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人老了不要過生日”?

Mzk卡卡



做為人之生日,曰之壽誕,什麼時候開始過最好呢?各地風俗恐有所不同。

在我們這裡,只要有老人在,孩子是不準過生日的。那怕你七老八十了,只要上邊還有老人健在,那就只能給他們過生日,做小輩的是無權過的。

老人過世三年內,是傳統的守孝日,這三年之中雖然上無老人了,但守孝時是不允許搞娛樂活動的,所以生日也是不能過的。

我們這裡還有一個風俗,只要過了一個生日,以後就必須年年過,中間如果有間斷,則家中易出事。參加壽誕的人數宜逐年增加,主家庭興旺之意,如果逐年減少,則有家道敗落之嫌。

老壽星中午要吃一根面,有福壽綿長之說。並吃鮮桃或面蒸壽桃數口,即可成仙成神,長生不老。


民諺民俗民間故事

生日,是歲的開始。此日吉祥,一歲吉祥,此日快樂全家快樂。

老人生日為壽,過去,普天窮困,人們大多為了生計而忘了壽日,即是不忘又會如何過也。今時不同了,人們的生活大多美滿幸福,老人歡娛,兒童快樂。且子孫多孝順,節日之時,工作之餘,兒女總能陪老人談天說地,觀山看河。想法給老人以開心,安慰,讓老人有家的維從,愛的感覺,實乃幸福也。那麼生日如何過呢?這看各家的實際情況。兒女只要有心,哪有不過之理?只是根據家庭閒忙而視情也。有些中午,有些晚上。有些在家小酌,有些酒店排場熱鬧。幾個菜幾個湯二瓶紅酒以示慶賀。有些自家歡娛,有些則親朋好友同來為老人上壽添歲,圖個吉也。一般人家會早起在家中主位前進香三枝,紅蠟一對,黃表三張,向神壇跪拜叩三頭以示為老人消災祈福,添歲添壽。有識之家還掛壽聯,比如: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仙鶴延年等。老人過壽一般以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歲等均為過大壽,八十以後稱高壽。平常年歲生日為過小壽。過大壽一般提前一天,不過壽上(壽上易壓運)。也有過忘(旺)壽的。因兒女較忙,壽日難閒,提前抽一雙日給父母添歲,是為旺壽,而到八十九十一百壽誕年,必提前一年過壽,不能過到整歲上,比如九十九歲過一百歲生日。意即圖吉旺之意,表示已經過一百了。而九為進(盡)之意,過九十壽必說是過九十一歲大壽也。也有老人不過生日之俗,特指九十歲以後者,屬高壽之人。不過者是為讓老人忘記歲數,讓老人沒有老的感覺,還年輕嗎,不必過壽。這是一種兒女為老人精神添壽的一種方式。比如老人問子女今年我多少歲了?兒女可說:你剛過了某某歲生日,離某某歲生日還早著呢。主要是讓老人認為自己還沒老的感覺,從心理上能讓老人開心快樂,在世上多待幾年是也。

願天下父母大人們;健康,快樂,平安,幸福,晚輩今天給您上壽了。

謝謝。


福自福地來wjf


哈!因為怕洩露機密……

人老了,還有什麼機密?當然是年齡,年齡讓陽間的人知道沒什麼,但讓陰間知道了就不大好。陽間人這麼多,而且同名同姓的多,陰間管理人壽命福祿的人就很有可能疏忽,也許壽年已盡該去陰間報到了卻因為失察而漏網,依然活得蹦蹦跳跳。

你活就就活了,逃就逃了,你還不肯低調點,便要大張旗鼓慶什麼壽,俗話說不怕你露臉,就怕你埋頭,你這麼得意忘形一出風頭,得!暴露了,黑白無常常在人間公幹,哪能不摸到你釋放的線索?人家回去一核對,明白了:原來是漏網之魚!立馬就派人拘了你去,落得個樂極生悲……



鄉里人有這說法,也許你認為是迷信,但我以為有一定道理。黑白無常如果有,他們也不可能工作會有疏漏,而要等到老人慶壽才獲得信息,鄉里確實有大慶之後就死亡的例子,但他們的死亡主要還是自身疾病所致。倘若說大肆慶祝一點壞的影響也沒有,肯定說不過去。

