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涼也有一代明君和一代名將,可是我們都忽略了,來看看是誰?

點擊右上方關注按鈕關注人文悟宇!

兩晉南北朝(36): 3月19始寫兩晉南北朝,見此篇,有興趣者翻篇前往!

這段時間一直在寫後趙和鮮卑,那東晉、前涼和成漢到底咋樣了?真所謂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現在是花開N朵,所以只能一朵一朵的來說了!今天我們先來看看前涼!

之前的文章中寫過前涼的開創者張軌、他的兒子張寔(shi)以及他們的興儒治國,然後是張寔之死,也在寫劉曜的文章中談過張寔之弟張茂,有興趣的可以往前翻看!此篇就著重談一談張茂、張駿和張重華,我簡稱之為“三張”。這可是我的獨創哦!

張茂是張軌的兒子,也是張寔的同胞兄弟。張寔320年遇刺身亡後,他的兒子張駿才13歲,於是張茂被推上臺執政,任平西將軍、涼州牧、受使持節。

這個使持節在兩晉南北朝時一種官職,代表皇帝直接行使地方軍政大權。節是一種信物。當時前涼還是尊奉晉室的,使用晉愍帝的建興年號,但不從東晉元帝年號太興。

前涼也有一代明君和一代名將,可是我們都忽略了,來看看是誰?

張茂

在晉書裡,張茂的事蹟並不多,主要原因應該是執政時間太短,只有5年,324年他就去世了。我這裡簡單介紹一下。

321年,張茂開始修築靈鈞臺(在今武威北海藏寺內)。靈鈞同靈均,出自“離騷”,一說是屈原的自稱,或者說是“離騷”裡主人公的字,意思就是要重視民生疾苦,致民於康樂之境。

這個靈鈞臺工程浩大,光周長就80餘堵,堵是一丈,一丈大約3米,也就是說將近240多米。基臺高9仞,一仞為8尺,一尺約25釐米,所以高度大約為18米。

前涼也有一代明君和一代名將,可是我們都忽略了,來看看是誰?

因此,在武陵人閻曾的勸諫下,張茂當年停止了這個工程。但在323年後,繼續施工,認為不能以太平盛世之言來要求亂世之事,再也不聽臣下之諫。

322年,張茂派將軍韓璞收取隴西、南安之地,設置秦州,進一步擴大了前涼的版圖。

323年,與後趙劉曜28萬大軍相持,手下陳珍雖收復南安,但面對強大的劉曜,最終選擇了上貢投降稱藩,這在前面的文章裡已有詳細描述。

324年,張茂病逝,傳位給侄子,也就是張寔之子張駿,臨死前敦敦教導張駿務必恪守人臣之道,上不負晉室,下不負百姓,叮囑張駿他死之後,只需白色便帽安葬,不必盛裝朝服,以明其志!

於是張駿即位。縱觀張駿的一生,發現他戰略思路清晰,外交處置得當,兼有開疆拓土之雄心,不愧為前涼史上的一代明君。

前涼也有一代明君和一代名將,可是我們都忽略了,來看看是誰?

張駿

324年,他即位之初,休養生息,聽取屬下意見,不動刀兵,即使手下辛晏據守枹罕(bao han, 今甘肅臨夏縣附近),不聽號令,雖雷霆震怒,想要出兵討伐,但冷靜下來之後,仍按兵不動,終於至325年,等到辛晏自動歸降,收復黃河以南之失地。

前涼實在是一個偏涼之地,周邊前趙以及後來的後趙,當然還有成漢、東晉,如何與之建立合適的外交關係,對於一國之君來說,尤為重要。

張駿的做法是這樣的,首先是尊奉晉室。325年,張駿聽聞晉元帝死訊,隆重哀悼3天!想想當時的通訊確實差,晉元帝是在323年年初死在建康,也就是南京,一直要兩年之後,消息才傳到甘肅。

同時,下屬以在揟次(今甘肅古浪縣土門鎮)的嘉泉出現黃龍為吉祥之意,勸張茂更改年號,但是張茂拒絕,仍然沿用晉愍帝年號,以示忠於晉室。

此後,臣子們還建議張駿自立涼王,效法曹操、司馬家,被張駿痛斥為非人臣之舉,如有再議,定斬不饒!

