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在我們的股市中,莊家和散戶是不平等的。莊家擁有資金優勢、信息優勢以及 人才優勢,莊家看散戶的牌非常容易,而散戶想知道莊家有多少籌碼卻極其困難。公眾投資者獲知主力行為的方法,歷來是打探消息。殊不知股市上絕大多數的消息 都是莊家炮製的,具有極大的虛假成分。事實上,中國股市呈現出的是個很不公平很不合理的格局:莊家炒股的目的是從散戶身上掙錢,而散戶卻不斷的從莊家手中 獲取信息和操作建議,這可以用得到一個成語——與虎謀皮。

莊家無論多麼強大,他 終歸屬於投資者的範疇,既然是投資,就需要買和賣,而只要是發生過的買和賣的行為,就會在籌碼分佈的技術分析圖表上留下痕跡,聰明的散戶可以通過分析主力 進出的跡象,從而獲知主力的真實意圖。這樣一來,散戶和主力就可以互為對手了,雖然主力有各種各樣的優勢,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散戶們的小資金,固然 不可能主動引發行情,但小有小的優點,就是完全有可能跟莊進出。在這樣的前提下,散戶的利潤來源成了莊家的操盤成本。

但是籌碼分佈反映的只是市場事實,並不能區分主力的籌碼和散戶的籌碼,因而我們需要研究出一套在籌碼分佈中識別主力倉位的方法,這就是本章所要討論的主題。

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一、基礎篇------瞭解什麼是籌碼分佈

1、“籌碼分佈”的市場含義可以這樣理解:它反映的是在不同價位上投資者的持倉數量。籌碼分佈的一個重要特徵:它反映一隻股票的全體投資者在全部流通盤上的建倉成本和持倉量,它所表明的是盤面上最真實的倉位狀況。籌碼分佈是尋找中長線牛股的利器。 非常直觀的判斷個股的股性及狀態

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K線圖右側的這個像是橫著放倒的山峰形狀的指標圖形就是籌碼分佈。它其實是由與價格橫向對應的一條條橫線組成,而 這些橫線的長短,就代表著有多少持倉成本為該價格位置的股份數量存在,根據所有股份(流通盤)的持倉成本擺放在相對應的價格橫線上,就得到了這樣的一個圖 形。

1、隨著股票的上漲或下跌,在不同的價格區域產生著不同的成交量,這些成交量在不同的價位的分佈量,形成了股票不同價位的持倉成本。

2、籌碼的顏色分為藍色和紅色,紅色區域是獲利盤,藍色區域是套牢盤。

3、直觀看出不同位置的價格和持倉份額,(由下往上)看到最低持倉成本與最高持倉成本,什麼價格位置持倉的份額最多,什麼價格位置持倉的份額最少。

4、橫線長短是相對的,在不同股票上甚至在相同股票的不同時間點上所代表的股份數量多少都是不同的。

5、籌碼的形狀變化,其實就是某些地方籌碼份額多了,另一些地方就必然少了。(如高位賣出減少了,低位買進增加了)


二、原理篇------關於主力的籌碼

籌碼的原理:

1、獲利不拋的籌碼是主力的籌碼,一般在獲利30%以下是很難見到主力出貨的。

2、解套不賣的籌碼是主力的籌碼。

3、橫盤洗不掉的籌碼是主力的籌碼。

“籌碼分佈”假設:

某公司有16股股票,這16股被3個不同的投資者持有。股東A曾在10元價位上買過3股,而後又在11元價位上買了6股;而股東B則在12元的持倉成本上買進了4股;股東C,在13元上買了1股,在14元上持有2股。把這3位股民的股票加起來,正好是16股。

如下圖,我們把股票換成像麻將牌一樣的籌碼,在圖的右邊,我們先把價位標清楚,從10元一直標到14元,共5個價位,然後我們把這些籌碼按照當時股東們買它的成本堆放到它相應的價位上,於是就形成了下圖的樣子:

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從上圖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這隻股票在11元價位上,投資者的籌碼比較重一些,12元至10元次之,13元以上籌碼量就不多了。籌碼分佈的一個重要特徵:既它反映一隻股票的全體投資者在全部流通盤上的建倉成本和持倉量,它所表明的是盤面上最真實的倉位狀況。

