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先生解《黃帝陰符經》下篇

白云先生解《黄帝阴符经》下篇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宇宙萬物,為什麼會有生命,並且生命存在生死現象呢?這個問題,我們現在所能接觸的知識,沒人能給出來回答,要麼就是錯誤荒誕的解釋。實際上,這個問題非常簡單。

天地陰陽二氣相合,而生萬物,這是生命起源的原因。天地陰陽二氣相推,而演萬物,這是生命存在生死繁衍現象的原因。

陰陽相推,表現為時變命移。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天地的造物,日地運動,陰陽互生互合互成,產生時節變化,時節變化,推動生命造化。到了應該生的時候,萬物便會生。到了應該死的時候,萬物便會死。這便是天生天殺之理。

時為何會變?因為天體的運動。天體為什麼會運動?我們現在比較主流的解答是,因為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所以天體必須得運動。但是這個答案是錯誤的,以現象解釋現象本身,等於什麼也沒說。

靜止真的是相對的嗎?並不是。道便是絕對靜止的,道不錨定任何他者,它只錨定自己,所謂道法自然。這裡的自然,並非自然界的意思,而是自己本來的樣子的意思。道為什麼是絕對靜止的,後面我們會詳細說。

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

萬物得天地造化得以生,所以天地為萬物所盜。人得萬物養育得以生,所以萬物為人所盜。人盜萬物的同時,對萬物具有再造化之功,所以人反過來又為萬物所盜。

在陰符經裡,賊和盜相呼應。天有五賊,盜天以化萬物。人掌握天道,盜萬物並也為萬物所盜。賊為道之機,盜為道之用。

三盜既宜,三才既安。

如果天地經常出現災變天氣,風不調雨不順,萬物就無法正常盜天地之機,就無法正常地生存繁衍,災異的天氣,所生出來的萬物,就會是妖異之物。

萬物妖異化,人吃了這些妖異之物,也就無法正常的盜萬物之機。無法盜萬物之機,就無法正常的生存繁衍。

通常情況下,天地除非出現崩壞,否則不會出現長週期的災異。所以,如果天氣出現了災異,環境出現了災變,萬物出現了妖異化演變,那一定是人不按照天道來改造萬物所造成的後果。

萬物妖異化,人盜妖異之機,也會隨之妖異化。人妖異化之後,以不符合天道的妖異之術來改變萬物,又會加速和加重萬物的妖異化。這樣下去,最終會造成萬物和人的雙重滅絕。而妖異化的萬物和人,又會損害到天地。

這是三盜相害的情形。而三盜相宜的情形又是怎麼樣的呢?

首先,天地不會出現長時期的災異天氣和環境,萬物得以造化而生。人不會違背天道,來改造萬物,這樣萬物就不會妖異化。人盜天然之物,而生天然之人類。反過來,天然之人,以天道之理統御萬物,又能更好的改造萬物,輔萬物以自然。這樣便是三才既宜,萬化既安。三才,為天地人三者。

故曰食其時,百骸理;

在上古時期,三才相盜,主要體現在農業生產上。百姓得天時而作,到了農時再進行相應的農事。這樣的話,莊稼就會豐收。萬物盜天地之機,到了春天得

以生長。人盜天地之機,得以種莊稼來養活自己的家庭。莊稼盜人之機,得以生長興旺。

人和萬物俱興旺,關鍵在於天時。所以說,食其時,百骸理。這裡的百骸,並不是單純狹義地指人的身體,而是泛指天下之身。聖王以天下為身,所以他治理的是天下。

賊,盜,食,三個字用的都很妙,十分的生動形象,具有很強的畫面感。賊為道之機,盜為道之用,食為道之能。

動其機,萬化安。

得天道,才能治理天下。時機已到,時至必動,動則必成。聖人大業成,則天下萬化俱安。

不僅治國如此,對於普通人,治身治家更是如此。道理都是相通的,只是運用的對象不同。

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

人們通常只知道用人之道去改變世界,而不知道用天之道去改變世界。而要用天地造化之能,來為自己服務,改變世界,就需要絕棄人的主觀意志,而遵循天地之理。

神這個字,在中國文化裡,本意指的是造化之良能。並非指像妖怪一樣的那種神神鬼鬼的奇怪東西。這個極其崇高的字,受矇昧不開化的夷狄文化汙染,以至於現在的人,一提到神這個字,就聯想起各種荒誕的妖怪形象。

