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法官周春梅的一天

駐村法官周春梅的一天

她的搭檔小恰沮喪地告訴大家:“我們的一個下沉幹部被鄉里辭退了,又換了兩名下沉幹部,臺賬又得做變動啦!”周春梅冷靜地說:“我們包戶住戶臺賬已很完善,萬變不離其宗,我們基本可以做到以不變應萬變啊!”聽起來很輕鬆,可將300多戶人家、30餘名包戶住戶幹部通過排列組合同時滿足各種條件和要求、達到“不變應萬變”的效果需要付出多少辛勤勞動只有親力親為過才能體會得到。

駐村法官周春梅的一天

村民拜合提罕匆匆忙忙來到村委會找到周春梅,神情很急切地說:“我家電錶壞了,沒有水做飯洗衣服,鄉里說只有通過村裡給鄉里打報告才能解決。”群眾困難無小事,這是周春梅一貫堅持的處事原則,她立即帶著一名翻譯去拜合提罕家中瞭解詳情,她根據從拜合提罕家瞭解到的詳情給鄉里打了困難訴求解決申請並及時送至鄉政府。

稍事休息後,工作隊員分頭出工,有的入戶走訪、有的調查核實、有的填報表格,周春梅則去回訪她前期上報的困難訴求是否得以解決。她常說:“要讓群眾的困難訴求有迴音,絕不能杳無音信、石沉大海。”

周春梅來到貧困戶麥麥提敏的家,瞭解他家蓋安居房還有什麼具體困難。正在施工現場的麥麥提敏一見周春梅一行連連鞠躬表示感謝,急忙從樹上摘下還未成熟的青杏子讓工作隊員嚐個鮮。一樁心事了卻了,她又走向另一家……兌現著她件件有迴音的諾言。

駐村法官周春梅的一天

晚九點,是周春梅給六年級學生上國語輔導課的時間。根據輔導計劃,她通過朗讀、組詞、造句等形式給孩子們認真解讀了十個高頻字和孩子們正在學習的課文,並通過互動的方式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她的課生動、形象,孩子們總是在意猶未盡中結束一個小時的課程。

作為工作隊“財政大臣”的周春梅堅持隨時記賬每日清賬的好習慣,工作隊的生活費、辦公經費、活動經費被她理的清晰明瞭,做到日清周結。

每天夜半才屬於她靜下來“算賬”的時間,整理完賬目往往已到第二天凌晨。即使是躺在床上,她還會情不自禁地與室友聊起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工作、如何彰顯團隊的智慧開展宣傳工作、如何能讓住戶工作發揮更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