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圈椅是中國傳統傢俱的經典之作,也是世界傢俱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在搜索現代椅子的資料時,我發現,圈椅的造型是被模仿最多的一種。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美國現代派傢俱設計大師查爾斯·埃姆斯(charles eames)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設計椅子時,我所擔心的並不是外觀漂亮不漂亮,而是如何將它的外觀與它的功能配合得天衣無縫。不管椅子用於何種場合,總要讓坐著它的人感到舒適才行。”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這種說法,也代表著很多設計師對椅子進行“創新”時的普遍心理:

第一,使用功能對於傢俱仍然至關重要。

第二,好的傢俱設計,在外觀形式上,必定會引起人們源於生活的審美體驗的共鳴。

第三,適用的傢俱給人以舒適,而舒適本身就是一種功能美。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沿著這樣的觀念,我們也能從現代設計中,找到相似的印證。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不管是古典還是現代,圈椅(準確的說是這款明式圈椅),都是設計師們最佳的靈感源泉之一。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明式圈椅,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半圓形椅圈。

圓弧圈舒展而有彈力,靠背線曲波暢流,極有美感的形式。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然而,這一切並非停留在唯美的形式主義上,而是包含了豐富的功能主義在其中。

當你真的坐上去,便會發現,它的精妙之處。

第一,弧圈擴展了座位的有效空間,居然比相同座面的常態扶手椅大出20%。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第二,向後弓出的弧圈還提供了人體後靠更理想的斜勢角度,由常規的98°推進到

108°。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第三,弧圈採用「楔釘榫」結構,神奇地將為搭腦和扶手的連為一體。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楔釘榫示意圖

不僅讓椅子的整體造型更加簡練流暢,而且在使用中會發現,我們的肩膀和胳膊在弧圈的支託下,進入到最舒服的狀態。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弧圈的兩端臨末忽又反向外撇,看似單單出於曲線變化的形式考慮,實質上更是為了製造弧圈喇叭口以迎合人體的起坐。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最後,再說說這圈椅的靠背。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靠背的曲線在向下離開座面18cm處完成託腰任務後沒有再“飄”,而是柔中藏力,改以90°角直插進座面後框之卯口,形式美在這裡又被不動聲色地揉和到合理的結構之中。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它波狀的s形曲線,幾乎就是人體脊椎彎曲的再現。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事實上,圈椅靠背上“S”弧線,則可以滿足不同坐姿的優雅過度,讓我們學會用身體去調整,尋找最舒適的姿勢。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值得注意的是這套雙人位圈椅,配套的小茶几,同樣可圈可點。

秉承明式傢俱一貫的簡約和通透的美感,筆直硬朗的線條,造型極具精簡之能事,卻又給人穩固四方的力量感。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回望過去,明代的能工巧匠為我們留下了眾多盡善盡美的作品,圈椅可算其中之典型,常叫後人在崇拜之餘,思索其中設計的奧義。

我們同樣欣賞,現代人所有用心的“創新”設計,因為所有的經典之作,都是在反覆實踐中,積累下豐富的技藝經驗後,才憑著樸素的審美觀,製作成最能體現傢俱功能而又較富形式美的形式出來。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被“山寨”了無數次的這把椅子,仍然無人超越它的美!

當一棵屹立在世界的一個角落千百年之後的老樹,輾轉成一件圈椅,再與欣賞喜愛它的人,相伴朝夕,此情此景,想起來也不失為一件幸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