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灌输希望孩子找个好工作,孩子毕业找工作反而会更难……

表弟快要大学毕业了,家里天天除了关心女朋友的事儿,最多的就是问找工作的事儿了。表弟是个有自己想法的人。

从小就灌输希望孩子找个好工作,孩子毕业找工作反而会更难……

因为父母学历低,有些事情听不进去也不会接受,前两年表弟就私底下偷偷跟我谈过他的想法:“现在大学生不比以前了,以前走到街上说是大学生,人巴不得请你进去坐坐喝杯茶。现在面试大学生,摩拳擦掌,兴奋不已,恨不得多压榨眼前小楞青一点价值。”

表弟这个人喜欢看书,看新闻,时长关注社会百态,经常在他的朋友圈里看到他侃侃而谈长篇大论。然而父母对他的这些“特点”毫无概念,一心只关注他读完大学凭本事找个好工作轻松又赚钱。其他所有跟“既定方针”不符的想法,做法都是叛经离道没有任何可商量的余地

从小就灌输希望孩子找个好工作,孩子毕业找工作反而会更难……

于是顶着压力,我这表弟大学里几乎所有的学习和精力,都是围绕着怎么在毕业时候突破重重竞争,争取到一个好工作而努力。真正职场竞争的压力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大而且更为复杂。

他会经常跟我说,学校又在催就业了,各种红榜论坛标贴某位同学成功应聘大型互联网企业,年薪15万。他慌张,压力大,又很纠结。每次去面试总难免遇到甲方说:“2K做不做,十秒钟考虑别耽误时间,后面一大群大学生等着呢!”,萝卜多坑少,面试的过程,就像一场场能力追逐欲望的斗争。

从小就灌输希望孩子找个好工作,孩子毕业找工作反而会更难……

但是孩子们的社科知识、人文素养方面或多或少被耽误了。这时候要扯时代担当和社会责任感就成了笑话。

前几天看到清华副校长施一公的演讲记录,他就提到了现在学校教导和学生学习,都以就业为目的而不以学术研究为目的并为此而担忧,他说:

从小就灌输希望孩子找个好工作,孩子毕业找工作反而会更难……

“我想讲的第一个观点就是,

研究型大学从来不以就业为导向,就业只是一个出口,大学办好了自然会“就业”,怎么能以“就业”为目的来办大学。就业是一个经济问题,中国经济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提供多少就业,跟大学没有直接关系。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就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培养国家栋梁和国家领袖的地方。让学生进去后就想就业,会造成什么结果呢?就是大家拼命往挣钱多的领域去钻。清华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去了经济管理学院。连我最好的学生,我最想培养的学生都告诉我说:老板我想去金融公司。”


孩子应从小成为自己“爱好”的工作者

从小就灌输希望孩子找个好工作,孩子毕业找工作反而会更难……

买对东西好好过,今年你应该和主妇一起过上好生活!!(回复邮箱地址,《Marva Collins' Way》中文翻译电子版马上发给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