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工到產業教授——記鎮江市首屆“十大工匠”沈春雷

吳海軍 祁山洪

4月27日,在鎮江市慶祝“五一”大會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沈春雷作了大會發言,這位從小工成長起來的工匠精英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從小工到產業教授——記鎮江市首屆“十大工匠”沈春雷

沈春雷供職於建築企業江蘇廣興集團。他從事建築行業37年,參與並見證了建築業日新月異的發展:從純手工勞動到今天的半機械化、信息化;從住蘆蓆、油氈工棚到今天的建築現場標準化施工。沈春雷從拌沙灰、鏟石子到推板車、抬樓板,幾乎做遍了建築業的相關工種,嚐盡了職業生涯的“酸甜苦辣”。他從當年的一名小工成長為一級建造師、企業總工,是鎮江市建築行業惟一、全國少見的同時具有高級技師、高級工程師職稱的“雙師型”人才,不久前又被某高校聘為產業教授。

談及過往經歷,沈春雷頗為感慨。他一直沒離開過學習,這麼多年,哪怕是在外打工,生活再艱苦,他的床頭從來沒離開過書本。當瓦工學徒的時候,白天干活很辛苦,但即便很累很累,晚上,工友們在工棚裡打牌娛樂,他在昏暗的燈光下看書。有的工友看到他在看清華大學出版的《建築力學》,笑話他:“你一個破瓦工沒事幹,看這個玩意,能幹什麼?”沈春雷回答說:“看這個對我有用!”他堅信,新時代的建築工匠,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不但要苦幹,還要能巧幹!

他也一直沒離開過施工現場,練就了一手過硬的基本功,特別在牆體砌築、屋面防滲漏方面,擁有“獨門絕技”,斜坡屋面防水技術已成為行業標杆。

2005年,沈春雷參加了鎮江市砌築工技能競賽,獲得第一名,被授予市技術能手、市勞模、有突出貢獻技師等榮譽稱號。參加全省百萬進城務工職業技能大賽,因成績突出,他被授予省建設系統建設行業傑出技能標兵、省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能手、江蘇省技術能手稱號。

2006年,經過選拔,沈春雷代表江蘇省參加全國建築業技能競賽砌築工決賽。在全國94名選手中,他是唯一能夠使用電腦輔助設計排磚的,讓很多選手撓頭的建築力學題,他輕鬆熟練作答。最終,獲得第八名(二等獎),成為“全國建設行業技術能手”,取得了砌築工高級技師職業資格。他步入了很多人嚮往的人民大會堂領獎,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他也感到很大的壓力,但更多激發出來的是幹事興業的動力和責任感。

2017年,沈春雷榮獲鎮江市首屆“十大工匠”榮譽稱號。

沈春雷說:“一顆種子放在青石板上,很難生根發芽,要想茁壯成長,離不開肥沃的土壤和雨露陽光。我想,黨和政府重視和弘揚工匠精神的時代大潮,各級各部門領導的關心和幫助,周圍人們滿含期待的目光,正是我們這些普通勞動者成長進步的陽光雨露和肥沃土壤!”

“一花獨放不是春”。沈春雷認識到,個人的力量再大、技藝再精,也是極其有限的。建築業的轉升級,新技術、新工法在建築工地的推廣和應用,對建築安全與質量的更高、更嚴格的要求,需要造就一大批職業化、有知識、高技能的建築產業工人。

知識、技能需要傳承。沈春雷在提高個人整體素質的同時,更重視團隊建設,把更多精力用來做好傳、幫、帶。他利用“互聯網+”,積極探索“一帶多”培訓模式傳授技能,嘗試跨工種的職業技能培訓。在公司支持下,在企業研發中心設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大師工作室。他培訓指導的集團公司選手,參加句容市首屆建築業職業技能大賽砌築工、鋼筋工決賽,獲得了砌築工兩個二等獎、鋼筋工一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兩個三等獎。他所帶領的瓦木工班組,被全國總工會評為“工人先鋒號”。

如今的他,主持制定建築企業施工工法和質量標準;不斷在各類專業媒體上發表論文以及技術創新成果;他還走進校園,受聘擔任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產業教授,把新時代工匠精神傳播給高校學子;“讓鄉土人才香起來”全國徵文,他榮獲一等獎的作品以《愛瓦刀、追求精、拼命幹》為題,從建築業的特有視角,在更廣的範圍弘揚新時代工匠精神,而這九個字,也是他人生的座右銘!

有意思的是,沈春雷的父親當年做過瓦木工,沈春雷也喜歡瓦木工這一行,而沈春雷的兒子更是一脈相承——從小就翻沈春雷的瓦木專業書,耳濡目染也喜歡上了建築,後來從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如今33歲已是中建(澳門)公司的總經理助理、項目總監。“當代魯班”又有了新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