隨著交易的繼續,籌碼會在投資者之間進行流動,因而籌碼分佈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假定隨後發生了一個交易:股東B把他的12元價位建倉的4股股票賣掉了3股,成交價是14元,由股東D承接,於是籌碼分佈就成為下圖樣子:

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如果換成真正的上市 公司,那麼一個公司的流通盤最少也有1000萬股,其價位分佈是相當廣闊的。通常被放在K線圖的右邊,在價位上它和K線圖使用同一個座標系。當大量的籌碼 堆積在一起的時候,籌碼分佈看上去像一個側置的群山圖案。這些山峰實際上是由一條條自右向左的線堆積而成,每個價位區間擁有一條代表持倉量的橫線。持倉量 越大則線越長,這些長短不一的線堆在一起就形成了高矮不齊的山峰狀態,也就形成了籌碼分佈的形態。

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由於證券交易所不向公眾提供投資者的帳目信息,所以各類軟件中的籌碼分佈狀況均是通過歷史交易計算出來的近似值。

根據相當多的投資者的獲利了結的習慣,尤其就散戶而言,在獲利10%至20%之間最容易把股票賣掉;而對主力而言,很難在盈利30%以下時賣出他的大部分倉位。那麼,獲利15%的獲利盤對當日成交的貢獻就比獲利25%要大一些。


籌碼峰的講解

1、頂部單峰籌碼:股價經過一輪行情大幅上漲以後,主力在高位平臺區派發。(平臺區的運行時間依據主力派發的難易程度和操作風格來決定,所以無法用恆定的交易日來界定。)底部籌碼消失,形成高位的單峰籌碼區。一般派發完成後的籌碼形態為三角形。

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2、 底部單峰籌碼:股票經過長時間橫盤後(或小幅度波動),或股票經過底部上漲進入平臺休整,原來的底部籌碼消失上移至新的高點平臺後(這樣的情況一般都是該 股票更換主力),而形成的籌碼形態。一般而言,中小盤股形成的是針形單峰籌籌碼,而超級大盤股形成的則是三角形單峰籌碼。

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3、單峰針形籌碼:是明顯的底部特徵!在一輪多頭行情中,一隻股票的籌碼會出現單峰籌碼——多峰籌碼(上漲)——單峰三角形籌碼(主力派發)——再次單峰(平臺或箱體)——再次多峰籌碼(上漲)的循環變化,而且底部不斷抬高。這個變化形態很普遍。

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4、 缺失籌碼:當股價快速漲跌時,由於在這些價位區域運行的時間短,所以籌碼稀少,會出現籌碼凹陷,我們稱為峰(之間的)谷。當股價急速漲跌並跳空高開或低 開,並且後期沒有回補這個缺口時,籌碼則不會具有連續性,我們稱之為缺失籌碼。當股價跌回缺失籌碼區時會有強支撐,當股價上漲到缺失籌碼區時會有強壓力。 因為存在連續漲停和連續跌停的情況,所以支撐和壓力的精確部位用籌碼無法判斷。此時,我們用缺口知識來分析、解釋和指導操作應該更為完善。

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跳空低開造成的籌碼缺失比較少見。因為在熊市下跌中,都是下跌——企穩反彈——再跳空低開。這樣,企穩反彈部位聚集的籌碼就佔據跳空低開的部位。即使產生跳空低開的籌碼缺失,一般也會被小波段反彈而填補。

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5、多峰籌碼:由單峰籌碼發散而來。還可以由多峰籌碼變成更多峰籌碼。多峰籌碼還有一個特點,多峰的形成可以是自下而上也可以是自上而下,它們代表的是多頭行情或空頭行情,兩者的市場概念和含義截然相反。

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單峰密集對於行情的研判有三個方面的實戰意義:

