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著自由大旗,全球流浪的Telegram,如何成為區塊鏈時代的圖騰?

前言

區塊鏈領域,炒幣大軍和信仰者,都聚集在哪裡?

答案是 Telegram。

這裡形成了區塊鏈的上億社群,幾乎是整個區塊鏈時代的自由之地。

而整個幣圈,最受到矚目的 ICO 項目,也是 Telegram 發起的。它創造了歷史記錄,融資金額高達17億美金之巨。爭奪者擠破了頭。

Telegram 如何成為區塊鏈時代的圖騰?

在這背後,隱藏著一個跌宕起伏、精彩程度堪比大片的故事。

權力、財富、黑客、監控與反監控……所有抓人眼球的元素,這個故事都有。

這是一個,關於自由與戰鬥的故事……

紙飛機

2018年4月30日,上萬俄羅斯人聚集在莫斯科街頭,將手中的紙飛機扔向空中。

但他們並不是在玩遊戲。

作為即時通訊工具 Telegram 的粉絲,他們在以扔紙飛機的形式,抗議俄羅斯法庭4月13日對 Telegram 的封殺令。

而紙飛機,正是 Telegram 的 Logo。

扛着自由大旗,全球流浪的Telegram,如何成为区块链时代的图腾?

被自己“祖國”封殺的同時,在世界其他地方,Telegram 正紅得發紫:用戶突破2億,每天發送120億條消息。

因保密功能強大,它已是區塊鏈領域最受青睞的聊天工具。

不止如此。

Telegram 還成為了區塊鏈的深度參與者。它的 ICO 計劃融資額高達17億美元,創下歷史之最,渴望分一杯羹的人擠破了頭。

一方面被自己的“祖國”封殺,一方面是全世界用戶的狂熱追捧。

衝突而激烈的矛盾點,伴隨了 Telegram 的整個生命週期,從未間斷,從未停歇……

前世

Telegram 成立於2013年。

它的創始人,是一個叫 Pavel Durov 的年輕人。

他出生在一個俄羅斯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俄羅斯頂尖學府——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的古典語言系主任。

扛着自由大旗,全球流浪的Telegram,如何成为区块链时代的图腾?

Pavel 外貌英俊,桀驁不馴,是一個典型的自由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

和《黑客帝國》中的主人公 Neo 一樣,他只穿黑衣。

Pavel 很早就展現出計算機天賦:讀中學時,他就自學編程。

他將學校所有電腦的屏保程序,換成了自己討厭的計算機老師頭像,在旁邊配上“必死”二字。

震怒的老師為他的電腦設置了密碼,但他每次都能將其破解。

Pavel 的哥哥 Nikolai,人生更為開掛:有兩個數學博士學位;在數學及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代表俄羅斯摘得四枚金牌三枚銀牌。

他的履歷,足以滿足外界對於“頂尖黑客”的一切幻想。

2006年,兩兄弟一同出來,創辦了社交網站 VK,就此,兩人開啟了一生的漂泊和戰鬥歷程。

而 VK,就像是俄羅斯版本的 Facebook。

幾年時間裡,VK 飛速發展,哪怕與2008年成為全球最大社交媒體的 Facebook 正面PK,它也沒有輸:

2010年,它在俄羅斯獲得了2800萬註冊用戶,而 Facebook 的俄羅斯用戶僅400萬。

扎克伯格不得不承認,VK 是唯一一個在公開市場擊敗 Facebook 的本土網站。

很快,VK 就成了俄羅斯最大的社交網站,估值達到3億美元。

2011年,俄羅斯政壇的派系鬥爭愈演愈烈,在 VK 上,輿論戰也火花四濺。

為了穩定輿論,俄羅斯政府要求 VK 關閉反對派的社交頁面。

對此,Pavel 斷然拒絕。

理由很簡單:“如果 VK 向政府妥協,俄羅斯的年輕人必然會選擇西方的社交網絡,而俄羅斯本土服務將徹底潰敗。”

Pavel 就是如此一個自由不羈的人,他不在乎權力,更不在乎金錢。

有一次,為了表彰 VK 的一位副總裁,Pavel 給他發了大量的現金。

副總裁卻說:“我來這裡,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改變世界。錢,不過是改變世界的副產品,沒什麼珍貴的。”

說完,就把一些錢扔出了窗外。

Pavel 說,這樣扔,還不夠酷。

他將5000盧布(約500人民幣)的紙幣,折成了紙飛機,然後扔出了窗戶。

當天,有超過1萬人民幣的紙飛機,飛舞在聖彼得堡的天空。

扛着自由大旗,全球流浪的Telegram,如何成为区块链时代的图腾?扛着自由大旗,全球流浪的Telegram,如何成为区块链时代的图腾?

如此恣意隨性、甚至妄為之人,又怎麼可能對權力和威脅屈膝?

