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背後不為人知的八大大祕聞

當今世界,原子彈、氫彈在各國都屬於國家絕對機密,再友好的國家,對此也是守口如瓶。50年代前期,我們當時稱為“老大哥”的前蘇聯,對此也是滴水不漏。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20分,我國西部地區新疆羅布泊上空,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獲得完全的成功。三十多年過去了,試驗全過程中的困難、艱辛、風險與酸楚,時時猶在眼前。請讓我只寫出其中一些大家最想了解而未曾披露的所謂秘聞吧。

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背後不為人知的八大大秘聞

1、從蛛絲馬跡中探索氫彈的奧秘

自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成功地爆炸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後,科學技術人員激發出向研製氫彈奮鬥的極大熱情,但當時也只知道氫彈的一般原理,即用原子彈當扳機,先將原子彈起爆,爆炸產生的百萬度以上的高溫,將使氫彈的熱核材料產生劇烈聚變,釋放出更大的原子能,使溫度和壓力極度升高,因而產生更大當量的爆炸。但更深層次的原理和方案當時還不知道。怎麼辦?

於是科技人員對國際上有關的論文、雜誌、學術報道等刊物進行全面搜索。功夫不負有心人。線索終於在一篇有關氫彈的科學技術報道中出現了隻言片語。字是不多,但啟發價值很大。專家們在此啟發下,進行大量的理論研究和無數的計算,終於將氫彈原理方案的奧秘揭示出來。當然,隻言片語的啟迪,不能作為成功的主要方面。最主要的是,當時我們的研究隊伍稱得上是人才濟濟,大家為此付出的艱辛是後人難以想像的。

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背後不為人知的八大大秘聞

2、中國第一臺計算機幫了大忙

前些時候,有部電影,描寫核武器研究設計的科技人員,為了計算某個數據,每人一把算盤,幾十把算盤打得噼裡啪啦響。那只是電影的表現手段,實際上算盤是無法計算這麼複雜而煩瑣的算式的。當時核武器研究設計院從前蘇聯買回一部小容量的計算機,但大部分計算工作還要依靠當時我國唯一一臺最大容量的上海J50計算機。國家明文規定,此臺計算機首先保證核武器研究計算,其他研究項目都要讓位。有關研究人員,編完計算程序就往上海跑,計算完了回北京,再編下一個計算程序,來來往往,直到把氫彈的計算數據準確地算出為止。此臺計算機在我國研製核武器方面立下了不小功勞。

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背後不為人知的八大大秘聞

3、大膽採用轟炸機空投氫彈的方式

我國科學家一開始就提出要用空投方式將氫彈投擲到新疆的羅布泊上空。這就是說,我國要實現的第一顆氫彈,是真正的氫彈,而不是一個裝置。因為裝置不是武器,只是為了做實驗而用的。

美國人於1954年2月8日,在比基尼島試驗場爆炸了地面上的實驗性氫彈裝置,直到1956年5月20日,才首次由B-52型轟炸機運載,在比基尼島上空空投下一顆氫彈。我國科學家提出一次到位試驗氫彈的勇氣和信心,至今仍是令人難以忘懷的。

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背後不為人知的八大大秘聞

4、模擬氫彈投擲時,主降落傘撕破

在正式投彈前,必須要進行模擬氫彈的投擲,所謂模擬氫彈,就彈體的外形、重量都和真的氫彈一樣,而內部是配重——“死膛”的。

但是,不幸的事發生了。1967年年初,投擲模擬氫彈時,懸掛模擬彈的主降落傘在空中撕破,而且破得很嚴重。如果正式投彈時發生這種情況,後果將不堪設想。

5、轟炸機投擲氫彈時多飛了一圈

按照氫彈試驗中制定的精確工作程序規定,飛機飛到核試驗靶場上空,圍繞上空飛行第一圈為檢查儀器、觀察地形、心理準備等;飛行第二圈,操作各種程序,將氫彈投下。但飛機飛到第二圈,氫彈並沒有投下來。飛機飛到第三圈,才將氫彈投了下來。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是飛行員太緊張了。在他投擲氫彈的前一天夜裡一分鐘也沒睡著。

6、氫彈享受了國家領導人的“待遇”

有一次核武器研究設計院的試驗室有基建施工項目,從外面請了幾位建築工人。為了保密,派了幾個解放軍戰士站在他們旁邊看著。施工的師傅特別不滿意:你們這個單位太少見多怪了,北京許多大幹部的房子我們都修過,都沒有像你們這樣保密,這叫什麼事兒呀!

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背後不為人知的八大大秘聞

60年代初,從包頭運來一小部分試驗性核材料。這些材料由我和保衛處的一位領導去西直門火車站接站。當時西直門火車站安全警衛之多和緊張狀態絕不亞於某個國家的領導人來訪。我們帶了幾名武裝警衛,一到火車站,將車站內的所有人員撤離。不久,一節貨車緩緩進站,貨車上插著一個三角形內一個9字——這是最高級別的爆炸劇毒品的符號。從貨車上抬下的是一個小型木包裝箱,警衛持槍緊隨其後,寸步不離,直到將此木箱裝上汽車後,警衛又把汽車包圍住。這種場面,今天只有運鈔車可以看到類似場面。

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背後不為人知的八大大秘聞

7、趙爾陸上將在氫彈爆炸試驗前期在辦公室突然去世

趙爾陸上將是一位老上將。當時的國務院國防工業辦公室是核工業部、航空工業部、電子工業部、兵器工業部、造船工業部、導彈工業部的主管部門,所以趙爾陸就是這六個軍事工業部的主管領導,他的責任和擔子有多麼重大,就可想而知了。

令人痛惜的是,就在1967年2月2日早晨8點,周恩來的辦公室打來電話,通知趙爾陸去中南海休息。當時讓老幹部到中南海休息是一種保護領導幹部的措施,但趙爾陸離開人世已有幾個小時了。

8、美國人數月前就知道中國要進行核試驗

1967年初,我國從收集到的美國通訊社和其他有關報道中,不斷看到有關中國在不久將要進行一次核爆炸的報道。這個極為絕密的大事怎麼傳到美國人那裡。開始我們不理解,是不是我們內部出了問題?

隨著調查瞭解工作的進展,通過分析研究,秘密洩露的真相明白了。中國人誰也沒洩密,而是核試驗基地的現場被美國偵察衛星偵察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