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缺鉀會出什麼問題?

寧芳14

人體缺鉀會出什麼問題?在沒回答這個主要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鉀的生理作用。



鉀的生理作用:

一、鉀參與構成細胞並維持細胞的正常代謝;

二、鉀維持心肌收縮功能;

三、鉀維持神經、肌肉的應激性;

假如,有一天你的細胞外面液體中的鉀離子少了,你的神經、肌肉的應激性就會下降,就會失去傳導和收縮功能。身體內少了鉀,人會出現全身麻痺、全身的肌肉無力、腸蠕動減弱、腹脹等症狀。

四、協助維持機體的酸鹼平衡。



人體低鉀或者缺鉀會出現以下嚴重的問題

首先談談低鉀症。低血鉀症最突出的表現是四肢發生痠軟無力,還會出現程度不同的神經肌肉系統的鬆弛軟癱,尤其下肢最為明顯,稱缺鉀性軟癱。

1、一般從下肢開始變化,特別是股四頭肌表現的是站立不穩、無力或者登樓時困難。以後隨著低鉀的加重,肌無力可能會更嚴重。

其次,人體嚴重的缺鉀,不光影響肌肉力量,甚至可能誘發心律失常,嚴重時會導致心臟停跳。

重度缺鉀還會引發呼吸肌麻痺,導致呼吸困難,威脅人的生命。重度缺鉀會使人體 出汗多,導致體內的大量鉀離子隨著汗液排洩而丟失。此時,應在及時補充水分的同時補充鉀離子。如果光補充水,不補充鉀離子,身體就會依然缺鉀,仍然會出現肌肉無力。如果用含糖的飲料來補充丟失的水分,由於葡萄糖進入體內,促使血漿中的鉀離子進入細胞內,更會加重低血鉀症。



補鉀,怎麼補,用什麼補?

其實,預防低血鉀症的方法很簡單。當天氣炎熱出汗多時,可多吃些含鉀豐富的食物,

含鉀豐富的肉類:瘦豬肉、雞、動物內臟、魚和蝦、鱔魚、花生等等。



含鉀豐富的蔬菜:新鮮的油菜、菠菜、水芹、馬鈴薯還有花菜、蘑菇、海帶、豆類等。


含鉀豐富的水果:含鉀豐富的水果有:香蕉、蘋果和棗含鉀較多。


另外,人體大量出汗失水後,不要馬上喝大量的白開水或糖水,宜喝些果汁或者糖鹽水,有條件最好喝一些含鉀豐富天然礦泉水或者天然醫療礦泉水,不要暴飲需要慢慢喝。

蜥蜴小哥有話說:人體缺鉀切不可掉以輕心,它關乎人的生命。因此,要定期進行一次體檢,看看是否缺鉀,如果缺鉀要在醫生操作下進行補鉀。


蜥蜴小哥有話說

鉀在人體細胞維持新陳代謝、酸鹼平衡、心肌細胞、神經反射的正常功能中起著巨大的作用。正常成年男性中體內約有50-55mmol/kg鉀,女性則有大約40-50mmol/kg鉀。其中絕大部分鉀存在於細胞之內,至於血中的鉀僅佔其中0.3%。

人體正常血液中鉀濃度約有3.5-5.5mmol/L,每日需要補充鉀3-4g,但是通過飲食(肉類、蔬菜、水果等)攝入鉀遠遠大於這個數量,為了保持人體鉀的平衡,所以主要通過排尿、排便和出汗等排出。即使不攝入鉀,每天也需要排鉀。

通常我們把血清鉀小於3.5mmol/L稱為低鉀血癥,這有可能是由於缺鉀性低鉀(攝入不足或排鉀過多)、轉移性低鉀(鉀向細胞內轉移)、稀釋型低鉀(血液稀釋,如水中毒等)等等。

缺鉀時會出什麼問題呢?

