祭祀國君用牛,祭祀卿大夫用羊,祭祀士人用小豬和犬,平民用煎魚。從來都不帶用菱角的。所以當子木上位後,就讓人撤掉祭祀的菱角。不知道他爹在泉下會不會很怨念呢……

說到菱角,據說楚平王也很喜歡吃菱角,他讓人到武陵白馬湖那裡採菱,還在湖畔築了一座採菱城。古人在吃的執念不限於主食和肉食,果蔬也是一樣的。先秦時代,雖然沒有葡萄、西瓜、西紅柿等這樣外來果蔬,但是棗、慄、榛、柿、瓜、桃、李、梅、杏、山楂、梨、菱、棋等水果,您可以隨便吃。蔬菜也有很多,比葵、芹、菖蒲、蕨等等。對了,在淮水以南的地方橘子可以管飽。說來先秦時代的橘子南部特產,算是比較稀罕的東西。稀罕歸稀罕,但是橘子並沒有引發什麼血案。關於水果的故事,莫過於一桃殺三士。後世版本很多,其實故事核很簡單就是齊景公為了除了三個功高傲氣的壯士,聽了晏子的話,將兩個桃子賜給三個壯士,三壯士因相爭都死了。大家都喜歡把故事的桃子說成仙桃,其實《晏子春秋》的原文也沒有給桃子加什麼特別的抬頭,就是桃子。先秦人吃到和吃不到不是嘴饞的問題,而是面子的問題。孟嘗君就有一個門客因為在分飯的時候,因為有個人遮住了燈亮。那個門客很惱火,認為孟嘗君和自己的飯食質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辭別而去。孟嘗君見此,馬上站起來,親自端著自己的飯食與他的相比,那個門客慚愧得無地自容就以刎頸自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