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買手成長記

韓國買手成長記

“可以把這個國家的潮流介紹給三億消費者,真的讓我感覺非常自豪,非常開心”

三年前,韓國人趙恩珍加入唯品會,成為了一名當地買手。每天上午十點,她準時到公司,跟總部開會、做內部協調,下午則開始逛商場、購物中心、潮流街道,直到晚上七點。這份聽起來讓女孩子羨慕的工作,實際上並不輕鬆。

作為海外買手,她的任務是發掘優質的韓國服裝品牌,再把它們引進中國平臺。這一方面要“閱貨無數”,練就審美的前提需經過大量的對比。趙恩珍最愛逛的商場是位於首爾市區以東20公里的Starfield,它的總面積為46萬平方米,相當於70個足球場,是韓國最大的單體建築購物中心;另一方面,還需實時瞭解中國顧客的喜好。唯品會的數據是她瞭解趨勢的重要來源,比如最近平臺上連衣裙賣得最火,她在逛街時便會格外留意連衣裙。此外,則要靠自己的觀察與調研。時間不夠充裕的時候,她便就近去中國遊客攢動的明洞,邊逛邊看她們穿了什麼、買了什麼,必要時,還要上前跟陌生人攀談一番。

韓國買手成長記

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是她市場調研時的“利器”。小學三年級時,趙恩珍隨著因工調動的父親來到中國,此後在海南、南京、成都、青島和北京等地生活了13年。待得最久的是成都,中學六年都在那裡度過,放學後結伴去春熙路的回憶至今印象深刻。2006年,她考上北京大學中文系,有更多自由時間逛街,買回來的衣服塞滿衣櫃,常常穿過一兩回就覺得不合適,有些甚至一次沒穿過便閒置。

當時北大的BBS裡常有學生出售閒置書籍,也有少量衣物,上傳的照片大多拍得隨便,不算美觀。趙恩珍受到啟發,寫了一個“我是韓國留學生,我要賣衣服”的標題,也在BBS賣起衣服來。不同的是,她會把閒置的衣服整理好,有些穿在身上擺拍,有些則搭配了疊好再拍。拍完照片,還會稍稍修一下圖再上傳。衣服價格定得不高,很快就有了顧客。

生意越做越火,賣完自己的閒置衣服,趙恩珍有空便跑到北京動物園附近的批發市場進貨,在BBS上轉手。那時候她還沒明確的商業概念,只是覺得有意思。

韓國買手成長記

她覺得衣服之所以銷量好,是因為搭配得好,她相信自己在搭配和色感上有天賦。大學畢業後,她回到韓國,為了更深入地學習搭配技巧和風尚知識,她去了一家搭配培訓機構,上了三個月課。培訓機構的老師大多是來自電視臺的服裝設計師,課上教她們衣服、美妝搭配、布料知識和裁縫技藝等,課後佈置作業,要求學生翻大量時尚雜誌,選出當中喜歡的服裝搭配,剪貼成一本將近一公分厚的畫冊。

這種訓練令她養成了搭配的習慣,如今她在商場選品的時候,不僅僅是搭出一套套衣服,還會挑上一些配搭的首飾作為推薦商品。

唯品會韓國子公司總經理辛龍山也是買手出身,他在組建團隊時非常看重買手們的工作背景。目前買手組分為服裝服飾、美妝護膚、運動戶外、居家食品、母嬰等直採組,組長們大多在樂天百貨等百貨公司或ebay、亞馬遜等網絡平臺的相關領域工作近20年,而普通組員,即成為唯品會韓國站買手,也需要至少三年的線上或線下零售經驗。趙恩珍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明洞的路易威登做店員,在那裡,她被灌輸的理念是“不要對顧客賣商品,要賣出商品的文化。”經過專業的培訓後,趙恩珍不會像一般銷售員一樣,一見到顧客就上前問她要買什麼,而是先聊天氣或者從顧客的衣著打扮開始切入,慢慢了解顧客的身份以及購物目的,從而解決顧客的購物需求。“像朋友一樣溝通,深入瞭解顧客,再給她推薦她真正想要的東西。”

在路易威登工作了一年零四個月,她對中韓消費者的不同愛好有了一定的體會和總結。“中國顧客喜歡比較鮮豔的顏色,買包比較喜歡漆皮的,還有紅色、粉色或者比較花一點的,韓國顧客比較喜歡百搭一點,簡潔風的。”

韓國買手成長記

之後,趙恩珍去了LG CNS(LG集團子公司,該公司主要提供信息技術服務)做採購師。當時CNS開了專門針對中國顧客的海淘店,趙恩珍主要負責採購馬油等在中國知名度較高的海外產品,在此期間激發了她做買手的成就感。