1. 骨骼肌系統。當血鉀小於3.0mmol/L,患者一般會感覺疲勞乏力;小於2.5mmol/L時會出現出現肌無力、軟癱、肌腱反射減弱或消失、麻木疼痛等症狀,甚至出現呼吸肌麻痺、呼吸困難等現象。長期低鉀則出現肌肉萎縮壞死溶解;

2. 消化系統。低鉀會導致患者噁心嘔吐、腸蠕動減弱或消失甚至腸麻痺、腹脹、便秘、腸粘膜水腫等;

3. 循環系統。早期可有心動過速、房/室性期前收縮等等,嚴重者出現室撲室顫,甚至驟停。心電圖上可有Q-T間期延長,T波低平增寬、U波出現,嚴重者可出現T波倒置,ST段下移;

4. 泌尿系統。嚴重缺鉀出現腎小管上皮細胞變性壞死,繼而引起失鉀性腎病;

5. 酸鹼平衡紊亂。缺鉀時可導致代謝性鹼中毒,細胞內酸中毒和反常性酸性尿;

6. 神經系統。精神萎靡,反應遲緩,嗜睡,甚至出現昏迷;

7. 轉移性低鉀血癥可導致發作性週期性癱瘓,以雙下肢為主,一般持續數個小時。

本期答主:吳蘇,醫學碩士


生命召集令

感謝您的邀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吳一波來回答您的問題。

簡單來說,人體缺鉀時,會造成疲勞無力,麻木易怒,頭昏眼花,精神錯亂和低血壓,可引起心跳不規律或減弱,對消化系統也有不良影響,嚴重者還會導致心跳停止和呼吸肌麻痺而死亡。


鉀元素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常量元素之一,鉀的缺少或過量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

首先,我們要明白鉀在我們人體中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維持心臟的正常功能,它可以通過控制血壓來減輕心臟的負擔,進而減少心臟病的發生。另外,鉀還可以通過擴張血管和排洩來維持體內水分和鈉的正常含量,使血壓值正常。並且,鉀還可以維持細胞的新陳代謝,維持細胞滲透壓,促進營養物質的攝入和廢物的排放,在肌肉和神經方面,鉀還可以維持肌肉的收縮能力,有助於神經傳導功能的正常運行。

既然如此,那麼鉀元素在我們的人體中有哪些分佈特點呢?

約70%的鉀分佈於肌肉中,皮膚中約10%,其餘約佔20%。因此,鉀元素是人體需求量較大的礦物元素。

缺鉀有哪些臨床表現呢?

人體缺鉀時,會造成疲勞無力,麻木易怒,頭昏眼花,精神錯亂和低血壓,可引起心跳不規律或減弱,嚴重者還會導致心跳停止和呼吸肌麻痺而死亡。此外,缺鉀對消化系統也有不良影響,它會導致腸胃蠕動減慢,出現厭食、噁心、嘔吐和腹脹、腹瀉等。

一般來說,人們從日常飲食中就可獲得足夠量的鉀,但對於大量飲用咖啡、吸菸酗酒、愛吃甜食的人群來說,更容易缺鉀,可適當多吃富含鉀的食物來補充。富含鉀的食物主要有海帶、紫菜、香蕉、菠菜、山藥等。

問題回答:山東大學藥學院 張涵 審核:吳一波

吳一波

鉀是人體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物質,人體血液中鉀的正常值為3.5-5.5毫摩爾/升,低於3.5毫摩爾/升即稱為低鉀血癥,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低血鉀。

人體缺鉀最突出的表現是肌肉無力。

1,慢性輕度缺鉀,比如腹瀉,幾次之後便會有全身軟弱無力的表現,估計很多人都有過這種體驗。這是因為,腹瀉使消化液丟失很多,消化液中即含大量的鉀。

3,低血鉀中最嚴重的兩個表現,即可以出現生命危險的兩個症狀是:

① 心肌功能失常,心臟跳動紊亂:這是因為缺鉀之後,心肌受到影響,心肌的正常規律跳動得不到保障,於是出現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嚴重者出現心跳驟停。它是由於缺鉀後心肌無力導致。

② 呼吸肌麻痺:是因為缺鉀之後呼吸肌無力造成。常出現呼吸困難、發憋氣短,患者大有喘不上氣來的瀕死感,非常痛苦。呼吸肌麻痺有出現呼吸停止的生命危險。


殷殷期盼話健康

鉀的主要生理作用是維持細胞的正常代謝與酸鹼平衡、細胞膜的應激性和心肌細胞的正常功能。

人體內的鉀98%分佈在細胞內,2%在細胞外,血清中的鉀僅佔總量的0.3%。

我們一般所說的低鉀血癥是指血清鉀<3.5mmol/L。低鉀血癥可分三種情況:

1 總鉀量低,細胞內和細胞外都缺鉀。

多見於長期進食不足,或因為嘔吐、腹瀉、腎臟疾病、應用利尿劑、大面積燒傷、放腹水等各種原因造成鉀丟失過多。

低鉀的臨床表現主要有:

