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3D結構光?OPPO新旗艦“黑科技”的猜想

OPPO在5月10日於深圳舉辦了『“連接立體的未來” 的OPPO 5G & 3D結構光技術媒體溝通會』,筆者也有幸參加了本次活動,從溝通會中我們看到了5G和3D結構光技術的演示,瞭解到兩項技術的巨大潛力,同時瞭解到支持泛在現實UR(Ubiquitous Reality)的5G應用和終端形態。

這次的活動分別展示了5G以及3D結構光兩種最新科技,同時OPPO發言人還透露,3D結構光的技術將在6個月內在OPPO手機中實現商用,按照時間節點,筆者估計這很可能是傳聞已久的Find系列的新旗艦。這樣一款倍受期待的新品手機,它身上會有些什麼“黑科技”呢?


3D結構光技術

不只是3D結構光?OPPO新旗艦“黑科技”的猜想

3D結構光基本原理:結構光投射特定的光信息到物體表面後,由攝像頭採集。根據物體造成的光信號變化來計算物體的位置和深度信息,從而復原整個三維空間。

不只是3D結構光?OPPO新旗艦“黑科技”的猜想

根據3D結構光的特點,OPPO目前對它應用場景的探索在四個方面:安全支付、三維重建、AR和遊戲。安全支付比較好理解,利用人臉紅外特徵信息和深度學習的人臉智能識別信息提取個人的安全識別特徵,相比以往的人臉識別在速度和安全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關於“三維重建”可能聽著比較抽象,具體應用包括3D美顏、3D光效(拍攝時模擬影棚打光進行3D補光渲染)、3D視頻通話。最後兩項則是3D AR(現階段主要圍繞自拍的美顏、貼紙等效果)以及AR遊戲。

不只是3D結構光?OPPO新旗艦“黑科技”的猜想

在OPPO的溝通會上,現場有提供關於3D結構光的真機演示,其中一臺工程樣機帶有3D人臉識別的功能。實際體驗下來識別速度非常迅速,成功錄入以後,甚至遮擋臉部也可以成功識別(例如戴口罩、墨鏡),而且整個識別速度非常迅速。OPPO也承諾3D結構光技術將於6個月內在OPPO手機中實現商用,屆時我們將會在OPPO的新機上體驗到這種暢快淋漓的3D人臉識別,至於具體的應用場景相信大家都會比較熟悉了,人臉解鎖、安全支付、網站和應用加密等都是它可以大展拳腳的地方。使用了3D結構光傳感器以後,估計OPPO的新機將會捨棄背部指紋識別,讓機身的設計更有一體感,這也算是除了屏幕指紋之外另外一種解決傳統指紋識別影響機身“顏值”的方法。

不只是3D結構光?OPPO新旗艦“黑科技”的猜想

除了3D人臉解鎖,現場還演示了3D建模的功能,利用前置的3D結構光傳感器(展示用的是一臺集成3D結構光攝像頭的定製版OPPO R11s),採集玩偶的3D信息並迅速建模,這個功能可以用到的場景還挺寬泛的,除了可以拍攝一些“3D照片”以外,可以實現一些三維的“賣家秀”,提供更直接和立體的商品展示交互。不僅如此,現場展示收集到的攝物色彩和3D深度信息,是經過5G 傳輸,最終實時呈現在遠端顯示器上的,算是兩種新科技的結合。

不只是3D結構光?OPPO新旗艦“黑科技”的猜想

而OPPO的發言人也透露,6個月內肯定會有OPPO手機用上3D結構光技術。擁有3D結構光傳感器的手機可以做出什麼樣的不同呢?首先從手機外形上來看,使用3D結構光傳感器的手機可以直接去掉傳統的指紋識別模塊,這會使手機設計上有更多的可能。現場演示的定製版R11s的機身背部就非常“乾淨”,因為它直接去掉了後置指紋識別和不影響本次演示的後置攝像頭。相信OPPO下一代的產品中背部除了後置攝像頭以外,不會再有其他的“挖孔”,整機的顏值會更上一層樓。

不只是3D結構光?OPPO新旗艦“黑科技”的猜想

使用了3D結構光傳感器的手機,在前面板也會和現在的手機有所不同,2018年算是“劉海屏”的元年,OPPO的下一代產品相信也會沿用這個設計,而如果使用3D結構光,現在的“劉海”部分恐怕容納不了這麼多傳感器,所以在屏幕的形狀上會和現在的R15有一定差異,可能會向iPhone X靠攏。使用了3D結構光以後,使用體驗上的改變就是解鎖速度更快了,人臉支付更安全,同時帶來了上文提到的新功能,例如3D美顏、3D光效、3D AR等等。


其他“黑科技”的展望

除了3D結構光,OPPO下一代的旗艦手機中還會出現什麼新科技呢?我們這裡也做一些合理的猜想:

1.Super VOOC

“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這句廣告語很有魔性,傳播度也非常廣,以至於後期很多友商也用上類似的句式來表現自身充電速度有多快,可見這句話是多麼洗腦。一般消費者對電流、電壓、功率等數值可能不太敏感,用充電時間和通話時長量化,印象反而會更深。

