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一個甲級師團到底有多少兵力?

楊銘鎖

日軍咋二戰期間將陸軍師團分分甲等乙等丙等丁等四個等級,每個等級的人數不固定。題主所言的甲級師團是一般是指二戰前日軍陸軍組建的的17個常備師團。

甲種師團:又稱挽馬師團通常採用四四制編制,師團下轄2個旅團,每個旅團下轄2個步兵聯隊,工、騎、炮、鎦各一聯隊,共8個聯隊,戰鬥人員約15,000至20,000人,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共28200人。

但日本陸軍戰前組建的常備主力陸軍師團齊裝滿員狀況下兵力往往可達24000-28000人。這類甲種師團擁有戰馬7630匹、步騎槍14900枝、擲彈筒144個、輕機槍288挺、重機槍54挺、山炮16門、野炮36門,具有多兵種合成化體系作戰的基本戰略戰術單位。日本陸軍近衛師團、第1師團、第2師團、第3師團、第4師團、第5師團、第6師團、第7師團、第8師團、第9師團、第10師團、第11師團、第12師團、第14師團、第16師團、第19師團、第20師團,均屬於甲種師團的編制。


佈雷桑秀策醬

日軍對華侵略是蓄謀可近百年的一個民族性的策略(不受政權更迭影響)真正抗日戰爭從清末甲午海戰開始。中間有朝鮮抗日戰爭,日俄戰爭。一直延續到民國的全面侵華。

日軍的軍隊編制結合了自身火力弱勢(相對西方輕武器)創造了自己的特殊編制體系。以師團為主要戰略單位。戰爭時根據規模和烈度調整為軍或者作戰群。

日軍的師團編制分為三個階段,開戰前,開戰初期,開戰後期。

戰前日本的部隊都不滿變,甲種師團是三個旅團加一個旅團架子,再加騎,工,醫,輜,炮直屬聯隊,另外有一個隸屬於師團本部的無線電偵查單位。日軍在二戰時無線電普及率特別高,雖然說比西方國家弱點,但空地協同,步炮高度協同日本做的非常不錯。日本的乙種師團則要弱些,主要表現在簡配,如甲種師團的輜重,騎兵,炮兵聯隊,其實就是一個戰車聯隊,一個機械化輜重聯隊,一個牽引式炮兵聯隊(重炮比例高汽車配給比例大)而乙種師團則更多是騾馬化部隊,野戰炮比例高,重炮比例少,另外配屬的是一個騎兵聯隊。在反坦克,防空武器上也嚴重簡配。其次乙種師團有兩個旅團架子。

再次就是丙種師團純粹就是一個架子師團。

諾門坎戰役,日本專門組建了一支日軍唯一的集團軍級別的機械化部隊。然而蘇聯的機械化部隊種有幾個新武器(半履帶步戰車)重型輜重部隊包括水源補給,履帶203毫米榴彈炮,履帶柴油拖拉機牽引。特34—85。日軍在這些面前就是渣渣。

開戰初期,日軍將所有的架子旅團,師團迅速配齊滿編。所以日本的部隊可以從抗戰初期的20個師團,擴編到抗戰中後期的一百個本土師團。在蘆淞會戰和忻口會戰時期日軍有大量2.5萬人的四四制師團。在華北平原橫衝直撞。無人可當。為什麼因為日軍組建了集團軍或者叫軍這個級別,統籌各個戰場。軍下面般兩個師團一個混成旅(加強旅,特別加強快速反應能力和自持力)也就是我們說的兩點一線。

武漢會戰結束,大規模會戰結束,中條山戰役是國民黨最後的掙扎。日軍部隊開始鞏固佔領區域將戰略重點轉移到偽國民政府。和政治勸降。長沙會戰期間日本和蔣介石一直都有接觸。這個時期日本加強治安戰和東南亞侵略,旨在掠奪資源建立一個日本主導的所謂大東亞共榮圈的殖民地經濟區。這時候日本軍隊內開始出現乙種,丙種師團混合,這些師團的軍官還是專業的,但士兵成分就雜了,朝鮮偽軍,臺灣殖民軍,日本本土老百姓。除了和國民黨正面鋼的部隊其他甲種師團大部分去了東南亞和澳大利亞那裡打太平洋戰爭。而在華北的日戰區日本未出的師團是簡配的乙種師團是兩個旅團加騎,工,輜,炮,直屬部隊約一萬人左右主要負責治安戰。


