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濤:建築企業應積極參與智慧住區和智慧城市建設

吳濤:建築企業應積極參與智慧住區和智慧城市建設

中國建築業協會副會長吳濤:建築企業應積極參與智慧住區和智慧城市建設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建築業作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突破口,伴隨著改革開放不斷取得新發展。建築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城鄉面貌、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吸收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打造“中國建造”品牌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1978年,建築業的總產值和增加值分別為569億元和138億元,到2017年分別增長了376倍和403倍。2017年世界500強企業中,建築業企業有13家,中國建築業企業佔據了8席,其中前6名都是中國企業。同時,以奧運工程、世博會工程、高速鐵路、港珠澳大橋等為代表的一大批高、大、精、尖工程項目和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斷擴大的工程承包業務,都充分彰顯了我國建築業的現代建造實力。

在新的歷史方位下,建築業必須從過去粗放式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實現產業優化升級。當前,以BIM(建築信息化模型)技術、大數據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成為推動建築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四季度,全國已有1265個工程項目應用了BIM技術。同時,將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BIM等先進技術應用到施工現場而形成的“智慧工地”方興未艾。這些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和智慧住區一樣,讓傳統的建築工地煥然一新,成為一個以人為本的智慧場所。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要求,推進城市智慧管理。智慧住區作為智慧城市的構成要素,建設好智慧住區是做好城市智慧管理的重要基礎。建築業作為城市建設的主力軍,在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打造智慧居住區的過程中,我認為要注重三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以智慧城市建設發展為導向。作為“千年大計”的雄安新區,是未來城市建設的樣板。4月發佈的《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建設綠色智慧新城”的目標。雄安新區建設的實踐將為其它城市的建設提供有益參考和建設標杆,建築業要積極參與綠色建築、智慧建造、海綿城市、綜合管廊以及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和市政公用設施、建築智能化改造等項目的建設,實現新時代新一輪的建築產業升級。

其次,要不斷提升現代建造水平,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產品。目前,國家正大力倡導推廣裝配式建築,並對裝配式建造、綠色建造、智慧建造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築業企業作為參與工程建設的主體之一,要與建設、設計等相關方以及專業分包單位做好配合,通過推進建築設計標準系列化、部件生產工廠化、施工現場機械化、產業工人技能化、現場管理專職化,齊心協力為社會和人民群眾提供綠色、低碳、智慧的高質量建築。

最後,要大力推動國產三維圖形平合和適用建築業CIM(城市信息模型)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目前,除了個別企業擁有自主開發的三維圖形平臺,其它BIM應用軟件基本都採用國外平臺。這對於應用了BIM技術建設的工程項目來說,其建築數據存在著很大的信息安全風險。因此,應大力支持並組織業內專家學者進行CIM軟件的自主研發,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的研發,以此提高建設領域自主創新能力,保障城市數據安全。

建築業作為關係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產業,有責任為人民群眾奉獻更高質量的綠色優質產品,有義務為人民群眾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空間。全國智標委智慧居住區分技術委員會的成立,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鮮明的時代特徵,建築企業應更積極、深入地參與智慧居住區和智慧城市建設,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貢獻力量。

吳濤:建築企業應積極參與智慧住區和智慧城市建設

(根據作者在全國智標委智慧居住區分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整理)

吳濤:建築企業應積極參與智慧住區和智慧城市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