把妖抬高稱為神,這就存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天地創造萬物,被歪曲成是一個妖怪創造萬物,這個荒誕絕倫的思想,還被人稱為有神論。有人反對妖怪創世說,則自稱為無神論。於是就出現了有神論和無神論之辨。實際上,有神論和無神論的說法,都是完全錯誤的,應該說是有妖論和無妖論才對。

關於有妖論和無妖論的說法,我們要一直反覆的說,不停的說。只有這樣,中國人才會珍視自己的文化,才會有意識地拒絕被劣等文化汙染,已經被汙染的部分,則要進行徹底的文化清汙。

華夏既不是有妖論文明,也不是無妖論文明,我們是神族文明。沒有神,天地怎麼創造萬物呢?沒有神,為什麼華夏又自稱神州呢?顯然,神作為天地造化之良能,是永恆存在的,不然生命就不會出現。

華夏文明和夷狄文明,最顯著的一個區別就在於,中國人認為,是天地造化萬物,這個造化之良能,便是神,中國人是神州,中國人是神族。而夷狄們則認為,是妖怪造化萬物,它們妄稱這些妖怪為神,他們生存的地方是妖州,他們的人民則是妖奴。中國的每一個神族之人,都凌駕於他們的創世妖之上,都比他們的創世妖,更加的高貴和偉大。因為這是文明上,人對妖的壓倒性優越。

人知其神之神,是說人對外物的改造之能。人對自然的改造,效能最大的是利用天地的造化之能,而不是用人之能。其不神,指絕棄妄為。不神之所以神指的是,人絕棄妄為,循天理而作為,才能成大業,平天下。對於個人的治身來說,也是如此。

推而廣之,萬事萬物都有其時機。做任何事,都得考慮歷史的進程,這個歷史的進程就可以理解為天時,天機,造化之神。

如果順應了時代,隨便做一點微小的努力,就會獲得巨大的成功。如果悖逆了時代,則越努力越失敗。功業從何而來?在於把握機會。機會從何而來?在於觀察時變。時變從何而來?在於理解時代。

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

人如何才能絕棄自己的妄為,而遵循天道化育萬物呢?在於觀測日月運行的恆常規律,通過天文觀測和計算,建立人容易理解和運用的象數模型,再根據象數模型建立曆法。

大小有定,是指日月運行的天文之數,是恆定的。具體的來說,是指曆法中的年月日時分秒,以終為始,從一開始算,過完一個週期之後,又復歸於開始,然後週而復始。

聖人掌握天文曆法,就可以指導百姓進行農事勞動,就可以化成天下,此為聖功生焉之意。天地造化之功,不僅可以運用在農業生產上,而且可以運用在一切事物上,因為天下萬物都是天地所生。

聖人循天道治理天下,天地造化之能,才能被運用到百姓的生產生活中。以天地之理,造化天下萬物,是謂神明出焉。

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

盜,盜天地造化之能化萬物為我所用。機,指天機。盜機,指盜天地造化之能的時機和原理。

天下沒有人能看到天道,也沒有人知道天道。在上古時代,主要是指運用天文和曆法,觀象授時,來指導農業生產。

君子得之固躬,躬這裡是指生命的意思。固躬和後面一句裡的輕命相對應。君子得天道,施天時運萬物,則能德布天下,定萬物,化萬物,安萬物,萬物得以定化安則能命固,此謂固躬。

小人得之輕命,小人雖得天道,但不能德布天下,則萬物無以定,無以化,無以安。萬物不得以定、化、安,是以小人輕天下萬物之命。

陰符經認為,最好的統治者,是以天道統治天下,並能以天道化萬物,這樣才能天下萬物之命皆有所安。

其次,比較差的統治者,是雖然繼承了天道機密,但是卻背離天道,不能以道來統治天下,妄施妄為,則必定會禍殃天下,使得萬物無以定,無以化,無以安。

最差的統治者,是那種既不得天道,又以妄為常的妖妄之人獲有天下。這種人統治天下,沐猴而冠,師心自用,愚不可及,自以為是,貽害無窮。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返晝夜,用師萬倍。

統治者如何才能不背離天道呢?此句接上一句,給出了對這個問題的解答。

瞽者善聽。瞽者,指盲人。眼睛瞎的人,聽力會特別好。聾者善視,耳朵聾的人,視力會特別好。絕利一源,指目耳口,塞閉其中之一。用師十倍,不是狹義地指用兵,而是指統天化物。天子以何為兵?天子以天地為兵。

