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成都这些年在四川可谓“一枝独秀”。这其实反映出当下很多中小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在大型、超大型城市的阴影下生存、发展?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这些年一个现象越来越明显:马太效应,即大城市越来越强,一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则走向衰落。

且不说,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是全国最优质资源聚集区,其实在各个区域也形成一个个“小霸王”。用部分网友比较形象的比喻,就是城市“吸血鬼”,它们吮吸这整个区域的资源。

一个地区城市的兴衰,关系到城市里的每一个个体的发展质量,甚至生存。

这个现象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今天,局长就举一个例子:成都,来做一个分析。

01

任何关于城市的话题,争议一直很大。在开始证明成都“吸血”的部分,尽可能用数据来说明。

1.在经济上,成都在四川一枝独秀。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独秀”到什么程度?

2017年,四川省GDP是36980.2亿元。四川共分21市级行政区划单位。

成都一家GDP达13889.4亿元,占到“全家”的近37.6%,也就是说,其他20个兄弟加起来,也只是成都的1.6倍。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顺着这个角度看下去,才更能觉得成都的老大地位是多么突出。

简单看下,成都有多强壮?我们用成都2017年GDP数据除以其他20个城市,成都是排名第2的绵阳的近6.7倍,排名最末的甘孜州,53个甘孜才相当于一个成都。

要知道,2016年成都GDP才12170.23亿元,2017年一年净增加1719.16亿元。成都一年的增量就和老四宜宾(1847.23亿元)、老五南充(1827.93)差不多,比老六泸州(1596.21)还高。

2.在高等教育上,成都在四川一枝独秀。

如果说,中小学教育分布还考虑人口、地域等因素。高等教育资源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四川一共有42所本科院校,而成都就有23所。

特别是,代表顶级教育高等教育资源的部属高校,6所(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里除了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在德阳(广汉市),其他5所均在成都。

而且,这当然,会带来一系列科研、创新资源在成都的集聚。

3.在公共基础设施上,成都在四川一枝独秀。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上面是2016年的统计数据,考虑到成都地域面积(不到)1.24万平方公里,仅仅是四川全省面积的48.6万的2.5%,这样公路路网的密度,成都将是兄弟城市的几何倍数!

而在《四川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说到,到2017年甘孜、阿坝两州仍未通铁路,全省不通油路的181个乡镇、6844个建制村主要集中在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地区。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再看航空:2017年四川省全省共发送旅客5776.96万人,成都双流机场就占了4980.17万人,占比超过86%!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城市道路网密度,成都在全国也排前3。

4.在微观经济基础上,成都在四川一枝独秀。

局长一直偏好,A股上市公司这个数据。虽然A股不乏一些早该退市的垃圾股,但是上市公司仍然是国内最优质的一批企业。

根据2017年底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四川全省共有104家上市公司(按实际办公地址算),成都就占了其中75家。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居民也更加富裕,在2017年四川各市州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成都当仁不让,位居各地第1。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成都不到20%的人口,拥有全省仅超过46%的私家车。

其实,类似能体现成都“一枝独秀”的数据比比皆是。成都的领事馆数、大区机构等基本上仅次于北上广,西部地区甚至中西部地区的大区机构大都也在成都设立。

02

之所以形成在四川省内,成都一家独大的局面,成因是复杂的。

1.成都本来天生优渥。

古人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全省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几大地貌单元,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7.46%。

其中,最好的一块土地就是:成都平原,总面积1.881万平方公里。

而成都市就占了其中4971.4平方公里。所以,成都市平原地貌占比高达40.1%,远远高于全国占12%和四川省占2.54%的水平。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平坦的土地,带来的好处自不待言:修建公里、铁路等基础设施,成本要比山区低很多。

加之“天府之国”,成都市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不到全省3%的辖区面积,却养活了将近20%的人口。

2.更高层面的决策选择。

国家层面,成都是9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国家中心城市位是全国综合实力最强,集聚辐射和引领带动作用最大的特大中心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力,并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城市。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用成都自己的话说,要建设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中心、西部文创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省级层面,支持成都也是重要政策选择。这其中不得不说的是,1997年重庆从四川分出,成立直辖市。

直辖前,重庆经济总量长期均高于成都。所以,直辖后,如果不加强成都建设,那么,四川全省的人、财、物资源可能都被重庆“吸血”,毕竟在今天成都到重庆高铁已经不到2个小时。

“肥水不流外人田”,做大成都也是省级层面的需要。

实实在在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举2个例子:

成都和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能同时入选国家中心城市,很难想象没有四川鼎力支持,成都能拿下来?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投入在四川全省占比来看,成都在1997年重庆直辖后,有一个长达10年的上升显著过程:

从1997年占比32.66%,到2006年占比达到最高42.01%,直到2012年基本才下降到1997年水平。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

3.其实这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律。

大城市对周边地区都有着强烈的“虹吸效应”。这就比如,武汉之于湖北,西安之于陕西,郑州之于河南,北京之于华北乃至全国。

在四川省内,尤其是在没有第二个可以完全与之抗衡的城市,成都这种“虹吸效应”更加明显。所以,成都吸取全省的高端生产要素资源,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马太效应”,强者越来越强。成都在四川全省的地位日益凸显。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重庆直辖后,成都在全省的GDP占比从31%,跃升到37%。

1997—2007年,四川经济增量的38%是成都贡献。

而今,成都能为四川人提供最好的教育、医疗、就业资源和机会,还具有无可比拟的产业、信息优势。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其实,成都这种“一枝独秀”,对四川其他城市来说,更为致命的是,经济发展的长远能力更加不足。

我们知道,经济发展最重要几个因素分别是:土地、人口、资本,加上科技。

1.土地来看,成都代管简阳,进一步拉大了发展空间资源。

2016年,原来由资阳市代管的县级简阳市,改由成都代管。在2015年,简阳GDP为401.4亿元,在全省县(市、区)中排14位,而排在简阳前面的主要是成都、绵阳等地级市的市辖区。

简阳市面积2213.5平方公里,融入成都后,成都的面积相当于扩大了将近1/5。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2.人口来看,成都在吸纳更多劳动人口。

1998年,成都就业人员数占全省比重仅占12%,到2016年已经超过18%。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基础人口数据,从2000年到2016年,四川全省人口净145万的情况下,成都人口反而净增加578万多,增长了57%。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3.资本来看,成都是四川最富裕、资本最活跃的地区。

成都在主要金融指标上,几乎都占据四川至少半壁江山。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而且在金融方面优势几乎是绝对的。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4.科技来看,成都是四川地区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地区。

成都的科研人员、研发投入也占全省的一半以上。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2017年,成都申请专利数达11.4万件,占到全省的68%。

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

难怪,有人调侃,成都省四川市。

但我们也希望成都能帮扶省内的兄弟一把,四川其他城市也加快赶超。

毕竟,万紫千红才是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