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米長的“龍粽”手藝重現江湖,這麼長的粽子是怎麼包出來的?

半米長的“龍粽”手藝重現江湖,這麼長的粽子是怎麼包出來的?

遂昌自古以來有送端午的習俗,新女婿要挑選端午前一個吉日將備好的禮物送給岳父岳母,長棕成為最沉甸甸的厚禮留存至今。

送上親手製作的長棕,代表了男方家對女方家的誠意。

半米長的“龍粽”手藝重現江湖,這麼長的粽子是怎麼包出來的?

古時候,不管路有多遠,山有多險峻。每到端午,女婿都會用扁擔挑著長棕去丈母孃家,象徵兩夫妻恩恩愛愛長長久久,也有祝願長輩長壽之意。

半米長的“龍粽”手藝重現江湖,這麼長的粽子是怎麼包出來的?

長棕因棕身較長,人們總是將它切段與家人一起分享,因而還有「分享棕」的名號,家庭與同事之間共享一根長粽,其樂融融。

每到端午,老阿姨們便會在家包好長棕等著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們回家團聚。從祖輩到孫輩,大家都為端午團聚從天南地北趕回來。

半米長的“龍粽”手藝重現江湖,這麼長的粽子是怎麼包出來的?

遂昌包龍粽的阿姨

包龍粽比四角粽難度要高得多,需用數張野生箬葉,餡入餡料,再以生長在泉溪石壁上韌性極好的龍鬚草或棕櫚絲均勻緊扎多圈。這樣它會比一般粽子更密封,所以箬葉清香更彌久,粽子也不易變質。

半米長的“龍粽”手藝重現江湖,這麼長的粽子是怎麼包出來的?

然而,會包這種粽子的人越來越少,前幾年幾乎已經絕跡了。當地的趕街團隊,覺得有必要做點什麼,就組織培訓了一批會包粽子的阿姨,從學會包20cm長的粽子開始,讓這點星星之火延續了下來。

半米長的“龍粽”手藝重現江湖,這麼長的粽子是怎麼包出來的?

(左)朵朵與(右)鄭富明

左邊這位是趕街團隊的朵朵,右邊這位是原食農業的鄭富明,兩個團隊在去年的基礎上,繼續在遂昌當地普及培訓阿姨們包粽子,並且將這門手藝做到了相對標準化,並且嚴控食品安全,讓一個地方性的手藝產業,真正做好了往外走的準備。

半米長的“龍粽”手藝重現江湖,這麼長的粽子是怎麼包出來的?

經過自然造物、墨研社、好東西等中國設計團體的傾情參與,今年,你看到的龍粽不僅具有傳統的工藝體現,也兼具了現代藝術的氣息,不僅是家庭團聚,送親朋長輩,同事領導都是很好的選擇。

關注這個端午節,簡直沒有再比這個有情感沉澱的禮物了。

創造好生活,主婦一直在路上,今年還有七個月,跟主婦一起行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