1)當主力為買方散戶為賣方時,所形成的單峰密集意味著上攻行情的爆發。

2)當散戶為買方主力為賣方時,所形成的單峰密集意味著下跌行情的開始。

3)當主力和散戶混合買入時,這種單峰密集將持續到趨勢明朗。

單峰密集往往是由於股價長時間圍繞某一價格波動,前期在上方套牢的籌碼基本在該價位割肉,而前期盈利的籌碼也已基本在該價位賣出。使當前所有持倉者的成本集中在該價位附近。在圖形上形成一個單一的峰形。是籌碼轉換後的結果。

如華電國際:既沒有出現大幅的上漲,也沒有出現大幅度的下跌,主要圍繞7.6元一線波動。經過長時間的換手後形成了單密集峰的形態。

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多密集峰形態:

股票籌碼分佈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價位區域,分佈形成了兩個或兩個以上密集峰形;上方的密集峰稱為上密集峰;下方的密集峰稱為下密集峰;中間的密集峰成為中密集峰。

根據多密集峰的形態種類又可分為下跌多峰和上漲多峰:

下跌多峰是股票下跌過程中,由上密集峰下行,在下密集峰處獲得支撐,而上密集峰依然存在。然後再跌破支撐下行,再在下一密集峰上獲得支撐,如此反覆,在圖形上形成了多個峰形的密集峰形態。

上漲多峰是股票上漲過程中,由下密集峰上行,在上密集峰處橫盤整理震盪形成一個以上的上密集峰。

上漲多峰往往是由於主力資金資金在低位大量建倉後,然後不斷對倒拉昇,在遇到阻力後讓股價橫盤整理,使其他交易者的持倉成本上移。然後再拉昇、再橫盤整理,在圖形上形成多個密集峰。

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如北京銀行:即是上漲多峰的形態。在去年快速殺跌至6元上方,買方主力開始大量買入,DDX三線在去年9月份上穿0軸後一直在上方運行,顯示主力連續建倉買入,建倉完畢後開始不斷拉昇,拉昇過程中出現了多次的橫盤整理。而在圖形上也形成上漲多峰的多峰密集形態。

如 建設銀行:從圖上看,該股在經過2008年的大跌後長時間築底,在4.7元以下形成了明顯的上升三角形趨勢。但由於主力資金始終壓制價格低位買入,股價未 能形成向上突破。在上升三角形整理進入末端的時候,成本分佈上形成了非常明顯的低位單密集峰支撐,蓄勢非常充分。在6月1日DDX出現大紅柱,三線開始金 叉上行後,股價終於迎來了爆發的時機。

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此外,還可以用移動成本分佈進行斷絃的壓力位和支撐位分析。在當前價格下方有較為明顯的密集峰支撐時,股價下跌的概率就相對較小,可能的下跌空間也相對有限。而當前價上方有較重的密集峰時,短線上漲後就會遇到較重的壓力。上漲步伐將減慢。

如深發展:出現了連續5根小實體K線的橫盤走勢。原因正是在經過三天的大反彈後已經遇到了上密集峰的壓力。橫盤正是為了消化壓力出現的結果。需要籌碼轉換,耐不住盤整震盪的人會拋掉籌碼。

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如何發現莊家鎖定籌碼

我們知道主力的四大動作是:吸籌、拉昇、派發、回落,那麼這四個階段我們用籌碼就能看出來主力的動作。而我們散戶最能賺錢的就是吸籌和拉昇過程,在吸籌時進場,在拉昇時跟著主力吃肉。

第一點,籌碼從發散到集中的一種情況——吸籌。

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如上圖,圖中鼠標定位的時間點是2012年1月,當時的籌碼狀態是典型的發散狀態,籌碼最低位大約在9元左右,籌碼最高位大約在16元左右,有多個籌碼峰分佈,並且所有持倉籌碼都處於被套牢狀態。

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再看看,還是這一隻股票,而這次我們把鼠標定位時間點放在了2013年1月。我們看到這個時候的籌碼狀態已經是高度密集狀態,籌碼密集的最核心區大約是12.6元左右。

