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書字與字之間如何連接?

了無痕37740951

行草書字與字之間連接方式有很多,下面我以實例來說明三種最基本的連接方式:(1)筆連;(2)意連;(3)合文。


下面我以當紅影視娛樂女明星劉亦菲、范冰冰、鄭爽三人的名字為例,演示一下各種行草書連接方式。


1、筆連

所謂筆連,即通過筆畫實際相連接上下文字。當然,應以牽絲連帶,連帶筆畫要比正常筆畫輕、細,如下圖演示的“劉亦菲”簽名的方框標記處。在一篇書法當中,不可連屬太多,否則遊絲滿紙。

2、意連

所謂意連,即筆畫斷開,而上下字之間存在呼應關係,也叫“筆斷意連”。如下圖演示的“范冰冰”手寫簽名,“範”字與“冰”字之間即形成筆斷意連關係。書法當中,可以適當多用這種方式。


3、合文

所謂合文,即上下字之間某些筆畫穿插在一起形成合文;或者具有某一個共同筆畫(以點為多)時省略其中一筆形成合文,如下圖所演示的“鄭爽”簽名,將草書的“鄭”字最後一點也作為草書“爽”字的首點,這樣連接緊密,簡潔,不至於顯得累贅。這種方式需要巧妙應用,應用不好會適得其反。


以上是我常用的三種最基本的字與字之間的連接方式,希望對學習行草書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歡迎留言討論。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麓風軒

行草書這個概念可以分為行書,草書,我們知道行書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楷書的快寫,就是連筆字,但是卻能清楚地辨認字跡,是非常實用的書體。草書,是將漢字的寫意性發揮到了極致,我們通病說不認識的字就是草書,草書在生活中不常用,因為要是沒有學習過草書是無法辨認的,他已經在很大程度上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了。

問題中提到的行草書,那麼就是行楷,行草當中的行草了,我們看一些書法作品,往往是行,草書混用,這樣顯得通篇作品行雲流水,酣暢淋漓。那麼行草書當中有些字是怎樣連接的的呢?我們來探討一下。

第一,筆連。在一篇作品中,往往是採用豎式書寫,所以在一個字的最後一筆往往和下一個字的第一筆相連。

第二,意連。這個就是筆斷意連了,就是筆畫並沒有實質性地連接,但是看起來卻是相連的,這也是行草書顯著特點。

第三,通篇連貫。只要做好了前面幾點,這一點就是水到渠成了。

本人見識淺短,以上結論僅是個人推測,不足之處,歡迎大家評論指出!


鐵匠的頭髮

行草書字於字之間,如何連接,我覺得隨其自然才是根本,前人的帖子有不連的,有半連不連的,有一列全連的,都是好作品,所以不應該有固定的標準,只能根據內容,字體,書寫狀態來決定



不連的



半連不連的



近於全連的,但不管如何,都是作者的書風和情感表達,所以連不連,如何連,都是隨其自然,這也是個人書法修養的一種體現,不用故意去追求才好…

書法是藝術,藝術就不應該有固定的標準,美而不同方為藝術,千人一面那叫啥藝術?我們學帖就是要學習人家的法而不是面,這樣才可能成就自己的書法之美…


玉鄉大哥1

行草書的連接,書法筆法使用尖和搭。


行草書中的連接,分點畫間的連接和上下字之間的連接。有形相連,有意相連。

形斷意連,在行草書中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上乘的意境。行草書最最最忌諱的是強連。字勢已盡,沒有手段於盡處生時,最好的辦法便是任其自然,重新開始。如果字勢己無去路,非要與下字形形相接,以為這才叫“氣勢貫穿”,則大謬矣。
尖筆和搭筆,尖,為兩筆畫間的承接點。搭,筆鋒搭下,上筆帶起下筆。上字之末帶起下字之始。怎樣才能以遊絲行帶去連接?除了練習外,還是練習 。不必把精力全部放在這件事上。隨著你的提按功夫的加強,遊絲引帶便能隨意而為。



上字之終,即下字之始。不是非得形連貫在一起。如果沒有超強的筆力,彎彎繞繞的連接,滿紙春蚓秋蛇,這種惡俗之書,一定不能沾染。一旦染上,便終身為害。


子衿tjk

我是江上人本人酷愛書法。

行草書字與字之間連接是有技巧的。連的好很妙,連的不好就很生硬。草書連接最好的就是懷素了。

我給你講解一下懷素的筆意。看他是如何把筆畫與筆畫,字與字之間怎麼連的。如“精心草聖積有”。“精”字用兩筆寫出,看到“米”字旁斷筆沒有。這裡是他有意斷筆。雖然鉤是鉤上去了,線條卻不相連但意是連的。與下一個“心”線條沒相連但意卻相連的。“心與草”字相連但“草”是斷的用三筆寫出順勢與“聖”相連但“聖”字沒有與“積”字相連,“積字與有”字也沒相連但意卻是相連的。這幾個字從整體上看鬆緊有度,法度森嚴,妙趣橫生。總之讓你看上去感覺非常美。

如第二行,“歲時江嶺之間”只有“江嶺”兩個字相連。其它幾個字是獨立的。雖然沒有連但動感十足。這幾個字看上去也非常美。

第三行與第一行和第二手法是一樣的。筆斷意連,懷素用的出神入化。一直到現在也沒有人達到懷素的功力。你看上去很簡單,其實對筆法要求非常高才能達到用運自如,一般功力是完全達到的。做到這樣只有下苦工練習。功力達不到,你心中想要的,但你的手錶達不出來。必須做到心手雙暢才能達到。

所以相連也好不連也好,順其自然就好。

這是我個人感悟希望能幫助到你。其實我也在每天苦練,我想要什麼樣,我的手就能表現什麼樣子。只有達到這樣才行。


傳承文化繼承傳統

首先回答一下什麼叫行書和草書以及行草,“行書”:即楷書的快寫,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相傳始於漢末。

行草”是介於行書、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可以說是行書的草化或草書的行化。

草書”是按照一定規律將字的點劃連字,結構簡省,偏旁假借,並不是隨心亂寫亂亂畫,上下之間筆劃痕跡往往牽連。

行草書字與字之間的連接,個人理解就是連筆字一樣,介於行書和草書之間,字與字之間有牽絲連帶,有虛有實,有收有放,有呼應、上承下啟、左映右帶、錯落有致、氣脈一貫、剛柔相濟,富有節奏感。

比如古代書法家王羲之、米芾他們的書法作品都不錯學習範本,特別是王羲之的《蘭亭序》

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其書法藝術價值更是甚高,後人評價“飄若遊雲,矯若驚蛇”







墨韻書香1314

學習書法也有幾年了,說說自己的一些見解

書法各體在書寫的時候,都講究意,這是個很縹緲的說法,具象化就是氣,筆與筆之間,字與字之間都要做到相連。所謂筆斷意不斷。這樣寫出來的才有靈氣,有活力。

一副自己臨帖的字和自己創作的字,放在一起,很明顯就感覺到氣感。

顏真卿,無論楷書還是行書,那種大氣磅礴,不是臨摹出來的,而是內在的表現,人都說,顏體有浩然正氣,多琢磨琢磨,找找感覺。


子莫羽

行為草書楷書,三大書寫體,其連接點,就在五個點的轉接連變化之中。豎點和雙垂露點用的多,撒點、捺點少,為楷書。豎點和撇點、挎點用的多,雙垂露點用的少,為行草書。行草之分,也在接點上,只是書寫的符號有差別而已,其書寫漢字的規律都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