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常香玉大師:“誰說女子不如男”,一曲《花木蘭》榮耀及身

緬懷常香玉大師:“誰說女子不如男”,一曲《花木蘭》榮耀及身

十四年前的兒童節,一代豫劇大師常香玉去世了,走完了她備受爭議也充滿榮耀的一生。伴隨她的數不盡的江湖恩怨,人們總是糾纏在她與包括豫劇皇后陳素真在內的眾多豫劇名家的爭鬥隔閡,更因為她與政治的“過分”親密而遭到不少人非議其藝術水準

但,就是這樣一位奇女子,一個讓人叫絕的女子,她將“誰說女子不如男”化為自己奮鬥的動力,將“誰的是誰的非,天在上頭”作為自己人生的無悔格言。不論別人如何非議常老,都無可否認她所創立的豫劇常派的魅力。從十五歲時一曲西廂紅遍省城開封,並打破門戶之見,拜師學習祥符調,豫劇流派之間的壁壘從此開始被打破,流派之間開始相互借鑑融合。而不屈不撓的常香玉的藝術人生也正式起步,在開封逐漸形成了與豫劇皇后陳素真、桑振君並稱的三鼎甲局面。之後又活躍在西北,為流離中的故鄉人義演義捐,這種鐵肩擔道義的英雄氣鑄就了這位奇女子,她始終將自己與勞苦大眾聯繫在一起,並將“戲比天大”作為自己一生的藝術格言付諸實施。新中國成立後,她更成為名騷一時的“紅頂藝人”,而這一切的名譽的取得取決於當年香玉劇社為抗美援朝所捐獻的那架飛機,一個看似無法完成的任務,硬是讓這樣一位二十多歲的女子咬著牙完成了。當然,不可否認,捐飛機不是常一人的功勞,她也從未獨吞過,但她的帶動性是不容忽視的,甚至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建國後,常香玉不斷吸收其他劇種和流派的優點,並與先生一起著力改造打造了一批唱作俱佳的作品,其代表作《拷紅》、《斷橋》、《花木蘭》,及《大祭樁》、《大破洪州城》等都是這一時期改良後的傑作,凝聚了常大師個人對藝術的理解和追求,也成為其常派最具特點的劇目。

緬懷常香玉大師:“誰說女子不如男”,一曲《花木蘭》榮耀及身

緬懷常香玉大師:“誰說女子不如男”,一曲《花木蘭》榮耀及身

馬上又要過兒童節了,十四年只是一瞬,但在這一瞬間,卻逝去了太多,常二代們一個個遠離了舞臺,成為當年老師的角色,默默站在舞臺的一角為舞臺上的弟子打拍子的師傅,恐怕此時也深刻懂得了老師的恨鐵不成鋼和臨終遺憾祝福常派,在不斷找回屬於常派的感覺和韻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