風車騎士45541173eg

飽和狀態與非飽和狀態

〈如果要分析這個,就要看得待其人員飽和狀態〉

標新立異的日本二戰時期編制

大概瞭解過二戰的人都知道,在我們中國地區,我們的編制是:班,排,連,營,團等稱號編制

而反觀日本方面,我們一般都會看到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師團,等稱號

下面就來分析一下,日本編制在人數裝備上的區分


從最小的分隊分隊分析

分隊:日本的分隊,大致相當於我國班級編制,一共有13人,一名分隊長,以及四名機槍手和八名士兵。

小隊:日本在小隊方面,人數稍多於我國的排級編制,一共有七名小隊部,以及三個分隊,加上一個八人擲彈筒分隊,總共合計54人。

中隊:日本在中隊編制方面,規模遠超我國的連級編制,有一個19人的中隊部以及三個小隊組成,在人數方面為181人

大隊:日本在大隊編制方面,人數僅比我國團級單位稍遜,大致相當於營團之間,日本的大隊,包括一個30人編制的大隊部,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以及一個55人左右的炮兵小隊,其編制人數達到了1100人左右

師團

〈迴歸到本題,分析日軍師團的大致人數〉

一般來說,日本的師團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等級,甲級師團最高,丁級師團最低,在人數方面也有很大的區別

甲級師團:下轄有兩個旅團〈每個旅團下擁有兩個步兵聯隊〉,工,騎,炮,輜各一聯隊,總共合計八個聯隊,加上一些非戰鬥人員,沒事,總共合計28200人

乙級師團:在甲級師團的規模下,把騎兵聯隊縮減了,總共合計七個聯隊,人數總計24400人

丙級師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以及工,炮兩個聯隊,總共合計五個聯隊,人數大致在15500人左右

丁級師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以及其他大隊或中隊編制,人數總計11000人

通過上述我們可以看出,日本一個甲級師團人數在28000人左右

抗日戰爭時期最臭名昭著的第16師團

這個師團,就是提問中所談到的甲級師團, 成立於1905年,其司令部設置於京都,人員方面主要來自於京都,三重縣,奈良縣,但是在編制一開始,就參加過日俄戰爭

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在高中歷史課本上,有一個叫百人斬事件,其成員就是出自這個第16師團

在對待俘虜方面,這個師團更是心狠手辣!採取的是:全部徹底消滅方針

銘記一段歷史,它所展現的,是一段生與死的腥風血雨

別忘了,關注一波再走哦!


文史解讀

我們常說的甲種師團指的是抗日戰爭爆發前日軍的17個常設師團,這些師團又稱為常備師團。這些師團下轄兩個步兵旅團,每旅團下轄兩個步兵聯隊。甲種師團一共有四個步兵聯隊,因此甲種師團又被稱為“四單位制師團”。除此之外,日軍的甲種師團還各配屬一個騎兵聯隊、炮兵聯隊、工程兵聯隊、輜重兵聯隊,加上四個步兵聯隊,一共有8個聯隊。

中國軍隊的步兵師也採用二旅四團制,中國稱為“二二”制或“方塊”制,但是中國軍隊的師直屬隊遠遠比不上日軍。因此,日軍的甲種師團滿編滿員的總人數為25000——28000人,如著名的第五師團(板垣師團)其人數就有28200人。


歷史軍魂

二戰初期,日本軍隊為適應戰場需求,曾劃分甲乙丙丁四個師團等級制度,其中甲種師團共編制17個常備師團,編制一般都下轄兩個旅團,每個旅團下轄兩個步兵聯隊,其中工兵、炮兵、騎兵、輜重各一聯隊,共分八個聯隊,每一個聯隊大約3700人,戰鬥人員大約18000人左右,外加各類一師團非戰鬥人員,一個滿編的甲種師團總兵力約28000人左右。

在這17個甲種常備師團,第一師團至第七師團是日軍最早組建的師團,也是日軍精銳中的精英,戰鬥力異常野蠻殘暴,裝備精良,比如比較熟悉的臭名昭著的第五師團也叫廣島師團、第六師團也叫熊本師團,還有比較奇葩的第四師團也叫大阪師團等,下面簡單介第五和第六師團。

第五師團可以說是日軍最活躍的一個師團,也是日軍為數不多的精銳機械化部隊,下轄兩個旅團幾乎貫穿整個二戰戰場,曾和中國70多個師和英美俄戰鬥過,經驗豐富老道。1937年在抗戰全面爆發後,第五師團一部分參加了南京大屠殺,一部分由板恆徵四郎率領參加太原會戰重創國軍30個師,而在之後的平型關戰役、臺兒莊戰役和崑崙山戰役中,第五師團均遭到重創。1941年,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第五師團隸屬山下奉文旗下25軍指揮,被派往馬來西亞,曾短短几個月時間橫掃整個馬來半島,之後一直活躍於整個東南亞戰場,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後向印尼盟軍投降。