首先一條,大規模的慶祝費心勞力,雖說有子女兒孫操辦,但作為壽星也得全程在場吧?接待賀客、發放紅包,雖說輕微瑣碎,但也勞心,時間一久勢必疲勞,身體好的也許沒什麼,差一點的可能就受影響了。

第二條,為了人的長壽,卻要傷害許多動物的生命,這分明就很矛盾,跟有好生之德的老天是相違背的,老天允許人追求長壽、追求快樂,但老天肯定不允許這個結果犧牲在其他生命的基礎上。所以慶壽殺生是不夠吉詳的,有損壽星的福報。


我舅舅就從不過生日,他說他生這天卻是母親的受難日,母親生他吃了苦、遭了罪,所以每到生日就紀念母親,緬懷母親的恩德。舅舅死時沒滿八十,但卻死得很安詳,沒有一點痛苦。

我父親快八十了,他也堅決不同意慶什麼大壽,平常的生日還是過,因為這是兒女回家團聚的由頭,雖說不一定非得老人生日才回家,但那一天看不到兒女他心裡是不高興的。所以親戚朋友可以不來,但兒女在父母生日缺席的話就有點不孝順了。

不過我也贊同舅舅的觀點,生日這天別隻想著自己,而要多想想生下自己的老孃,如果說生日這天作什麼有功德的話,那莫過於去孝順父母了!

下面是我父母的像片,在此祝二老健康長壽,也祝天下的老人福壽雙受。


ii小小孩

生日是人誕生一整年的日子。人老了不要過生日都是無端邪說,沒有半點科學依據,勿需為此煩惱。

人老了過不過生日不重要。重要的是兒女能經常回家看看,讓老人不在孤獨,這比什麼都會讓老人家高興的,孝敬需要從點滴做起。


現在生活好了,兒女有孝心也有孝敬的能力。給老人過生日,是圖得老人家高興,也給自己盡孝的機會。其實,孝敬老人首先得了解老人,瞭解他們的所想所求,盡孝其實就是在盡心。

這輩老人年輕的時候都過過苦日子,平時喜歡節儉度日,生厭浪費。現在日子好了,他們也不喜歡天天大魚大肉,平日裡仍喜歡一日三餐,粗茶淡飯。即便是為老人家過生日,他(她)們也不喜歡鋪張浪費,講排場,招搖過市,圖有虛名。




別讓老人過生日時兒孫滿堂,氣氛鼎沸,熱鬧非凡。過了生日門庭冷落,樹枯葉落,悲涼慘淡。盡孝要儘早,更要盡心。細水長流,延綿不斷。給老人一個愉悅的幸福晚年。

(插圖來自網絡)


聆聽者知天下

上面說到,要讓老年人感受到有很多人在陪伴自己。畢竟,人到晚年,已經退休很久,對財富、社會等等的看法已經是雲淡風輕。但他們對親情卻是越來越看重的,畢竟男性大半生都在為事業打拼,為了養家餬口十分辛苦;女性照顧了兒女大半輩子,同樣不容易;在兒女都成家立室之後,老年人肯定想享受天倫之樂,想要兒女的陪伴,想有個孫子、孫女抱一抱。

作為子女,我們在忙於工作之餘,應該抽出時間陪著老年人,聽聽他們講述以前的經歷。畢竟老年人有大半生的經驗可以提供,我們會發現這些經驗都非常有趣、實用,從中學習可以幫助我們在生活中處理問題。

至於有些老年人的思想上還是保持封建迷信,覺得人老了過生日是禁忌,會折壽之類的。那麼子女在這時候也不應該強迫。畢竟老年人活了大半輩子,這些思想是很難改變的。所以老年人過不過生日,還得先問問他們的意見,尊重他們的意願。


頤福來養老

人老了最好不要過生日。為什麼?人老了最好把自已的生日忘記。糊里糊塗的過日子沒煩惱也不知道自己幾歲了,一種樂視糊塗的樣子,過了生日知道自己又老了一歲,對老年人來講是件。煩心而痛苦的事,又向上帝靠近了一步。所以說不是人老了不要過生日,而是老人自己不願意過生日