三返晝夜,指眼耳口塞閉終日。引申為天子至虛至靜之守,方能須臾不離於大道。用師萬倍,君王不失於道乃統天,故能用道之極,用道之全。

很多人讀到這裡又要困惑了,說陰符經的讀者對象是天子,那對於我們普通人有什麼用呢?天子統天化物,普通人以一己之身為天下,自然也可以統天以化身。道理都是相通的。

人身既天下,天下既人身。多數的人,其實連自己一己之身都統治不好。問題出在哪裡呢?在於不知道,在於妄為,在於以妄為常。

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

人為什麼會失道並變得妖妄邪僻呢?關鍵在於人有機心。機心從何而來,在於為萬物所汙染。心既然可以生,那麼也可以死;同樣,心既然可以受汙染,那麼也重新洗滌乾淨,重歸於純白素樸,重歸於赤子之心。只有聖人,才能用心若鏡,觀物而無所染。

莊子說:”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人便是這麼失道的。反其道而行之,即可以復歸於道。

眼睛就如同一個開關一樣,自己的心是接受汙染,還是洗滌乾淨,關鍵在於眼睛。睜開眼睛,則精神外馳,閉目則精神內守。

陰符經在本句,闡述了心與物的關係,也闡述了心、神、物、道四者的關係。通過這句經文,我們就可以把唯心論和唯物論,全部推翻。

和那個無聊透頂的有妖論無妖論之辨一樣,另一個無聊透頂的論爭,是唯物論和唯心論之辨。所謂的唯物論和唯心論,都是極其荒謬的。它們本質上是有妖論和無妖論之辨的派生物。

唯物論認為,人的精神現象,來自於物質。唯心論認為,世界的物質現象來自於人的精神活動。都是多麼的愚蠢透頂啊。

既不是物質生精神,也不是精神生物質。正確的答案是,無論物質現象,還是人的精神現象,都來自於天地造化。所謂萬物,不過形神而已,形主地之陰柔載質之用,神主天之強陽造化之能。

決裂形神,便如同決裂天地。唯心論者,認為神能生形,無異於是認為天能生地。唯物論者認為,形能生神,無異於認為,地能生天。這都是極端愚蠢的思想。因為事實是,天地是並生的,來自於同一片鴻蒙之氣,清陽者為天,沉濁者為地。

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

天生萬物,聽任萬物自然而然的自生自長。並沒有任何施恩於萬物之意。而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共仰一天而得以生存繁衍,這又是天之大恩的體現。

迅雷,指春雷。烈風,指春天的東風。天地陽氣生髮,溫暖的春天到了,春雷和春風,激盪迅烈,並無加恩於萬物之意。而萬物莫不蠢然而動,新一輪的生命開始萌發生長,如受天之大恩方得以生。

蠢然,有驚蟄之意。春雷出,萬物驚蟄復甦而生機盎然,所以在中國文化裡認為,萬物出乎震。震為雷之象。

至樂性餘,至靜性廉。

天地生物,物皆有天命。天命,謂之性。與天地萬物相和,則有至樂。有至樂者,則天命全,命全則性餘。至樂性餘,講的是不與天地萬物違其和。

至靜性廉,至靜者,則性自正。自正之人,則不會刻意勉強,亦不妄為,不施人為智巧之道於天下。並能靜篤而勤守,不離天之道。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氣。

天之私,是為了造化萬物,並讓萬物和諧共生,井然有序。但實則是,萬物各取其所需,各成其所是,各為其所自然。這是用之至公。正因為其用之至公所以才能就天之私,造化萬物,並使萬物和諧有序,自通天倫。

天是如何統御萬物,實現造化之功的呢?其奧妙在於,天以一氣統御萬物,以時節地理分一氣,故能因氣之分,而成物之性。並以氣之變化,而演萬物之變化。擒在先秦,通作禽字。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萬物變化之本,莫過於生死。天生則生,天殺則死。生死現象,根本的原因在於天地的運行。如果天地不運行,陰陽不交合,不可能發生和存在生命現象。

既然生命為天地運化之產物。那麼,天運有數,萬物也有命數。天運之終,則下一輪生命開始,當生命開始後,便隨著天運,奔赴死亡,也就是一個運數週期的終點。這是生者死之根。