第六師團也叫熊本師團,是日軍成立最早的師團之一,主要兵源來自熊本縣,下轄兩個旅團,每個旅團下轄兩個聯隊,每個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總人數25000左右,曾製造過濟南慘案、九一八事變和南京大屠殺,生性殘暴可謂臭名昭著。抗戰期間曾經參加過徐州會戰、湘贛會戰和兩次長沙會戰等,戰績可圈可點。之後被派往太平洋戰場與美軍作戰,活躍於各個島嶼,在美軍強大火力下,第六師團在太平洋戰場上都成了美軍炮灰,幾乎全軍覆沒,可謂惡有惡報,直到1945年8月在澳大利亞向美軍繳械投降。

二戰到了後期,由於太平洋戰場的節節失利,日本兵源逐漸枯竭,師團也經過不斷整編與縮編,有之前的四類師團縮編為三個師團,其中甲種師團曾分為常設和特設師團兩類,總兵力分別約20000人和18000人左右,師團人員編制相比戰前少了近萬人。


賽門軍史

自明治維新起日本大力學習西方先進文化,在軍事方面德軍模式成為日軍的樣板,師團制也是仿照德式師建立的。日本的師團在德式師人員的基礎上擴編人數達到2.7萬人。師團是日本特有的軍事編制,師團是日本軍隊常用的最高軍事單位,師團之下還有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和小隊等等。在日本軍隊中,軍隊分為甲乙丙丁不同等級的師團,甲級師團的等級最高,屬於日本軍隊的主力部隊。甲級師團成軍時間久且歷經了很多戰鬥,而且官兵都接受過嚴格的訓練,所以甲級師團的戰鬥力很強悍。

甲級師團是日軍的一種師團編制,主要為二戰前日軍的17個常備師團,採用四四制編制,戰鬥人員約20,000人,甲級師團下轄8個聯隊,包括4個步兵聯隊(甲級師團的一個步兵聯隊有3700多人)和獨立的工兵、炮兵、騎兵、運輸聯隊。在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總兵力在27000到28000人左右。

日本甲級師團番號:

近衛師團(後擴編成近衛一師團、近衛二師團、近衛三師團)、第一師團東京師團、第二師團仙台師團、第三師團名古屋師團、第四師團大阪師團、第五師團廣島師團、第六師團熊本師團、第七師團旭川師團、第八師團弘前師團、第九師團金澤師團、第十師團姬路師團、第十一師團善通寺師團、第十二師團久留米師團、第十三師團仙台師團、第十四師團宇都宮師團、第十六師團京都師團、第十九師團羅南師團、第二十師團龍山師團。


環球網

1873年1月明治維新中的日本政府開始統一軍權,下“徵兵令”將全國分成6個軍管區負責徵兵及地方衛戍,將野戰部隊改編為師團。師團是擁有步、騎、炮、工5個兵種的戰略單位,擁有眾多的兵員、裝備和強大的獨立作戰能力,是專門為執行日本的大陸政策、發動侵略戰爭而設立。因為國土資源限制,日本在二戰前一共也只有17個常備師團,這些就是後來甲種師團的主要來源。

侵華戰爭爆發後,日本需要大規模擴軍再加上需要執行不同任務的部隊,因此將部隊再次整編,分成甲、乙、丙、丁四種等級的師團。其中甲種師團又稱為挽馬師團,採用四四制編制,轄4個步兵聯隊,工、騎、炮、輜重各一聯隊,再加上指揮機構裡面的非戰鬥人員一共28200人;在武器裝備上甲種師團也是日軍之冠,擁有戰馬7630匹、步騎槍14900枝、擲彈筒144個、輕機槍288挺、重機槍54挺、山炮16門、野炮36門等武器裝備。

甲種師團基本上都歷經日俄戰爭以及一戰,成軍時間久,士兵實戰經驗豐富、訓練有素,因此戰鬥力極強,是日本侵華的急先鋒。比如被稱為板垣師團的第五師團,曾創下在中國戰場和70餘個師先後對陣的紀錄,1937年底第五師團一路擊潰30幾個中國師,有“鋼軍”之稱。再比如日本最殘忍的第六師團,這個師團除了作戰勇猛、積極果斷之外,更是熱衷於屠殺平民,從踏上中國的土地開始就是一路燒殺姦淫、無惡不作,南京大屠殺更是暴露了日軍野蠻的本質。