俄羅斯政界,當然不容忍這樣的“硬骨頭”,不屈膝,可以打斷他的腿。

2013年,全副武裝的警察部隊,衝進 VK 辦公室和 Pavel 的私人住所,帶走了大量文件。

Pavel還被指控涉嫌交通肇事,導致一名交警受傷,儘管 Pavel 稱自己根本不會開車。

2014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

4月16日,Pavel 公開拒絕向俄羅斯政府提交烏克蘭反對派數據、關閉俄羅斯反對黨領袖亞歷克謝·納瓦爾尼的個人頁面。

他還在自己的 VK 頁面貼上了一張寵物狗的照片,以示嘲諷。

扛着自由大旗,全球流浪的Telegram,如何成为区块链时代的图腾?

此舉徹底激怒了俄羅斯政府。

4月21日,VK 董事會正式宣佈:Pavel 被解僱,不再擔任 VK 的 CEO。他不得不離開自己一手創立的公司。

絕處逢生

Pavel 決定:離開俄羅斯,在外流亡。

“為了我們的理想,放棄聖彼得堡的家,甚至離開俄羅斯,你願意嗎?”他將這個問題拋給 VK 的核心工程師。

在 VK 原來的團隊中,還有一批堅持自由主義夢想的人,他們選擇與他一同浪跡天涯,包括他的哥哥 Nikolai。

當全副武裝的俄羅斯軍警再度衝進 Pavel 的辦公室時,已經人去屋空。

很長一段時間裡,沒人知道這個團隊去了哪裡。

多年後,才有媒體爆料,他們離開俄羅斯之後的第一站,是美國紐約州的水牛城。

在這裡,Pavel 和他的團隊,一起開發了即時加密通訊工具 Telegram。

它的靈感來自與俄羅斯政府鬥智鬥勇的那段經歷——Pavel 發現,自己所有的通訊方式,包括手機通話和郵件,都可能被政府監控了。

有什麼辦法可以屏蔽監控、捍衛隱私呢?他和他的團隊絞盡腦汁。Telegram 由此誕生。

而這款產品,將 Pavel 對自由和隱私的所有思考和想象,都匯聚一體。

它有一個絕對安全的加密信息傳輸網絡,支持端對端加密:加密、解密過程均在收發信息的終端上完成。

這背後,是 Nikolai 團隊開發的底層加密協議 MTProto。

知名程序員霍炬曾經盛讚 MTProto:貢獻者人數很少,但代碼質量相當高,“兼具數學和工程之美”。

Pavel 曾經重金懸賞找出 MTProto 中的漏洞,直至今日,只有一個人拿走了10萬美元。而嚴格來說,他找到的只是一個安全隱患,而非漏洞。

Telegram 對用戶隱私的保護,做到了極致:服務器至少分佈在五個以上的國家,最核心的用戶數據分散在這些服務器中,只有全部被攻破,黑客才能盜取其中的信息。

此外,Telegram 設置了閱後即焚模式,可以滿足隱私敏感人群的特殊需要。

在它身上,自由主義精神被髮揮到了極致:客戶端程序是開源的,玩家們甚至可以自行開發第三方的 Telegram 客戶端。

這是一款將用戶的隱私和信息安全作為信仰的產品。它不允許任何監管的後門,也不允許任何力量的干涉。

這大概是目前所有產品中,將“自由主義”詮釋得最為透徹的作品。

這也註定了,Telegram團隊將一直在全球流浪。

Telegram 的公司實體註冊於德國柏林。但他們卻輾轉於倫敦、新加坡、迪拜,對外保持著極度神秘。

在社交網絡中,Pavel 也不斷更換自己的定位。

對於政權的干涉和資本的控制,Pavel 已深惡痛絕。在 Telegram,股份都由 Pavel 兄弟全資持有。

此外,Telegram 還在全球範圍內註冊了一系列空殼公司,用於開展當地業務,並掩護真正的公司實體。

讓人驚訝的是,Telegram 一直免費,沒有廣告,運營資金全部來自 Pavel 兄弟的個人財產。

而這些,都來自出售 VK 的所得。

Pavel 還宣佈,Telegram 永不盈利,不出售股份,也不會上市。

意味著,Telegram 將永遠保持獨立,不會向任何商業與政治勢力妥協。

Pavel 傾盡所有,小心翼翼地呵護著他自由主義的夢想。

在面對一個充滿權力、利益羈絆的現實世界時,Telegram 能生存下去嗎?

這個世界,開始變得不那麼可愛了。

巨頭肆意妄為地收集著用戶的數據,並拿著這些數據,進行各種變現。例如,淘寶利用用戶的數據,建立了“螞蟻金服”帝國。

在美國,Facebook 甚至收集用戶喜好,幫助總統去參加大選:發表最恰當的言論,捕獲用戶的心。

大家受夠了這種干涉和干擾,受夠了巨頭的壟斷和控制,全球範圍內的自由意識覺醒:我們要被尊重,我們的隱私,要被保護!

