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春燕:讓我把光陰藏進文字,送到你的案頭

親愛的:

你問我為什麼近來那麼愛寫歷史,而且為什麼不寫中國歷史,而去寫外國曆史呢?

坦率地說,我之所以寫,不是因為我懂,恰恰相反,是因為我不懂,尤其是外國曆史。因為不懂,所以好奇,所以就想弄明白,而弄明白最好的方式不僅是去讀,去走,還要去寫,因為寫的過程會逼著你去仔細思考、求證和推敲。

有多不懂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吧。

勞春燕:讓我把光陰藏進文字,送到你的案頭

幾年前我還在主持《環球視線》,因為一直說到伊朗,我就很想去這個獨特的國家看一看。那陣子,因為伊朗搞鈾濃縮實驗,美伊關係更加劍拔弩張,不停有帶著火藥味的新聞:美國航母到波斯灣了,伊朗搞大規模軍演了,而且美國對伊朗實施全面制裁,搞得伊朗人日子過得很苦。我滿以為伊朗人應該恨死美國人才對,可和當地人交流才發現並非如此。伊朗的中產階層中,喜歡美國、想要移民美國的大有人在,比如我們的導遊和翻譯。那麼美國人對伊朗什麼態度呢?荷蘭核峰會期間,我有機會和美國前 駐伊朗大使交流,他是這麼說的:在核問題上,伊朗遠遠不如朝鮮令美國緊張,因為美國大概知道伊朗不會幹什麼,卻不知道朝鮮會幹什麼。

原來美伊對彼此的態度,並不完全像檯面上那樣,而伊朗人也不是我們想象得那樣,一直保守隔絕。

如果沒有去讀歷史,我只知道美伊間怒目相視,不會知道它們之間的這層複雜關係。

同樣還有伊朗和阿拉伯世界。很多人其實搞不太清楚兩者,覺得他們都是穆斯林,都在波斯灣那塊兒,差不多。但如果你把一個伊朗人當成阿拉伯人,他很有可能會不高興。伊朗和很多阿拉伯國家關係都不好,比如沙特。這裡,當然有宗教的關係,沙特是遜尼派大國,伊朗是什葉派大國。但不止於此。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是不同的人種,波斯人是雅利安人,甚至伊朗這個詞兒在歷史上就是“雅利安人的土地”之意,而阿拉伯人則是閃米特人。歷史上,波斯帝國在公元三世紀時已經不得不對付海灣阿拉伯人的威脅,並且在公元7世紀最終被伊斯蘭教武裝起來的阿拉伯人征服。後來,經歷曲曲折折,波斯人又建立了自己的波斯—伊斯蘭王朝。

多懂些歷史,方能更懂現在。

歷史中藏著真理。

勞春燕:讓我把光陰藏進文字,送到你的案頭

公元前,地中海邊曾經有過一個發達的迦太基文明。迦太基是羅馬的死對頭,經歷了三次布匿戰爭後被羅馬夷為平地。第一次布匿戰爭爆發時,羅馬人幾乎沒有海戰經驗,也不會造大船,而迦太基的海軍十分厲害,還有巨大的五層戰艦。通過研究俘虜的一艘迦太基戰船,羅馬人在短短60天內分別建造了100艘五層戰艦和20艘三層戰艦,發展出了自己的大船,可是航海技能不如迦太基人怎麼辦?羅馬人又發明了一種叫烏鴉的裝置——一種配有護欄的舷梯,尾部是巨型鐵錐。戰爭中羅馬戰艦直衝敵艦,把烏鴉釘在對方甲板上,這樣兩條船就連在了一起,羅馬士兵就衝到敵艦上,把海戰變成了陸地戰。就這樣,羅馬人贏得了第一次布匿戰爭。

所以,這2500年前的故事早就告訴我們,工業強,則裝備強,裝備強,則軍力強,科技就是戰鬥力,創新才能有勝利,呵呵。

說大了····

勞春燕:讓我把光陰藏進文字,送到你的案頭

況且,歷史那麼有趣。其實,大多數時候,我只享受“知”的過程,從不問“知”的用處。比如我花了一天時間在古羅馬鬥獸場裡徘徊,弄清楚了野獸從哪裡出來,下雨天觀眾怎麼觀看競技,羅馬人怎樣使用混凝土技術。我暫時沒有看出這些知識有什麼實用價值,我只知道,這一天我過得很快樂。這也許就是所謂的“無用”之學。當我們不用為參加考試而讀書,不用為在競賽中勝出而習畫,不用為考級而練琴,

這些“無用”之學給了我們快樂,那就夠了。

如果說我還有什麼更宏大的理想,那就是能寫一本我的《365夜》,這本書裡講的不是傳說和神話,而是歷史故事。我沒有能力去做偉大的大事,但是如果你看了我的文章,享受了閱讀的過程,又對這世界多了些許瞭解,那我做的這件走走讀讀寫寫的小事也就變得有了意義,考慮到我將付出若干年的光陰做這件事,於是,這裡的每一個字也就變成了我生命的足跡,於是,這件小事也就變成了一件對我自己來說很偉大的大事。

我們的一生做不了幾件這樣的“大事”的,十年,只夠磨一劍。

勞春燕:讓我把光陰藏進文字,送到你的案頭

從來長繩難系日,水去雲回恨不勝。就讓我把光陰藏進文字裡,送到你的案頭,和你分享探求、思考和快樂,未來有一天,當你再度打開時,你會看到,那文字間紛紛揚揚抖落的,正是曾經的美好歲月,你的,還有我的。

By 勞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