當然不是說甲種師團戰鬥力就強,甲種師團的設立也考慮了部隊的歷史延續、地區間的政治平衡等問題,也就有了第四師團這樣的奇葩。大阪是當時的日本經濟中心、西部政治中心,因此在此設立第四師團。第四師團的兵員主要來自於大阪的小販、商人,這幫人打仗也不改商人本色,錙銖必較、安全第一,甚至於第四師團內部制定了作戰“三不要”原則,“無謂的犧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戰鬥不要參加”、“窮途的敵軍不要追擊”。第四師團“窩囊廢”之名傳遍整個日軍,甚至於中國部隊都知道這支部隊什麼德行。


當狗容易做人難

日本明治維新後開始建立現代陸軍,其編制基本參考了當時德國陸軍的編制,德國陸軍的師為18000人,日本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若干,形成了與世界軍制不太一樣的師團編制,我來帶大家分析下他們的主要構成和人數。

明治維新後設立的21個師團為日本的主力常駐師團,由於在日後作戰中,第13、15、17、18師團作戰不力,被大正天皇裁撤,所以保留下來的近衛師團和第1到20師團(缺以上被裁撤4個)全部17個師團被稱為日本常駐師團,也叫甲級師團,他們人數和武器的配備是最優良的。



因為近現代陸軍作戰對火炮的重視,日本的師團按照運載火炮方式的不同分為馱馬師團(山地)和挽馬師團(平原),兩種師團的人數有些差異,分別為28500人和25000人。


日本師團的編制有些特殊,從低到高分別為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支隊(旅團)。

分隊一般由13人組成,包括一個輕機槍組和8名步兵。

其他編制在各自基礎上按照三三制原則遞進,小隊一般54人,中隊一般180人,大隊1100人,聯隊3800人,支隊一萬人左右,隨著等級的提高,非戰鬥人員比例也在擴大,比如醫療,後勤運輸,飲食保障等等,這些人員一般都記錄在整個師團中,所以一般來說,他一個師團的戰鬥人員基本維持在15000人左右。



另外,日本採用雙師團人員補給制度,相對於這些常駐師團,他還有對應的後補師團,編號加100,人員等各種配備與常駐師團無二。比如參與南京大屠殺的日本第6師團(熊本師團),他在日本九州的基地還有一個後備師團稱之為106師團,人數和他一樣,如果他被打殘了,這個後備師團就會調上去補充,這樣看來,他一個師團兵力就超過了5萬人,作戰兵力超過3萬人,超過了同時期國軍軍的配置。以上就是我對日軍甲級師團在人數上的認識,不足之處歡迎補充。



史書上冬眠的蛇

有網友問:日本的一個甲級師團到底有多少兵力?在整個二戰,日本陸軍師團有十幾種不同編制的步兵師團,其中所謂的甲級師團也有至少6種不同的編制。

根據不同的編制1個甲級師團有1.3-2.8萬人不等。如果按出戰狀態看,則可以說是9000人-2.8萬人不等。比如在東北的關東軍,都是縮小版甲級師團,比如918事變時期的第2師團。

每步兵聯隊缺1個大隊,每大隊缺1箇中隊。這樣與其規定每聯隊3個步兵大隊、每大隊4個步兵中隊、全聯隊為12個步兵中隊相比,僅有一半的兵力(6箇中隊)。騎兵聯隊按編制為2箇中隊,縮編後僅有1箇中隊。第2師團的兵力約為10400人。

另外一半的第2師團在日本國內,叫留守師團。到1941年開始關特演的時候,關東軍才變成滿員師團。關於普通甲級師團的兵力,我們以關東軍甲級師團為例子,在滿員狀態下,甲級師團又分為3種。

一種是馱馬編制師團,這種師團的任務,主要是擔負山地、林區、沼澤和複雜地形地區作戰。比如第9、11、19(駐半島)、25、28、29師團。每師團之總人數為25200名,轄3個步兵聯隊,每聯隊3個步兵大隊,每大隊4個步兵中隊,1個有12挺重機槍的機槍中隊,全聯隊人數為5010人。山炮聯隊為3個大隊、9箇中隊,人員為3700名,其他為騎兵、工兵,輜重聯隊。

一種是車輛編制師團,主要是擔負交通比較發達地區之作戰。比如,第1、8、10、12、14、20(駐半島)、24、51、57師團。這類師團的編制總人數為24440名,轄3個步兵聯隊,每聯隊3個大隊,人員為4490名。野炮兵聯隊轄1個野炮兵大隊、兩個10.5公分口徑榴炮大隊,1個15公分口徑的榴炮大隊,人員為3250名;輜重兵聯隊人員為1810名。

第三種是機械化編制師團,比如,重建以後的第23師團,其人數為25970人。轄3個步兵聯隊,每聯隊為5550名;野炮兵聯隊為4個大隊,共2900名;輜重兵聯隊為970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