我們可以理解,在這一年的過程中,大盤持續下跌,但該股卻一直不再創新低,是因為有主力入場吸籌,通過一年的時間,讓高位14-16元的套牢籌碼割肉 出局,也讓低位10元以下的的獲利籌碼都獲利賣出,並且經歷裡中間幾次的箱體上下波段,最終將絕大多數的持倉成本集中在了12-13元左右,同樣,主力成 本也必然在這個區間。這也是主力吸籌的行為過程。

第二點,主力吸籌完畢之後開始拉昇。

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如 圖,這是300244迪安診斷(300244)在拉昇前和拉昇後的籌碼分佈圖。上圖是2013年2月初,當時籌碼是典型的單峰高度密集,說明吸籌到位,準備開始拉昇,下圖 就能看到。

隨後在拉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當初吸籌完成密集在22-23區間的籌碼仍然有大量的停留在原位,是不轉移的,這種狀態是籌碼鎖定。

成本在23元以下的籌碼,在下圖中的籌碼定位時間,已經盈利超過30%,但仍然沒有賣出,這種高度盈利而不願意賣出的籌碼,有大部分 是屬於主力機構的,因為散戶群體中,至少有90%以上的人不會再浮動盈利30%的情況下橫盤一個月仍然不賣股票。所以,鎖倉是主力高控盤的表現。高控盤鎖倉拉昇的股票,只要低位鎖倉籌碼不跑,中線持有可以帶來非常大的贏利機會和贏利空間。

【籌碼分佈識別主力坐莊動向】

“吸籌—拉昇—派發—清倉”

主力之間的籌碼轉移。一般會發生在以下情況:

①主力從底部收集籌碼後把股價拉昇到自己的預想價位後派發,而其他的主力認為該股票的基本面和估值仍然有題材和潛力可以挖掘,所以主動接盤。比如2009年年初中郵系基金介入中天城投(000540),到了2009年4月份又開始減倉,可日後該股票的股價又翻了一倍還多;

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②基金驅趕遊資。當股票的基本面出現明顯利好時,基金會入駐這些股票,它們會利用各種手段使前期介入的遊資交出籌碼。最明顯的示例是臥龍地產(600173),該股票在 2009年半年報裡依然有遊資在駐守,到了三季報在十大流通股股東里基金佔據了前八位。該股票也由前期的黑馬草上飛走勢變成波段式上漲。

不好意思,會“籌碼分佈”真的可以在股市為所欲為!

總之,成交量的放大要鑑別是由於主力吸籌還是派發帶動,成交量的萎縮要鑑別是由於主力的洗盤還是主力派發完成後的散戶行為;

每一個籌碼密集區要鑑別是 主力持有的籌碼還是散戶持有的籌碼,並且動態觀察這部分籌碼的去向;K線的走勢要鑑別是在牛市還是在熊市的背景下,是什麼性質的上漲和下跌。

每一隻股票的 運行都有其獨特性。其獨特的運行方式是諸多共性因素排列組合後並最終的具體表現。所以探知和預測股票未來的走勢,要結合股票的籌碼、成交量或換手率的水平 和K線走勢來進行綜合判斷。


成功,等於小的虧損,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潤,多次累積。做到不出現大虧損很簡單。以生存為第一原則,當出現妨礙這一原則的危險時,拋棄其他一切原則。因為,無論你過去曾經,有過多少個100%的優秀業績,現在只要損失一個100%你就一無所有了。

交易之道,守不敗之地,攻可贏之敵。100萬虧損50%就成了50萬,50萬增值到100萬卻要盈利100%才行。每一次的成功,只會使你邁出一小步。但每一次失敗,卻會使你向後倒退一大步。從帝國大廈的第一層走到頂樓,要一個小時。但是從樓頂縱身跳下,只要30秒,就可以回到樓底。

在交易中,永遠有你想不到的事情,會讓你發生虧損。需不需要止損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問自己一個問題:假設現在還沒有建立倉位,是否還願意在此價位買進。答案如果是否定,馬上賣出,毫不猶豫。


​蓄之既久,其發必速

如果價格連續多天在一個狹窄的幅度內升降,在圖表上形成一幅有如建築地盤佈滿地基樁的圖景,習慣上稱之為密集區,亦即專家所說的技術支持區,這個密集區一旦向上至傾向下突破,就會造成一個烈焰沖天的升勢或水銀瀉地的跌勢。參與交易,一定要留意這樣的機會。