渴望自由與隱私保護的用戶,開始從全球範圍內,自發地聚集到 Telegram 的周圍。

2014年2月,Facebook 宣佈以190億美元收購即時通訊軟件 WhatsApp。

“它還會像以前一樣守護用戶的隱私嗎?”一部分 WhatsApp 用戶惴惴不安。

他們拋棄了 WhatsApp,轉投 Telegram。後者的用戶數量由此迎來了一次激增,短短五天就獲得了800萬新用戶,單日最高下載量達到了500萬。

而此時,真正屬於 Telegram 的時代,到來了。

崛起

因為一個特殊的機緣,Telegram 進入了中國。

在2013年末,一款叫 Ingress 的遊戲,在中國非常小眾地火了。

這是一款現實與虛擬結合的遊戲,玩家分為“藍軍”和“綠軍”。

他們會奔襲全球,去佔領據點,據點之間可以連線、連塊,就看哪個隊佔領得更多、更廣。

2015年8月,Ingress 內的中日韓三國玩家,搞了一次跨國行動。

在整場行動中,玩家們的溝通工具,正是 Telegram。

扛着自由大旗,全球流浪的Telegram,如何成为区块链时代的图腾?

Telegram 的第一批中國用戶,正是來自 Ingress。

這兩波用戶,在內核上,幾乎完全一致。

Ingress 的玩家,是一群關注前沿科技的群體。

他們信仰互聯網自由主義,熱衷尋找簡潔、高效的小眾軟件,這其中,有很多人都是“極客”。

他們中的很多人,也是比特幣的最早擁躉。

2015年年初,已在比特幣投資中獲利頗豐的李笑來,也被 Telegram 迷住了。

他組建團隊,基於 Telegram 開發了一款第三方客戶端,增加了中文支持與更多本地化工具,以適應國人需要。

就從這個時候開始,比特幣持有者,發現了 Telegram 的存在。

極客、自由主義、注重個人隱私,這些人群屬性,都和 Telegram 完全暗合。

他們更感嘆,Telegram 與比特幣有著驚人的共通之處:“開源的代碼、去中心化的服務器網絡、一個‘並不存在’的開發團隊,這不和比特幣一模一樣嗎?”

大概 Pavel 本人都沒有料到,有一天,一個更大的、關於自由主義的技術崛起,這項技術,掀起了極大的技術狂熱和知識焦慮,並在“自由”和“去中心化”的口號中,攻陷了全球。

這項技術,就是區塊鏈。

2017年下半年,隨著全球多個國家將 ICO 納入監管範圍,Telegram 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爆發。

不約而同,全球範圍內的區塊鏈項目與數字貨幣交易所,都開始在 Telegram 上聚集,建立客戶群。

Telegram 10萬人的群成員上限,可以很好滿足他們的需要。

在接受採訪時,Pavel表示,幾乎全世界的數字貨幣與區塊鏈社區,都已經轉投Telegram 懷抱。

今年3月,Telegram 宣佈,其全球用戶數已突破2億。

扛着自由大旗,全球流浪的Telegram,如何成为区块链时代的图腾?

而 Telegram 的抱負,遠遠不止這些。

今年年初,Telegram 發起了自己的 ICO 計劃,募資金額則達到了驚人的10億美元級別。

在外界流傳的白皮書中,Telegram 計劃打造一個名為“TON”的“Telegram開放網絡”。

“Telegram 想要成為區塊鏈時代的基礎設施,他們不會滿足於一個通訊軟件。主鏈、文件存儲、網絡協議,他們都在做,野心極大。”一位區塊鏈從業者稱。

人們猜測,Telegram 的白皮書是Nikolai主導的技術團隊寫的。

而這一團隊,早已通過 Telegram 證明了自己的技術實力。

這筆融資額驚人的 ICO,曾充滿撲朔迷離的色彩:Telegram 官網與 Pavel 本人一度對此三緘其口,以致於有人認為這是謠言。

直到 Telegram 的融資文件被 SEC 官網曝光:

扛着自由大旗,全球流浪的Telegram,如何成为区块链时代的图腾?
扛着自由大旗,全球流浪的Telegram,如何成为区块链时代的图腾?

兩輪 ICO,融資額高達17億美元,創下全球 ICO 歷史之最。

因為良好的口碑,一位業內人士透露,Telegram 的 ICO 份額不僅散戶搶不到,很多圈內大佬都擠破了頭。

3月,Telegram 如願完成了兩輪 ICO。

而就在5月3日,Pavel 宣佈退出 ICO。

當然,17億的美金,已足夠 Pavel 去建立他的生態,去成就他的野心。

關於自由主義的踐行,他可能從未如此自信滿滿過。

在聖彼得堡VK總部放飛紙飛機的那一刻,或許Pavel就感受到,未來的Telagram與紙飛機可能的相通之處:輕盈、自由、不羈。

他大概是最幸運的自由主義者,搭上了全球自由主義覺醒的快車,並獲得如此戲劇而激盪的一生。

區塊鏈時代,和Telegram時代,同時抵達了高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