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涼州城是什麼情況?

呆呆的研途問答

涼州城即現今的武威是唐代時期涼州的治所,同時也是唐代河西節度使的治所,在唐代來講,可以說涼州是西北地區發展最好的城市之一,按照當時的一些敘述,唐代涼州城的繁華程度應該說僅次於唐都長安城,也因為它地處絲綢之路上的咽喉要道之上,所以其也是當時東西方貿易的重心,在東西交流之間發揮中十分重要的作用。就史料中的記載來看,涼州城在唐代大概有戶二千四百六十二,可以說還是較富庶的。

同時史料中也有關於涼州城歷來基本形態的記述,涼州城的形制像一條龍狀,所以又被成為臥龍城。而且最早的時候,涼州城應該為匈奴人所修築,也是其早期的重要的大本營之一。到了前涼的時候,地方統治者曾經對涼州城也進行過一系列的擴建活動,增築了大概四座城池,在此基礎上與原有的涼州舊城,組成了五城的基本模式,很有可能為東、西、南、北、中五城。

而到了唐代的時候,據史料中的記載,在這五城的基礎之上又出現了兩座城池,基本形成了七城子城的模式。足以見其盛況,非同小可,可以說是西北地區在規模和實力上都比較強的城市。

而且,還因為其處在一個邊界交流的區域,所以其與周圍地區的互動也比較多,最為明顯的便是胡漢的交流方式,在文化、商貿領域都比較的頻繁,而且諸如大詩人岑參也曾寫詩描寫到,“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其詩中關於涼州城範圍的描述明顯不太正確,但是確也反映涼州地區胡漢交流的盛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