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時期把鎬京稱為宗周,洛邑稱為成周,宗周好理解,成周是為什麼?

揮劍決浮雲6

何謂宗周?武王自灃居鎬,諸侯宗之,是為宗周。

總體來說宗周就是周朝龍興之地,周朝先人祖墳所在地,也是他們從零開始擴張的核心根據地,他們最堅定的後方,也就是現在人們所說的“祖籍”或“老家”。主要地區是以鎬京城為主的輻射關中地區的平原地帶。

周朝先祖最早被封於邰,也就是今天的武功縣一帶。

後來因為夏朝朝政混亂遷徙到了陝西慶城,彬縣一帶。

後來又被戎狄趕下了陝北高原來到了岐山之地的周原一帶。

因為這是周文王以前周族人長期停留,建造城池的地方,所以此地有城,又叫“岐周”。

自此,周朝利用本族擅長耕種的特長,漸漸擴張到了灃水西岸,建城豐邑,定都於此。

後來周文王去世,周武王繼位,為了進一步西進滅商,又把都城推進到了灃水東岸,建城鎬京,定都於此。

所以,八百里秦川是周朝龍興之地,歷代祖宗埋葬之地,所以被稱為宗周。


商都在河南安陽,本來屬於山東一帶的東夷一族。從后羿時代,東夷族就和夏朝歷代君主掐架。後來商朝一族鑽了空子,取代了夏朝。

周朝相對於商朝是在西邊。

武王滅商後,為了控制商朝龐大的遺族,在朝歌附近分封了三個周朝宗室號稱“三監”壓制商朝遺族。

武王死後,三監聯合紂王之子作亂,被周公平定。於是周公為了更好地控制東方,就在如今的三川河谷之地,大約在洛陽東部地區營建了洛邑,選編了成周八師鎮守威懾商朝遺族。

於是,以洛邑為中心的三川河谷就成了保衛宗周的屏障,是為“成周”。

何謂成周?周道始成而王所都也(周朝自此穩定了統治),是為成周。


大福讀史

大家知道西周王朝在洛邑駐紮八師,震懾東方,雒邑又稱為成周。它屬於西周的領土所以這個周字沒什麼好解釋的。我們著重了研究這個“成”字。我們先看一下成字的結構
“成”字的結構像


一個人手拿戈,按我們象形字的特徵,它的意思與士兵與武裝力量是分不開的。那麼我們看看《說文解字》如何解釋?
有完成的意思,意從戊。那麼我們再看一下它的意思從“戊”的解釋
現在就非常明白了,

他引申為武力以及武力擴張。同時本意又有不動之戈的意思。不動之戈,大家想想是不是和駐紮在雒邑的八師是一回事兒。可以這樣解釋:我們的部隊就靜靜的在這裡看著你們;並且“成”有完成的意思也就是說敢露頭就消滅。現在我們理解了成周的意思就是周王朝駐紮部隊的重鎮。絕不是什麼首都或者陪都的意思。

通過從“成”字的解釋,我們也再次印證了成周為關押改造殷商囚徒與攝東方之地。如果按現在的解釋,大概的意思應該算是什麼鎮南關、鎮北關之類的軍事重鎮。僅此而已!


天道TD

簡單的說,宗周和成周就是舊周新周的區別而已。

1,周,是國號,也是都城的名字。



夏商周時期,我國開始由部落制過度到了城邦制。對於農耕民族,統治範圍就是就是城邦和城邦周邊。至於城邦的遠郊,基本都是原始森林,是虎豹豺狼的屬地。

因此,周這個部落強大起來後,建立城池,這個城池就是“周”城,同時也叫周國。城內是周國的國人,城外就是野人。

一國等於一城,這就是那個時代的特點。

2,宗周,是作為天下共主的周城。

武王伐紂之前,大邑商是天下共主。大邑商之所以很厲害,是因為這個城池足夠高大堅固易守難攻,還因為這個城池人口多財富廣,有強大的戰爭能力。

大邑商帶著藩屬國遠征東夷,武王乘虛而入,攻入大邑商。於是,武王伐紂,周成了天下共主,而天下其他的城邦國自認為周的藩屬國,把周當做宗主國。

所以,宗周,就是“作為天下宗主國的周城”。

武王伐紂後,鎬京是周城,而周是天下的宗主,於是鎬京就是宗周。

3,成周,是成王的周城,也是成功的周城。

武王伐紂之後,周武王就意識到,宗周偏安一隅,難以控制東方。就定下了營建東方新周城的計劃。

之後召公相宅,周公營建,洛陽盆地天下之中終於建設成“大邑周”。

這時,洛陽的周城,標緻著周國終於成功建立起對東方的統治,所以“象徵成功的周城”就叫做“成周”。

後來,周成王去世,因為成周,得到了“成”這個諡號。所以,說成周是成王之周,也對!


歷史知事

周朝因為分封天下,於是周王室便成為了眾諸侯的宗主國,故將周王室稱之為宗周。由此,一般也會將周王室的都城稱之為宗周,例如題主所說的鎬京,因為自武王時期便將都城遷到了鎬京,因此也將鎬京稱為宗周。

至於題主所說的成周,的確是指的洛邑,不過描述稍微有點問題,洛邑不是周成王時期營建的,而是營建於武王時期,建成於周成王五年,所以稱之為成周。

周武王建都鎬京後,害怕大量殷商遺民不受控制,為此營建洛邑,洛邑是由武王選址、周公營建。洛邑不僅建有西周王室的太廟,而且還有“康宮”、“京宮”、“華宮”等宮。

西周時期,洛邑(成周)城主要用於駐軍,駐紮著直接由周王室控制的周八師,每師有兩千五百人,共計兩萬人。原因是鎬京畢竟偏西,洛邑駐軍主要就是為了震懾東方,尤其是殷商遺民;又將象徵著王權的九鼎放在成周城的明堂之中,用以震懾天下。

至西周覆亡,周平王東遷,定都洛邑。平王東遷後,也有人沿襲西周舊稱,將成周稱為宗周,“周既去鎬京,猶名王城為宗周也”。


香茗史館

(一)

從地理位置上,鎬京在東,洛邑在東,所以稱所在時期為西周和東周,周朝周人的發家地在西方,起初在岐山,也稱“岐周”。周文王時搬遷到豐,營建鎬,周武王時定都鎬京。加上豐鎬距離不遠,武王還時不時兩地往來。

武王伐紂,滅商朝,獲得東方土地,但是周人的根基在西方,武王害怕東方不穩定(商朝興於東方,東方商朝勢力分佈在這裡),於是讓自己的弟弟姬旦,也就是周公在河南營建新都,目的是控制東方諸侯,穩定東方。

但萬萬沒想到,西方犬戎破鎬京,西周滅亡,不得不遷都洛邑。

(二)

由於洛邑是中國的中心,正是“居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理均”,所以分封時,“封建親戚,以藩屏周”,也就是以洛邑為中心分封。也是犬戎入侵的根本原因。

在這裡還建有太廟、五宮……連象徵著王權的九鼎也被放在這裡。這也使得它成為整個周朝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三)

宗周,成周是相對稱呼,宗周代表著岐山,成周代表著鎬京;宗周是周朝的祖地,宗族之源,成周代表著周朝,統一大業之始成,因為他是中國的中心。宗周成周,類似西邊的豐京鎬京,只不過現在是天下的鎬京和洛邑,都是相輔相成。

說白了,一個控制西方,一個控制東方,由於西方是龍興之地,所以稱宗周;由於東方意味著中原,洛邑在中心,代表周朝統治大成,所以稱成周。一個實際,一個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