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有10大項發明,流傳最廣的2項,另有8項世人知之甚少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

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帝王之位,所以稱為炎帝。

不僅如此,炎帝還有重大發明10項——

1、農業方面:制耒耜,種五穀

除了發明2大農具耒和耜、發明刀耕火種之外,炎帝關於農業相關部分知識著述,在古籍中留下的內容不少。比如:1、《六韜·虎韜篇》引《神農之禁》所載:春夏之所生,不傷不害。2、《管子·揆度》:一谷不登,減一谷,谷之法什倍。二谷不登,減二谷,谷之法再什倍。夷疏滿之,無食者予之陳,無種者貸之新。3、《文子·上義》:丈夫丁壯不耕,天下有受其飢者。婦人當年不織,天下有受其寒者。4、《淮南子·齊俗訓》:不耕不織,上皆有「而」字。5、《呂氏春秋·愛類》引《神農之教》曰:“士有當年而不耕者,則天下或受其飢矣。女有當年而不織者則天下或受其寒矣。”5、《漢食貨志》晁錯引《神農之教》:有石城十仞,有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亡粟,弗能守也。

《神農佔》記載農時更為詳細:正月上朔,有風雨。三月谷貴,石五百錢。八月有三卯,旱,麥大善。無三卯,麥不善。凡蟲食李,則黍貴。食棗,粟貴。食杏,麥貴。食荊,麻貴。食桑,絲貴。正月上朔日,風從東來,植禾善。從南來,植黍善。從北來,稚禾善。四月四日,風從東來,植豆善。西來,四日至七日,中豆善。七日至十日,稚豆善。十四日無風,不種豆。從冬至日到來年,滿六十日,有大風雨折樹木,麥大善。從平朔至食時,植麥善。至日中,中麥善。至日入,稚麥善。常以夏至後九十日可種。四月朔日,風從東來,從平明至辰時,植黍善。至日中,中黍善。至日入,稚黍善。月朔日入,清明蠶善。正月有甲子,糴初貴後賤。正月上辛,溫者善,風寒者不好。(《開元佔經》一百十一)

雖然,以上記載是後人追記的,但也可以反映炎帝神龍氏歷史上影響之深遠。

炎帝有10大項發明,流傳最廣的2項,另有8項世人知之甚少

炎帝獲得稻穀種子

2、交易方面。立市廛,首闢市場

據《周易·繫辭下》記載:神農“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農發明的以日中為市,以物易物的市場是中國貨幣、商業發展的起源和基石。這一項創造發明和農業方面的發明一樣,具有偉大的歷史功績,促進人類社會前進。

炎帝有10大項發明,流傳最廣的2項,另有8項世人知之甚少

原始交易:以物易物

3、紡織方面:治麻為布,民著衣裳

原始人本無衣裳,僅以樹葉,獸皮遮身,神農教民麻桑為布帛後,人們才有了衣裳,這是人類由朦昧社會向文明社會邁出的重大一步(後來黃帝時代發明的養蠶繅絲,使用蠶絲織出的衣裳的質量高於麻布衣裳)。麻布衣服在後世,只是作為孝服穿,主要用於紀念逝去的先人。

炎帝有10大項發明,流傳最廣的2項,另有8項世人知之甚少

後世作為孝服穿的麻衣,是遠古先民避寒的衣裳

4、樂器和音樂方面:有新的創造

樂器方面,修改了伏羲琴;或者說,另外創造了一個新的樂器,叫做“神農琴”,以樂百姓。據《世本·下篇》載,神農發明了某種新的製作樂器的方法,他“削桐為琴,結絲為弦”,這種琴後來叫“神農琴”。神農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絃:曰、宮、商、角、徵、羽”。這種琴發出的聲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農之和,能使人們娛樂。

炎帝有10大項發明,流傳最廣的2項,另有8項世人知之甚少

古琴

炎帝有10大項發明,流傳最廣的2項,另有8項世人知之甚少

神農琴書

5、武器方面:弓箭

削木為弓,以威天下。神農氏始創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獸的襲擊,有力地打擊了外來部落的侵犯,保衛了神農部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勞動成果。弓箭是神農部落最有力量的冷兵器,也是當時最先進的武器,震懾了其他部落。

炎帝有10大項發明,流傳最廣的2項,另有8項世人知之甚少

原始弓箭

6、陶器方面。

製作陶器,改善生活。在陶器發明前,人們加工處理食物,只能用火燒烤,有了陶器,人們對食物可以進行蒸煮加工,還可以貯存物品,釀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對人類的飲食衛生和醫藥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神農氏領導部落人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炎帝有10大項發明,流傳最廣的2項,另有8項世人知之甚少

陶器製作

7、曆法制定。

為了促使人們有規律地生活,按季節栽培農作物,炎帝神農還創制曆法,立歷日,立星辰,分晝夜,定日月,月為三十日,十一月為冬至。

炎帝有10大項發明,流傳最廣的2項,另有8項世人知之甚少

為製作曆法觀測天象

8、天下治理

炎帝管理部落,進行天下治理,很有辦法。他不望其報,不貪天下之財,而天下共富之。智貴於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勤,不罰而邪正,不忿爭而財足,無制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人民無不敬戴。

炎帝有10大項發明,流傳最廣的2項,另有8項世人知之甚少

象徵公平的獬豸

9、社會文明方面。

炎帝的最根本貢獻,是將中華民族,由漁獵的生產力落後社會,帶入到了農耕文明的氏族部落社會,提高了文明的一個檔次。炎帝神農氏,非常智慧的族創造出中國的農業文明文化,使得生產力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中華民族的生活相對穩定下來,不再為了生活四處遷徙,開始安居樂業,於是,有力的促進了社會文明的大發展。

10、中草藥學方面。

古籍中,對於炎帝神農氏記載最多的是這樣的一些記載:(1)《淮南子》記載:神農氏“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2)《路史.外紀》記載:炎帝神農氏“磨蜃鞭茇,察色,嘗草木而正名之。審其平毒,旌其燥害,察其畏惡,辨其臣使,釐而三之,以養其性命而治病。一日間而七十毒,極含氣也。”(3)《韓非子·五蠹》說:“民食蛤,腥躁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

炎帝有10大項發明,流傳最廣的2項,另有8項世人知之甚少

神農嘗百草

“神農氏嘗百草”,使得炎帝部落掌握了中草藥學方面的知識。所以,姜榆岡氏族的人,個個身強力壯,迅速繁衍壯大,姜榆岡便率領他的部族沿渭水,黃河東遷,經河此、河南、湖北,還到過山東曲阜,打敗了不少弱小部落。所以,炎帝部落才能夠稱雄天下,在氏族部落時期稱炎帝統治天下。

神農氏炎帝的行為,教會原始民眾10個方面的知識和技能:(1)使用工具,(2)播種五穀,(3)認識治病的草本植物,(4)製陶,(5)繪畫,(6)弓箭,(7)獵獸,(8)健身,(9)制琴、音樂、舞蹈,(10)還教民智德。所以,是在神農氏的教誨之下,炎帝部落的民眾,在德、智、體、美等方面,都得到提高,從野蠻社會邁入中華最初的文明時代的。

炎帝神農氏具備如此偉大智慧,所以才能夠成功的作為“神農”活在後人心中。

炎帝神農氏,對中華民族有特殊的貢獻,他是我們公認的祖先之一。

他將永遠受到華夏子孫的隆重紀念!

炎帝有10大項發明,流傳最廣的2項,另有8項世人知之甚少

神農氏炎帝雕塑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