在終點,上一個週期結束,下一個週期開始,舊的生命結束了,新的生命又開始了。這是死者生之根。

天地之運,每一個週期過後,還是同樣的天地。所以,萬物通過一世又一世的繁衍,來應對天運週期變化。天地不死,所以萬物之精神也不死,因為萬物精神只是天地精神的造物,或者形象地說,萬物都是天地的子孫後代。

對於人來說,一世之生死,不過就如同草木的一個春秋。而人只要子孫後代繁衍不息,他的生命就可以一直延續下去,天地有多久,他的生命就可以延續多久。所謂壽敝天地,並不是指一世生命可以和天地同樣長久,而是指人可以通過萬世傳承,使自己的生命延續到壽敝天地。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人只要不絕戶,他本身就是永生的。

在中國文化裡,一個人的上一世,是自己的父母,下一世,是自己的子女。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子孫以祭祀不輟,這便是萬世傳承。那些愚昧不開化的野蠻民族,他們是難以理解這個道理的。而這些愚昧不化的獸人民族,他們卻認為人的下一世,是死後的世界,這是極端愚蠢的思想。因為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死後世界。一世生命的終結,不過就是陰陽二氣的彌散罷了。氣聚為生,氣散為死。氣散了,哪裡還存在什麼死後世界。剩下的,只有自己的子孫後代,在延續著自己的生命。

要弄明白生命的來源,生命的演化和繁衍的推動力,就自然能看穿並唾棄那些蠻愚獸人們的精神病狂想,和他們所臆想出來的病態幻景。

恩生於害,害生於恩。

根據上一句生死互根,生死相徒之理,我們可以得知,生生者不生,殺生者不死。

殺生者為害,但其結果卻是不死,導向了恩,是以恩生於害。生生者為恩,但是結果卻是不生,導向了害,是以害生於恩。

治人事天,治身御物,莫不如此。

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

古人所說的文理,和我們現在所理解的文理是大不相同的。古人首先是觀察天象,然後總結出來天象裡面所呈示的結構,這叫天文。得出結構之後,再用象數模型來簡化這些結構,便有了數學。有了數學之後,觸類旁通,再用數來推算萬物,這便有了理。文是象的產物,數是文的產物,理是數的產物。

愚人觀察天地,得出天地萬象的結構,以結構再推算出來數理模型,認為這便得天道成聖。其實這並非至道。

因為天地不停運行,萬物就會不停的生死演化,不理解變易之道,就無法理解宇宙未來會怎麼樣,就無法對人的命運,給出前瞻性選擇,做出吉凶判斷。

所以,我認為,應該掌握天地運化的動態數理模型,察時變來化成萬物,才是真正的至道,才算是真正的至聖。哲和聖相對應,都是指聖的意思。所謂,時也,命也。

天有命,而時有窮通。只知天命,而不察時變,就不得窮通之道。不得窮通之道,就無法避兇化吉避禍趨福,通達於天地間。

人以愚虞聖,我以不愚虞聖;人以期其聖,我以不期其聖。

虞是指預料之意。愚虞和後面的奇期相對應,指缺乏根據的預測和不合實際的期望。當人們無法理解變易之道,那麼就對未來缺乏進行判斷的依據,只能依靠占卜和一些巫術,來臆測未來的變化。

算卦,跳大神,算命,占星術,讖緯之術,奇門遁甲,紫微斗數,還有那個愚蠢無比的星座,也就是西方占星術,都是愚虞和奇期,也就是愚蠢的缺乏依據的,對未來變化的判斷方法。

數本是天文的產物。反過來以人隨機生成之數,來倒推現實中天象之變,這無異於是拉車的馬死了,用後面的馬車放前面帶著死馬奔跑。顯然,這是因果倒置了。對於未來的迷茫,驅迫著人們用結果來倒推原因,這是所有愚虞和奇期產生的根源。

他們以這些愚蠢的預測和不切實際的期望為聖人之道,預測錯了,怪自己心不誠,預測對了,認為自己靈驗了。我認為,這樣是很預測的事,我不以這樣的愚蠢做法為聖人之道。而是以變易窮通之機,為聖人之道。

故曰:沉水入火,自取滅亡。

水,天之道。火,人之道。沉水入火,指喪天道舉人道。

君王雖察天文地理,不察時物變易之道,雖知天命,但不知變易之道,窮通之機。這樣的君王,雖略知天道,但是會刻舟求劍一般,以人道施行於天下,其結果,就會造成天下失道,萬物失宜。最終,天下大亂,自取滅亡。