  • 肌肉乏力、肢體軟癱、嚴重者可有呼吸、吞嚥困難,甚至窒息。

  • 噁心、嘔吐、厭食、腹脹、便秘、腸蠕動減弱甚至麻痺。

  • 精神萎靡、反應遲鈍、定向力障礙、嗜睡或昏迷。

  • 出現各種心律失常、可出現低鉀性心肌病,嚴重者可心臟驟停或休克而猝死。

  • 可導致代謝性鹼中毒,細胞內酸中毒。

  • 長期或嚴重低鉀可導致腎小管上皮細胞變性壞死,引發泌尿系統病變。


2 總鉀量不低,細胞外鉀轉移到細胞內。

這種情況見於週期性低鉀癱瘓。主要表現為發作性軟癱或肢體乏力、多以雙下肢為主。

3 總鉀量不低,水過多或水中毒時造成血鉀被稀釋。


ZKpub

鉀離子的生理作用

催化作用

鉀離子以催化劑形式參與人體新陳代謝的部分環節和部分酶促反應,比如糖原、蛋白質的合成過程,能量的釋放過程等。

調節滲透壓和酸鹼平衡

細胞膜上的鈉鉀泵活動,使得細胞膜內外的鈉離子、鉀離子濃度形成的濃度差構成細胞膜滲透壓的重要部分 ,並且可調節酸鹼平衡。

保持細胞的應激功能

細胞膜內外的鈉離子、鉀離子濃度差不僅是維持正常的滲透壓,也是維持靜息電位的重要決定因素,只要細胞維持靜息電位才能接受刺激形成電活動及傳播。

與血壓呈負相關

一定範圍內鉀離子的攝入量增加可使得血壓呈下降趨勢,並且kcl與Nacl一樣也可以產生鹹味,現在鈉鹽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鉀鹽以減少鈉的攝入的低鈉鹽已越來越受到歡迎。

低鉀表現

鉀離子的排洩特點是“不吃也排”,意思是即便不攝入鉀離子,其也將隨著尿液、大便、汗液等體液的排出而排出,當進食量減少、偏食、厭食及長期禁食又未及時補充等情況容易出現血鉀離子降低,當然如果飲水量過多也可出現稀釋性低鉀,臨床上稱為低鉀血癥,當鉀離子未處於正常範圍時上述生理功能無法發揮正常。

當出現低鉀血癥,根據嚴重程度不同可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

一般來說<3mmol時可表現為疲乏、軟弱、乏力等,<2.5mmol時可能出現全身性肌無力、肢體癱軟等,嚴重時可能出現呼吸機麻痺而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也可出現噁心、嘔吐、腹脹、便秘等甚至腸麻痺;

可以使心臟應激增強,甚至導致心臟驟停、休克等嚴重情況;

當然可以導致酸鹼平衡打破、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等表現。

如有進食量減少、偏食、厭食等情況,出現上述表現時應當警惕低鉀血癥,及時查血電解質儘早明確,及時補鉀,以免出現嚴重甚至危及生命的情況。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才疏學淺,如有不足,望批評指正】


小醫生陳鵬

人體缺鉀,會出現低鉀血癥。鉀離子是人體液裡面十分重要的一種離子。正常血液裡面的鉀離子在3.5至5.5mmol/L。鉀離子在體內的作用主要是控制體內的水和酸鹼平衡,也是神經肌肉收縮中必須的離子。鉀離子在人體之中還參與糖類的儲存。缺鉀以後人體的各個系統都可能出現症狀:1、循環系統:低血壓、脈搏微弱、心肌損傷、停止等;2、神經系統:疲倦、嗜睡、意識不清、感覺異常、昏迷等 3、消化系統:厭食、嘔吐、噁心、腸蠕動緩慢、便秘等 4、泌尿系統:尿液稀釋、多尿、口渴 5、肌肉系統:無力、麻痺、呼吸微弱等。

人體缺鉀的程度分為三類:

輕度低血鉀症(血清鉀3.0至3.5 meq/L):沒有特別的症狀,不易被注意、察覺。

中度低血鉀症(血清鉀2.5至3.0 mmol/L):可能感覺疲勞、腳抽筋、虛弱以及便秘等。

重度低血鉀症(血清鉀小於2.5mmol/L):可能出現肌肉壞死,神經肌肉麻痺,呼呼吸肌麻痺、甚至心動過緩,心跳停止等威脅生命的症狀。

1、鉀攝入不足,簡單地說就是吃少了,或者吃的東西里面含鉀太少了

2、鉀丟失過多,就是排出太多了,比如說劇烈吐了很多,胃腸液裡面含鉀較多,丟失過多也會低鉀;或者長期服用利尿藥物的,尿裡面丟失的鉀過多。所以高血壓病人一定注意,有些高血壓藥物是含利尿藥的。

3、一些疾病如甲亢可能引起低鉀,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很容易引起低鉀、糖尿病酮症等

4、一些藥物引起,剛才說的高血壓藥物,還有胰島素,沙美特羅等


泌尿腫瘤外科鮮醫生

鉀是人體的常量元素之一,與鈣的缺乏重要性是一致的,它約有98%都存在於細胞內,而2%存在於細胞外。

缺乏後會引起什麼症狀:

  • 心律失常。心肌細胞內外鉀濃度對心肌的自律性,傳導性和興奮性都有密切關係,當它缺乏時,心肌的興奮性會增高,就會引起心律失常。

  • 頭昏眼花。鉀可以維持糖,蛋白質的正常代謝,若是缺乏時,就會導致糖代謝發生異常,從而也會使我們發生頭昏眼花的現象,這種情況通常在減肥中最容易發生。
  • 水腫。鉀是可以維持細胞內正常滲透壓,若是缺乏,則鈉離子就會帶更多的水分進入細胞內,引起細胞發生水腫的狀態。
  • 易疲勞,無力。鉀影響肌肉的興奮性,若是缺乏,那將會抑制肌肉興奮,使肌肉順利輕鬆完成收縮和鬆弛的狀態,從而使身體感覺很無力,還容易疲勞。

鉀是人體重要的陽離子,若是缺乏,除了以上的症狀以外,還有可能會血糖高,便秘,腹脹,內環境酸鹼平衡的失調等等。因此為了防止這些症狀的發生,還是早些預防為好。富含有鉀的食物有:紫菜,黃豆,冬菇,花生,木耳,綠豆、香蕉等


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你,若是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點右上角“快樂營養師媽媽May”對我關注,你的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

營養師May姐

我是一名護士,記得在校期間,外科老師是這樣說的:人體內的鉀通常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所以說,人體是特別容易低鉀。

什麼是低鉀呢?

血清鉀低於3.5mmol/L即為低鉀血癥。見於長期進食不足,應用速尿等利尿劑、腎小管酸中毒等腎排鉀過多,靜脈補液中鉀鹽不足及嘔吐、腸瘻等消化道失鉀過多。

既然人體那麼容易缺鉀,那麼問題來了,人在低鉀或者缺鉀的情況下,究竟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首先低鉀最容易出現的就是肌無力,渾身乏力,也就是說沒有力氣,手腳沒勁。腱反射消失。

第二,還會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這個時候一定要警惕會出現水電解質紊亂。

第三,煩躁不安,心電圖: T波降低,變寬、雙相或倒置。 S~T段壓低, Q~T間期延長和u波增高, T波和u波相連成雙峰形。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應對呢?

對輕度缺鉀來說,最好的方法就是口服補鉀。

從飲食上調節,多吃顏色比較深的食物水果等,比如橙子、橘子、香蕉、玉米,白菜等;

常用藥為10%氯化鉀,一般每日補充3~6g,嚴重病例可補充至8g以上。 補鉀前要先改善腎功能,維持尿量在每小時40ml左右;補液鉀濃度不能過高,不能超過40mmol/L;滴速不能過快、不能超過20mmol/h,完全補足體內缺鉀需數天或更長時間。


金鹿角會通

(夏天天一熱最容易缺鉀)



(這些概念之類的不是非專業的瞭解看一下就行)



高血鉀:主要表現極度倦怠,肌肉無力,四肢末梢頒厥冷,腱反射消失,也可出現動作遲鈍、嗜睡等中樞神經症狀。心音低鈍、心率減慢、室性期前收縮、房室傳導阻滯、心室纖顫或心臟停搏。

低血鉀:臨床表現和細胞內、外鉀缺乏的嚴重程度相關,更主要的是取決於低血鉀發生的速度。血清K+<2.5mmol/L時,症狀較嚴重。短時期內發生缺鉀,症狀出現迅速,甚至引起猝死。


(平時多吃水果好處多多)



希望可以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