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為什麼要用石頭做美食?

手機用戶81499391929

山西人用石頭做的美食,最著名的莫過於石頭餅了。石頭餅是通過石頭導熱作用做成的麵食,它是中國最古老的鐵板燒食品,有明顯的古代石烹遺風。黃河人類用火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石烹法的出現,應該說與人類谷、麥等粒食食物的食用有一定的關係。該烹調方法主要利用石塊傳、散熱慢、布熱比較均勻的特點,從而達到控制火候的目的。製作時,先將石塊燒熱,然後將和好的白麵或豆麵直接放在石上制熟。這種烙制食品的方法雖然古老,然而由於焙烙傳熱均勻,既不易焦糊又能熟透,吃起來鹹酥成香,非常可口。


石頭餅最早可追溯到中古堯帝時期。“堯制石餅,麵食流芳”。萬榮出土魏國鐵鏊,證明當時已替代石鏊,有加鋪石子之烙技,也就是如今的石頭餅。至漢,武帝幸河東,祀后土,以石餅宴於汾河之舟。唐代叫石鏊饃,為皇室貢品。明代繁峙稱疤餅,武宗曾出京品嚐。清已有專業作坊。制餅的石頭,形狀要規整,大小要均勻,表面要光滑。將麵糰擀成薄薄的餅坯,鍋裡的石頭燒熱,先盛出一部分石頭,將餅鋪在上面,然後將盛出的那部分石頭放在上面。再蓋上鍋蓋。幾分鐘,石頭餅就做好了。


除了石頭餅,山西陵川人還喜歡用石頭炒雞蛋,這是晉城陵川一道流傳很久的特色菜,把新鮮的土雞蛋用石頭來炒。相傳圍棋創始人箕子下棋時,經常是廢寢忘食。於是,隨從就地取材,用鐵器和山上的石頭來炒雞蛋,香味立刻就把箕子吸引了,石頭炒雞蛋也就流傳至今。


炒雞蛋的石頭要選棋子山的石頭,如核桃般大小,表面光滑。鐵鍋中加入適量的食用油,將精選出的黑色與白色石頭放入油鍋,溫度上升將石頭加熱;取新鮮的土雞蛋加入蔥花打散均勻倒入鍋內,鐵板、石頭的熱量將雞蛋迅速煎熟,石頭中富含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也隨之釋放,空氣中瀰漫著雞蛋的香味,這是一種自然、淳樸的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