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來我國一直在宣傳“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句話的本意是盡力優化育人環境,大力改善辦學條件。事實上,經過黨和國家對基礎教育的大量投入,教育教學設備和設施達到了時代發展的需要。目前全國人民正在向“小康”之路邁進。然而一些富裕家庭孩子們的生活、學習條件已是今非昔比,學生們每天的日子已經好得“嬌氣日濃”,“不思進取日甚”,令大量有識志士不得不驚呼:“再富不能富孩子了!”,怎樣理解呢?
古已以來“富門寒教”者有之,“寒門富教”者亦有之。
陸游“從來簡儉作家風”,香港億萬富翁包玉剛、李嘉誠等。且不說飯來張口,食不厭精。衣來伸手,衣不厭新。單說這些富孩子如今使用的日趨高檔的學習用品,頗令人咋舌。20元一盒的套裝活動鉛筆備受青睞,30元一隻的文具盒尚屬平常,100元一個的小書包不足為奇,200元一套的學習叢書也屢見不鮮。據商場營業信息,如今價格高的商品並不滯銷,便宜貨倒少有人向律,高檔化已成為“時尚”。
文具高檔,學習成績就能隨之而上嗎?答案是明擺著的。一些出手大方的青年父母認為,現在生話水平提高了,絕不能再讓孩子像自己小時候那樣“吃苦”,別的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也得有。殊不知,這樣做非但不是愛孩子,反而是害了孩子。因為在孩子人格形成的雛形期,適當設置一些障礙,讓他們多受些挫折,多吃點苦頭,少花一些錢,多動點腦子、多動手、多流汗,才能逐步增強他們自力更生的意識,這才是對孩子的真愛,是給孩子終身用不盡的精神財富。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生活的艱難不易,才能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培養吃苦進取精神,對其未來善莫大焉。以往教子有方的名人,他們要求孩子早睡早起,不許亂花一分錢,這就是富門寒教,可是有那位家長真正做到了這一點了呢?
為人父母者勤勞致富,可喜可賀,但孩子倘若也跟著富起來,就未必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了,成由勤儉敗由奢。
綜上所述,我們呼籲家長,以寒家出貴子的李勇“背父求學”為楷模,請狠下一條心來,為孩子們創設吃苦耐勞的機會,要讓他們知道“有錢難買少年窮”。讓他們從小就懂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恩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真正含義。對青少年學生要啟發激勵自學鍛鍊,多吃些苦,家長對孩子前有要求、事中有鞭策、事後有析查。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責任感。
綜觀周圍,為什麼兒童獨立生活能力那麼差,意志薄弱者那麼多,因為他們的生活總是一帆風順。父母為了子女的上學、就業、成家、養兒育女終身操勞,照料得無微不至,這種過分照顧子女的結果往往造成子女的低能、懶惰和自私,如果每個孩子總是經歷“日麗風和”,那麼一旦失去父母的蔭庇,便很難抵擋外界的“風霜雪雨”。
愛子之心,人皆有之。但父母的這種“有愛而無教”,不重視艱苦奮鬥精神和自主學習、自理能力的培養,這並不是真正的愛護。心理學家認為:“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即現在孩子多吃點苦,正是為了將來少吃點苦。孩子終究要離開父母而進行獨立生活,而生活的的道路卻是十分嚴峻的。父母不應只關心孩子學習成績,更應該讓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讓孩子多接觸外部的世界,強化孩子堅強、韌性、不折不撓的性格培養,鍛鍊、提高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
溫室長不出參天樹,花盆栽不出棟樑材。年輕的父母們,可別讓錢害了自己的孩子!
因此,無論“富門”還是“寒門”皆能出“貴子”,為了孩子的未來,一定要居安思危,要讓孩子比思想、比學習、比吃苦,少享現成的福,多吃該吃的苦。體驗“千金難買少時貧、富貴家庭應窮養”“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道理吧。
閱讀更多 s三姓閒人s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