其次,交好成漢,張茂在326年,勸說成漢之主李雄去除皇帝尊號,歸附東晉,以便聯合,共奉晉室。333年,還遣使借道成漢,出使東晉。

他的這些外交手段,實際上就是聯合東晉和成漢,共同對抗漢趙,以及後來的後趙。

前涼迫於漢趙劉曜的強大,不得不俯首稱臣,所以,無論是張茂也好,張駿也罷,在受到東晉冊封的同時,也受到了漢趙劉曜的敕封,而且還是涼王級別,高於東晉的西平公。

當然,他們是否接受,另當別論,至少是不太情願的。這從張駿遣使劉曜時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

當劉曜問使者說你們能夠竭力保證與我和好嗎?使者的回答竟然是不能,意思就是說,如果漢趙的教化能夠長期保持現在的模樣,應該能保證,但如果今後衰微,那就不一定了。

以至於後來,漢趙劉曜被後趙石勒所滅後,石勒於330年遣使冊封張駿,但張駿辭而不受,以此為恥!

張駿在一系列清晰的外交措施之外,不乏攻城略地之雄心。

327年,主動進攻劉曜,失敗,盡失河南之地!

328年,乘劉曜東征石勒之際,計劃進攻長安,但考慮到長安由劉胤據守,也擔心劉曜回師而作罷。

329年,劉曜覆亡,張駿乘機盡收河南之地。

至335年,前涼已是民富兵強,張駿也是賢名遠播。他乘勢征伐西域諸國,如龜茲(qiu ci)和鄯善,其它各國如焉耆(shi)、於窴(同闐tian)等紛紛稱臣朝貢。

張駿在位22年,於246年去世,留給他兒子張重華一個處於巔峰的前涼!

前涼也有一代明君和一代名將,可是我們都忽略了,來看看是誰?

張重華

但是,前涼的鄰居後趙石虎的軍事力量仍然是前涼不能比擬的,所以,張重華的故事大都集中在抗擊後趙的過程中!還好,他有一代名將謝艾!

謝艾,敦煌人,一介書生而已,在他當上將軍之前,他只是個主簿,就是掌管文書的小吏!晉書上沒有他專門的列傳,他的故事只是分散在張重華的列傳之中,實在有點不公!

前涼也有一代明君和一代名將,可是我們都忽略了,來看看是誰?

謝艾

後來石虎屢次犯邊,在無人可用之際,謝艾經張耽推薦而被啟用,這有點陸遜的味道哦!

我們廢話少說,下面來看看他的三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一:廣武之戰

當時前涼的裴恆與後趙的麻秋等在廣武(今甘肅永登縣)對壘。謝艾率領步騎5千,前去迎擊麻秋。

當時,有兩隻梟(貓頭鷹)在軍營的營帳上鳴叫,古代的貓頭鷹被視為惡鳥,實在是不詳之兆,沒想到謝艾竟將惡鳥之音變成了勝利之聲。

他對士兵們說:“你看,我們玩六博棋的時候,拿到叫貓頭鷹的棋子就獲勝!現在貓頭鷹就在我們頭上,這是必勝之兆啊!”之後,謝艾大勝!

沒有一點文化確實不行啊,所以,著名的軍事統帥都是很有文化的!不信,你可以去查!

二:枹罕(甘肅臨夏附近)之戰

347年,麻秋率軍8萬攻打枹罕不克,退守大夏(甘肅廣河西北)。石虎又增兵2萬作為麻秋後繼。

前涼也有一代明君和一代名將,可是我們都忽略了,來看看是誰?

謝艾奉命出征,率3萬步騎來到黃河邊上,與麻秋對峙!謝艾表現的輕鬆愜意,坐在小車上,帶著白色小帽,擊鼓而進!有點諸葛亮的味道哦!麻秋受此輕視,大怒,命令3千騎兵衝殺上前。

但謝艾仍然悠閒淡定,致使趙軍疑有埋伏,準備後撤,沒想到,謝艾已安排一支隊伍來到麻秋身後,這樣一來,前後夾擊,趙軍大亂,被殺被俘13000餘人。麻秋單騎逃回大夏!

三:長最之戰

長最是個地名,是麻秋再次進攻前涼的屯軍之地。估計也不出名,所以也沒查到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其實,這次戰役也是枹罕之戰的一部分。

總之,謝艾大敗麻秋,趙軍退守黃河以南。石虎感嘆:“我以偏師定九州,現在以九州之力攻打枹罕而不得,實在是對手有人,不可圖也!”

謝艾一生忠勇,張重華死後,被謀權篡位的張祚(zuo,張重華異母弟)誅殺!

張重華在謝艾的輔佐下,屢破強敵,之後荒怠政事,很少接見朝臣,數月不批閱奏章,沉溺於遊戲娛樂!臣下勸諫,認可但不改!

前涼在他手上開始走向衰落!353年,張重華駕鶴西去,留下只有11歲的兒子張耀靈繼位,從此,前涼之亂,不可名狀!我們後面繼續!

前涼也有一代明君和一代名將,可是我們都忽略了,來看看是誰?

點擊標題右下方關注人文悟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