陰符經講了兩次火,前一次是火生於木,禍發必克;這次講的是沉水入火,自取滅亡。這兩句講的道理都是,如果喪天之道而舉人之道,來治理國家,都會造成天下崩壞亡亂的後果。

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

我們在前面開篇說了,天地萬物是絕對的動,而道則是絕對的靜。為什麼道是至靜至虛者,我們來推理一下就知道了。

宇宙天地萬物生於一,天地萬物都是一體的,那麼在宇宙萬物未生之前,未有物,未有形,什麼也沒有。動,是物才有的現象。在未有物之前,所以沒有任何的動,只有靜。有物之後,才有形質,在未有形質之前,道便是至虛者。

至靜至虛的一,是如何分化並演化出來天地萬物的呢?我們來看下《列子·天瑞》篇裡的宇宙創生論。

子列子曰:“昔者聖人因陰陽以統天地。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

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

天地生,則陰陽二分。天地陰陽二氣,互根互生互化互成,為互浸。陰陽二氣之間的此消彼長,陰極而生陽,陽極而生陰,為陰陽互勝。

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

陽氣長一份,陰氣便退一分,同樣,陽氣退一分,則陰氣進一分。這便是陰陽二氣相推。陰陽二氣相推,則有四時生,四時生則演化萬物。是謂萬物變化順矣。

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

在陰符經裡面,自然之道,有三重。第一重,是格物致知,體察天地文理。第二重,是體察天地萬物變易之道,觀象授時,通達時變,以時物文理製作天文曆法。第三重,也是最高的道,是體察自然至靜之道。

聖人知道,自然之道不可違,所以制自然無為之道統治天下,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至靜之道,律歷所不能契。

道至靜至虛,無名無狀,無物無象,所以無法用律呂吹氣和圭表測影的方法來測知觀察道。既然無法觀察,所以也更不能給出關於道的數理模型。是謂律歷所不能契。

我們的祖先,最開始發明樂器,不是為了娛樂,而是為了測地氣。這是中國文化裡音樂的源頭。用律管飛灰的方法,定音律,定節氣。而且所定節氣,跟圭表測影所觀察的節氣,完全一致,是不是太神奇了?所以後來,中國禮樂中的音樂,是為了教化以定人的,也不是為了娛樂的。

僅僅通過樂器,就可以定天地節氣,定人心,定人倫,定禮儀,不得不說,我們的祖先太偉大了太聰明瞭。

契,古同鍥,用刀子刻的意思。古人佔天象,佔地氣,所佔之數,都會刻在骨頭、龜甲和青銅器上,

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近乎象矣。

至靜之道,雖為律歷所不能契,但道生天地萬物所呈示出來的萬象,則是律歷可以契的。觀天象,得天文,察天文,而得天數,因天數而制曆法。因曆法而制天理,八卦甲子便是曆法。天地造化萬物之神機,便秘藏在這些曆法和天理之中。

我們懂得了陰陽五行八卦,年月日等曆法等易理,循天地變易之理,知陰陽相勝之術,觀察萬事萬物,就如同有天象可循一樣,那樣的昭然可鑑。

人們最關心的是什麼?那就是未來的變化。在這點上,古人和我們一樣。在殷商的甲骨文卜辭裡面,絕大多數都是在佔問未來某時某事會怎樣這種事。萬事萬物莫不託於陰陽,所以我們只要掌握了天地變易之理,那麼我們就能夠深刻理解現在所發生的一切事,和未卜而知未來的事。就如同親眼看見一樣,所謂洞若觀火。

理解了我們所寓於的這個天地,便能理解了天下所有事。君王用道,可以平天下。百姓用道,可以理身理家理業。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機遇在哪裡?在於理解自己所處的時代,以及即將到來的新時代。如何才能理解所處時代,理解未來的時代呢?答案是,需要先理解天地和歷史。

天地是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一切的起源,也是一切的歸宿,同時也是一切的推動力。我們理解了這一切,就可以做到用天之道而定萬化,定萬化而成大業。這便是天人合發,用師萬倍之理。

《黃帝陰符經》全篇講完了。接下來,我們開始解《莊子》。因天氣太熱,需要休息,所以做不到一天一更,會更新的慢一些。讓大家久等了。

讚賞二維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