兩年後她加入唯品會,從線上買手變身為線下實體買手。儘管已經有豐富的採購經驗,她正式入職前還需進行一週的嚴格培訓。上午,專業買手給她看資料,讓她瞭解時下的流行色、流行款、顧客的生活方式以及介紹時尚信息的網站和雜誌;下午就帶她到商場實戰,不能僅看產品圖,更要親自感受布料的溫度。

逛商場時買手們並不能隨心所欲地“喜歡什麼就買下什麼”,她們的採購方式比普通顧客複雜得多。服裝一律不會買,只需試穿、成套拍照,次日加工調研所得信息,結合唯品會內部的數據和同一商品在其他平臺的銷售數據分析,精選出有引進價值的商品。覺得合適,就在公司例會上提案,公司通過了提案,她就通過搜索網站或者聯繫實體店店員等方式直接聯繫品牌供應商。

韓國買手成長記

目前,由於唯品會在美妝類品牌的知名度較高,所以和美妝類的供應商合作較容易,但面對風尚(服裝、穿戴)類的品牌供應商,趙恩珍就得多費些口舌,給對方介紹唯品會的優勢:3億會員中有82%是女性會員,市場足夠大,尤其是在唯品國際板塊,女性用戶佔比高達91%,而且唯品會在海外有直採團隊和18個放國際貨品的倉庫,包括八個自營倉,四個第三方倉庫和六個保稅倉,這一佈局相當超前。

隨著唯品會的海外知名度越來越高,也有供應商直接聯繫買手。而買手會親自到實體店,嚴格檢驗材質、款式才會與其合作。往往一個品牌商品從被買手發現,到正式在唯品會上線會經歷長達一個月的時間。

除了引進一些知名度高的產品,買手還需要發掘一些小眾產品,幫助他們打開市場。平日逛街,趙恩珍看到穿著搭配好看的路人,她會主動問他們衣服的品牌,然後再順藤摸瓜引進。

近三年時間裡,趙恩珍向唯品會引進了約五十個韓裝品牌。其中有些品牌引進後,由於銷售量達不到預期效果(以三個月為考察期)或與供應商合作不好而被淘汰。看到自己“親生”的品牌被淘汰,趙恩珍時常感到可惜,但是如果供應商沒有那麼大的合作熱情,她也無能為力。反之,遇到一些商品一上線,月銷售就達到幾十萬,她覺得很有成就感。

韓國時尚品牌Naning9 CEO李禎珉和韓國快時尚品牌TWEE CEO李基鉉在5月11日的唯品會海外交流會上分別談到,與唯品會的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李禎珉表示:“通過在唯品會以海淘模式參加售賣,Naning9營業額達到年增長率百分之百的好成果。2017年在唯品會平臺銷售達到80億韓元,2018年Q1銷售是34億韓元,我們期待今年可以達到150億韓元的銷售額。” 李基鉉則講述到:“TWEE正是通過唯品會才開啟了電商模式並進入中國市場,另外,唯品會不僅為TWEE提供了技術和平臺支持,還幫助TWEE得到了關於電商的專業性知識和中國本地化信息,從而實現了400%的成長力。”

在辛龍山看來,韓國雖然沒有國際服裝品牌,但衣服版型好、做工速度快,具有極大優勢。而服飾由於退換貨率高,電商平臺在海外佈局上往往會避開,這片市場空白對唯品會而言無疑是機遇,但也充滿著挑戰。

韓國買手成長記

韓國自營倉新址位於離仁川機場僅30分鐘的碼頭旁,佔地面積1.2萬平米,倉儲容量高達70萬件。倉庫按品類劃分,多為輕型貨架,其中風尚商品佔55%,化妝品佔30%。每天一早,供應商直接把貨品放到倉庫外,入庫時倉庫質檢團隊嚴格檢測,與國內一樣,按照最嚴標準來執行;貨品保質期超過1/3不準進倉,超過一半不準上架銷售。入庫後由韓國的作業人員掃描並放貨上架。貨物由海外倉代銷,目前日均入庫10萬件,出貨兩萬單。賣得很火的JM面膜,半個月進一次貨,從出庫到進入中國市場只需要一天半時間。

今年人工檢貨量比上一年增加了200%,所以換到了這個大倉,韓國品牌隨之貢獻了唯品國際全平臺超30%的銷量。平臺的發展為趙恩珍帶來了無限可能,她迅速成長為“用一個品類就打出四億人民幣的買手高手”。

有這樣的成績單在手,工作中的欣喜遠多於疲累,“我覺得在唯品會當買手,可以把這個國家的潮流介紹給三億消費者,真的讓我感覺非常自豪,非常開心。”

文 / 慕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