不只是3D結構光?OPPO新旗艦“黑科技”的猜想

VOOC閃充的充電器的標準也經過幾次的演進,從初期塊頭比較大的VOOC 1.0到後期體積稍小的VOOC 1.1(VOOC mini),再到現在最新的版本,充電功率也有20W、22.5W、25W等多種版本。現階段是5V 4A,充電器也比較小巧。充電器的體積和形狀一直在演進,核心技術則沒有大的改動,更多的是在充電器的便攜性和電流大小的權衡方面做優化。

不只是3D結構光?OPPO新旗艦“黑科技”的猜想

從技術特點來看,VOOC閃充在電源適配器內加入了一顆MCU智能芯片,從而實現了革命性的開電壓環、分段恆流技術。安全性方面也是OPPO很重視的部分,OPPO定製了適配器、電池、數據線、電路、接口,併為此深度研發了智能全端式五級防護技術,相比一般的快充,安全性更高且發熱量控制得比較好。

不只是3D結構光?OPPO新旗艦“黑科技”的猜想

在MWC2016上,OPPO發佈了自家的最新超級閃充Super VOOC,充電功率沒有具體公佈,但是可以讓2500mAh電池在5分鐘充到58%,15分鐘充滿,充電速度讓人驚歎。之所以能達到這麼恐怖的速度,是因為OPPO研發了新的低壓脈衝算法,它能對充電電流進行嚴格調控,讓電能安全輸送到電池。能耐如此高的電流,電池當然也是定製的。在今年的OPPO新旗艦上,也許會出現現階段VOOC的演進版本,讓充電功率進一步提升,至於要達到像Super VOOC發佈時候的速度,個人認為還是太過激進了,也許功率會控制在30W以內。

2.5倍潛望鏡攝像技術

隨著雙攝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手機支持“光學變焦”(或者更應該叫光學調焦)的功能,一般的方案都是副攝的焦段是主攝的兩倍,實現2X變焦的功能。有的廠商也進一步拓展,引入了3X放大的三攝功能,而如果在一臺較為輕薄的手機上實現5倍的無損變焦,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其實早在2017年2月底,OPPO就在MWC大會上發佈了5倍無損變焦技術,給用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拍照體驗。

不只是3D結構光?OPPO新旗艦“黑科技”的猜想

這項技術通過內置光學稜鏡,讓光在遇到稜鏡時發生90°垂直旋轉(類似潛望鏡),並進入到長焦鏡頭內,這種結構讓鏡頭獲得3倍光學變焦,經過高精度2倍圖像融合技術實現5倍無損變焦。 玩過相機的朋友應該知道,焦段越長的鏡頭,相對而言對“安全快門”的要求就更高,所以在使用5倍變焦的時候,我們對防抖的需求會更高,而OPPO也讓這顆長焦鏡頭有光學防抖的能力。

不只是3D結構光?OPPO新旗艦“黑科技”的猜想

通常而言長焦副攝尤其是帶光學防抖的機型在厚度上不好控制,OPPO這款5倍變焦鏡頭通過巧妙的結構,讓整個鏡頭模組控制在5.7mm,讓高倍率帶光學防抖的變焦鏡頭塞入了正常的手機中。傳統的副攝方案想實現5X變焦幾乎是不可能的,畢竟現在很多手機的厚度還不足8mm,除非使用可伸縮鏡頭。而OPPO這個創新結構則很好地解決了高倍率和輕薄兩個問題,相比一般的2倍副攝模組厚度還要薄10%。

不只是3D結構光?OPPO新旗艦“黑科技”的猜想

在MWC2017上OPPO也展出了5倍無損變焦的工程樣機,相對於傳統手機的數碼變焦來說,它有著先天性的畫質優勢。

不只是3D結構光?OPPO新旗艦“黑科技”的猜想

從真機實拍來看,OPPO的5倍無損變焦工程樣機的畫質明顯要比一般手機(上圖右側為iPhone 7 Plus拍攝)的數碼變焦的效果好不少,畫面細節更多,顏色也更真實。

作為一直主打拍照的手機品牌,OPPO在新旗艦手機上相信也會在攝像頭方面下功夫,而這個傳聞已久的5倍潛望鏡攝像技術如果能放到量產機上,相信會是個不小的亮點,5倍的無損變焦相對於現在主流的2倍變焦甚至部分產品的3倍變焦,有著先天的優勢,而且它還帶有光學防抖,如果真能推出,或許它會變成手機上“最強副攝”。


後記

一直以來,OPPO都在我們看到的和看不到的領域對新技術進行研發和開拓,結合品牌基因和用戶特點,致力於影像、閃充、網絡等方面的研究。這和很多人印象中OPPO是一家“缺乏科技力”的公司的印象有很大的不同,恰恰相反,OPPO一直在努力把最新的科技利用到提升用戶體驗的地方。

而就筆者個人而言,會比較期待OPPO新旗艦在3D結構光、拍照、閃充這幾個方面的新突破,既然3D結構光已經是“板上釘釘”,那我們大可期待一下讓“潛望鏡攝像技術”應用到零售產品上,又或者推出新版VOOC閃充接口等,這些新技術無疑都會讓產品本身更具亮點同時大幅提升用戶體驗。回顧OPPO近幾年來相關亮點技術的專利和演示,可以看出OPPO對新科技有著自己的追求以及豐富的技術研發實力,我們也相信即將回歸的Find系列新旗艦,會給那些對熱衷於新技術的用戶一份很好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