王者一舟

我的母親在世時,是農曆七月初二的生日,一般都在夏天末伏,天氣還是炎熱,我姊妹七個,其中有個男孩排行老六,其它是姐妹,母親從六十多就過壽,兄弟姐妹及全家都來祝壽,在家厚客三四席,母親從頭幾天就洗盤子,洗碗整理衛生,壽日這天客都到了,她老人家陪子女啦呱說話,問長問短,還忙裡忙外,客走了,她老人家就累病了,嚴重中暑,不是住院,就是在家讓衛生室的人來家輸水,年年如此,都累的不行,母親說,以後別再過壽日了,我看不是給我過生月,而是讓我活受罪,兒女們還要面子,都覺著不給老人過生日就是不孝,所以誰也不說不給老人過壽日的話,就這樣每年堅持著,直到母親她老人家去逝,從這個例子,我認為不要按傳統的給老人家過壽日,讓老人覺著舒心就好,因過生日,過度勞累,操老,病倒了,所以老人不過生日是有原因的,


桃香情真

不是太專業,但是以前在老年大學聽一群老年人說過,說人在八十歲前不要過壽辰,過了八十後,身體又一個黃金期到來後,才可以過。八十歲前過生日對身體不利。就好像女人身體屬陰,但49歲左右絕經後,反而轉變為陽。然後我們中醫老師徐文兵先生說:公園裡蹦蹦跳跳的都是六十多歲的老太太們,活蹦亂跳的,沒幾個老頭能那麼的活力四射。(此話來自於梁冬對話徐文兵講黃帝內經)


安然46979220


謝謝提問!

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是這樣子。有一部分老人不要過生日,我個人以為有以下原因:

第一、忘卻型的,不想記念過一天少一天的年紀。


第二、清靜型的,不想參加熱鬧場合,穩定自己的情緒,怕心情因場合變化而出現有病來襲。

第三、低調節檢型的,不想因為過個生日而破費太多。無論是自己或者子女出錢。


第四、生活規律型的,人老了吃飯多少都有規律,喜歡吃自己做的可口飯菜。不願打破規律出去吃飯。

大概就這麼多原因,總之,人老身懶不想麻煩!


柯子28

過生日在封建社會不是象現在這樣,人生下來就過日子。在舊社會,人們對老年是特別尊重的,要過曰子也只能給老人過曰生,祝老人健康長壽。從來沒有給小孩,成年人過生日的習慣。舊社會有一條不成文的習俗,當父母在世時,兒女不得過日子,孫輩就更不用講了。

現在卻恰恰相反,不給老人過生日,而是頻:繁地年年給小孩,少輩過日子。從倫理上講是不對的,有老才有小,老人過一年過一年,有許多老人一輩子未過日子,而少輩卻經常過曰子,這合符人倫嗎?有的兒女還算有孝心,說要給祖父母過生曰子,而老人怕後輩操勞一般會拒絕,可後生們,卻從來不拒絕,好象是理所當然的事,也沒把老人過生日才是一家人中真正理所當然的事,沒老人的日子不放在心上,這雖然是件小事,向題是我們把人倫道德禮節搞反了,搞倒了。該過日子祝賀的不祝賀,來日方長的後生反而過起了生日祝賀。你說是不是本木倒置。現在的青年人根本不懂這一點,其實也很重要,重要在於不設有分清老少,大小。這就是道德錯位,不僅僅樂一樂的向題。而是重在為誰而樂,先為誰而樂的向題,是尊不尊重老人的問題,把父母放在最高位的問題,不講則已,講起來現在的多許後生這樣做是沒有道理的,過生日也是、種對後生的教育,給小孩過日子,而不給老人過生日,你說意義有多大?對卜孩的心靈是有利還是無益?有的小孩記性也好,吵著我要過生曰,我要過曰子。這就是證明,小孩沒有考慮爺爺奶奶或父母的生曰,而眼光只看到自己的生日。我才是家中最重要成員,其他都不是。給孩子造成自私心理,以我為中心的思想。你說我講的對不對?對孩子設有好處。給老人過生日才是應該的理所當然的。我也從未過去生日,子兒,孫子孫女過生日,雖然我們兩老不主張給自己過生日。但還是覺得後生過生日,老人不過生日的做法是不妥的,對小孩無益,對成長無益。但整個社會又是這麼一種風氣,自家不給小孩過生日,小孩在心理上又會由於別家的孩子過生日而受歪曲,要給他講清接受也難。所以整個社會風氣不正常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