為什麼密集區的突破會有這樣強勁的衝力呢?古云:“蓄之既久,其發必速”。好比火山,熾熱的岩漿和堅硬的地殼進行力的較量,壓抑愈久,積聚的能量越大,一旦爆發,轟天動地。在密集區形成過程中,多空交戰,爭持激烈。由於幅度狹窄,不管做多頭還是做空頭,在密集區都無利可圖,失去平倉的意義。因此,未平倉必定越積越多。大戶或是積極收集,或是伺機派發。密集區橫向發展,晴朗的地平線上孕育著風暴,平靜的海面下翻騰著暗流。密集區沿著時間座標拉得越長,向上或向下的爆發力就越大。

當密集區終於打破均勢,向上衝或向下瀉時,有三種力量為這個脫出盤局推波助瀾:

第一,在密集區部署己久,交易者得勢不饒人,猛加碼,乘勝追擊;

第二,在密集區形成期間堅持觀望的交易者見走勢明朗化,馬上跟風。順市而行;

第三,在密集區看錯方向的人,一部分會止損認賠,技術性買入或賣出更令突破局面火上加油。

由於三種力量的結合,致使密集區突破後的走勢具有幅度大、速度快的特點。而且這個幅度,速度與密集區在時間座標的長度成正比。

因為密集區的醞釀需時,等候突破要有耐性。如果在密集區未知向上或向下突破時貿然入市有如賭博,拖下去又會不耐煩,覺得徒勞無功,到一片麻木時,忽然大市向相反方向發展就大禍臨頭了。倒不如首先坐山觀虎鬥,以逸待勞,下好限價指令單,突破了盤局才順勢去追。


◆ 能賺能守,才是贏家。大多數的投資人,只會做多,因此當股市上漲時,多數都能賺錢。

可是賺錢也要守得住,才能成為贏家。獲利唯艱,守成不易啊! 當一個多空輪迴,很多人會在下跌中吐出大部份獲利,甚至反勝為敗的不在少數。如果只是入寶山卻空手而回,或入寶山只得銅鐵的,還算幸運;悲哀的是那些沒有 基本功夫,沒有多空方向感的人,在逢低攤平,逢回加碼的錯誤操作策略之下,只要碰上一次急殺,就黯然斷頭出場,連東山再起的本錢都沒有。 因此,股市的贏家,並不是出現在股市上漲之時有多少獲利,真正決勝負的是在股票下跌之中,股市十餘年,我見過太多次“漲兩千點沒幾個賺錢郎、跌五百點個個 住套房”的多空輪迴殘酷事實。因此,誰能夠避開下跌,實現獲利,留住大部份的資金才是贏家。甚至在下跌中,能看準趨勢,敢反手做空,在下跌中也獲利的,終 將是個中高手,最後的大贏家。

大盤也好,個股也罷,常常超漲超跌,超漲時,固然可以獲得高額的利潤,但股價一旦反轉,沒有適時的避開,也會讓人剝掉好幾層皮,好幾年翻不了身。

股 票到了高檔,不知道要跑,到最後肯定是白忙一場,紙上富貴而已。做股票,賣點比買點重要。會買是徒弟,會賣才是師父。當危險出現的時候,一定要賣。不管對 錯,先收回資金再說。停損也好,停利更棒,反正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手中握有資金,就有主動權,就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要確保利潤,或抽回老本,最關鍵的做法就是要知道危險。當大盤由多頭轉為盤整,就可漸漸出場,不貪最後高擋,留一些給別人賺,同時也把風險留給別人,最慢 也要在由盤整轉成空頭走勢之時,全部退出。而個股,若股價在高擋,18日均價走平時,股價若是有兩次跌破6日均線,大概高點也不多了。該是出場休息的時 候。能閃過下跌,才可確保獲利,成為贏家。

每次下跌,都是財富重分配的機會。而要掌握此機會,唯有能閃過大跌段的高手,才有可能保留實力,才能在低檔時,有能力大買,才能成為最後的大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