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好家長和老師關係才可以保證孩子健康發展嗎?

一代球痞

寫在前面的話:老師跟家長的關係不用特意去維持,正常聯繫溝通交流就可以。老師需要家長的只是信任和理解,而不是像其他網友說的那樣想要禮品和紅包。



不可否認,家長最好不要和老師鬧得太僵,鬧得太僵的話給老師的心情帶來不好的影響,從而影響到老師的工作情緒,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失誤和損失。

如果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不和老師站在同一條陣線上,那麼將會給老師教育孩子的態度會發生變化。我們經常會聽到老師這麼說:“他父母都不管他,我們能管得那麼多嗎?”,可見,如果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係鬧得不好,確實是給孩子的教育蒙上了一層陰影。



但是,是不是可以說“只要我去巴結老師,逢年過節送禮發紅包,給老師拍馬屁,請老師吃飯喝酒搞好關係,這樣就可以保證孩子成績考得好甚至是變得優秀起來”,那就未免有點太天真可笑了。



先來看看孩子的健康發展有什麼樣的條件?

一,優質的遺傳基因,良好的家庭環境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天生會打洞”,這些都是說明遺傳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重要性。現代社會青年男女結婚,都提倡優生優育,結婚的時候還要進行嚴格的婚檢,婚檢的目的就是為了生下一個健康的孩子。這是孩子健康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條件。孩子有了健康的身子,還有高智商的遺傳基因,在加上良好的家庭環境,想不優秀都難。“將門無犬子”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二,健康的身體,良好的教育。

有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就需要健康持續的發展。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是人都會有“生老病死”。有媒體報道過,美國一名很有名氣的年輕健美男子竟然因為一次流感而病死。可見,健康的身體是健康發展的基石,有了健康的身體,在加上良好的教育,才能讓孩子健康的發展。

三,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思想決定因為”、“態度決定高度”,可見,一個人就算擁有了強健的體魄,還有高深的文化知識,但是如果沒有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樣是很可怕的。任何時候,國家選拔人才,都是“以德為先”,而一個人擁有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就是有了高尚的情操,也就有健康發展的可能。

四,良好的社會環境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再積極,再有能力,如果把他放在一個沒有發展前途的環境裡,他也會變得平淡無奇,甚至會變得更“壞”。不可否認,還是會有些人才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反正不會是自己的孩子。試想,如果把一個品學兼優學生放在一個普通班,我相信這個學生最終也會變得平庸。

結束語:可見,跟老師維持好關係並不是就可以讓孩子健康的發展。世界上有那麼簡單容易的事情嗎?如果這樣,生個孩子出來,就去先幾個老師搞好關係,什麼都不用管了,孩子就會健康的發展了?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孩子的健康發展需要家長自己去言行身教,信任理解老師的工作,還要良好的社會的氛圍,自己孩子自己對人生的負責等等。謝謝大家,關注孖無悔,關注教育!


孖無悔觀教育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波,維持好家長和老師關係肯定是可以保證孩子更加健康發展的,但是不維持好二者的關係是否能保證孩子健康發展呢?我持否定態度。理由如下:

1.孩子的在校時長決定了老師是除了家長以外最瞭解孩子的人,也是對孩子影響極大的人

我們都知道孩子讀書時期,除了家裡,所花時間最多的就是學校了。甚至等到孩子高中,在學校的時間比在家裡還要長。那麼,除了家長,和孩子接觸最多的就是老師和學生了。也就是說,老師是最瞭解學生在校情況的,也是對孩子影響深刻的人。老師的一言一行也有非常重要的示範作用,這當然也是為什麼今天社會對師德要求如此之高的原因。其次,當今社會,家長的工作繁忙,也難免對於自己孩子的情況的瞭解有所疏漏,關注不夠。所以,家長和老師保持良好的關係,其實有助於家長掌握自己孩子學業狀況及身心各方面的發展變化。

2.家長應該尊重老師,支持老師工作,及時溝通。

當今社會,有很多人因為教師隊伍裡小部分的敗類人渣而對整個教師隊伍懷有一種敵意,認為所有的教師都師德敗壞,為了一己之私不顧學生。因此,有的家長當著自己孩子的面數落教師的種種不是,公然和教師為敵,不支持教師的工作。這樣的情況下,你能指望你的孩子尊敬教師麼?既然答案是不能,那你能指望你的孩子在學校受到良好管束和引導,從而獲得身心上的健康發展麼?所以說,作為家長,還是應該儘量和老師溝通交流,進行良好溝通,有什麼誤會也應該主動化解。畢竟,大部分老師還是有良知的,所採取的一些行動也是從為學生好的角度出發的。


當然,若是你恰恰不幸,碰上一些奇葩的老師,那又另當別論了。


July

答案肯定不是了。

不過凡事都逃不過一個情字,特別是對於孩子還是低年紀的家長。

每一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擔心自己的孩子在班級這個小社會中受到委屈,受到不公的待遇。所以就拼命維持和老師的關係,甚至是討好老師,希望對於自己的孩子多多關照。

其實對於老師而言,他就是這個大集體的家長,家長有偏心也算是正常現象,畢竟面對這麼多孩子一碗水端平還是有點困難的。

要讓孩子健康發展,家長重要,老師也重要。做家長的要經常主動積極的和老師溝通,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而老師同樣也是。而這之間的溝通交流都屬於正常的,不要將功利性帶入。一旦帶有功利性,那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係就會變味了,而且還會引的其他家長去效仿,那最後對雙方都是負擔,教育也就不再是教育了。


老閻402

維持好家長和老師關係才可以保證孩子健康發展嗎?作為多年擔任高三班主任工作的我,感覺是挺適合回答這個問題的,那就讓我來說幾句吧。

一、在世界上,最美好的關係是莫過於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了,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學生,學生健康發展。老師和家長,雖然身份不同,但在教育方面,兩者的目的是一樣的,就是都希望學生健康發展,所以在這一點上,老師和家長是沒有根本的利益衝突的。家長支持老師,實際上也就是支持自己的子女。



二、雖然老師和家長在目標上是一致的,沒有根本都的利益衝突,但畢竟是分別屬於不同個體,而且角色不同,對教育的具體方法理解就不可能相同,如果出現了分歧,那怎麼辦呢?要讓家長刻意去討好迎合老師嗎?作為家長,如果你對老師的做法有所不解,可以在私下裡坦率提出,並共同探討,最後達成一致的意見。只要是就事論事,我想,老師還是能接受的。


三、有些家長認為可以通過送禮、請客吃飯來維持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係乃至增進兩者之間的感情,進而讓自己的小孩獲得老師的特別照顧,家長的這份心情可以理解,但實際上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絕大多數老師也不會接受這樣的心意,而且這樣在實際上更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其實我們老師,就就業門檻和受教育程度而言,整體素質是非常高的,雖然有些人有問題,但畢竟是極少數,我們老師,很多時候,所要的僅僅就是家長的一分支持和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