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只吃甲魚卻不吃烏龜?

在廣東,烏龜在農貿市場都有賣的,草龜,巴西龜,黃喉,安布龜,緬甸陸龜,花龜,黃額各種各樣的種類,一般都煲湯,因為龜湯去溼解毒,滋陰清熱,健脾益腎,所以廣東人都愛喝。

為什麼我們只吃甲魚卻不吃烏龜?

其他省份的人,尤其是北方,烏龜這種動物根本都沒列入食材,也許以前有把,不然那麼多甲骨文是怎麼來的,烏龜更是長壽,有靈氣的動物的象徵,一般很少有人家食用。

甲魚為什麼比烏龜多人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甲魚與烏龜都具有滋補的功效,而烏龜有更多的藥用功效,比如清熱解毒等等。甲魚更具有食用性,而烏龜更具有藥用性,因此很多人在菜桌上看到甲魚的身影。

  2. 甲魚做法也比較多,比如清蒸,燉湯,燜都可以。而烏龜的做法多數為煲湯,喝湯為主,湯渣很少人吃。常見的是烏龜茯苓湯,清熱解毒。

3.烏龜的藥用價值,在於它的龜板,也就是腹甲,而且在古代是一種很珍貴的藥材,現在有人大量養殖才顯得常見。龜板可以用來做龜苓膏,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有烏龜成分的中藥。我相信有很多人吃過吧。

4.甲魚飼養方便,生長髮育快,養殖週期短,價格高,這些優勢也為甲魚的市場地位有很大的作用。而烏龜的生長髮育慢,養殖週期長,很多人養殖烏龜是用來炒價格的,導致很多烏龜品種成了有價無市的產品。

5.市場上的烏龜,除了硬龜殼,剩下的四肢肉不多,而甲魚的龜殼是軟殼,有肉的,食用的人也就多了。相比小鱷龜,是一種肉龜,產肉率高達85%以上,腹甲很小,幾乎沒有龜板,所以它的價值在於食用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