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高管爆料:哈羅單車訂單量超摩拜和ofo總和,共享單車將迎來變局?

魜溣

講真,第一反應不太相信!

不看所謂的官方透露,第三方易觀數據三月份APP排行榜顯示,哈羅單車行業地位並不高。ofo、摩拜、哈羅單車月活躍用戶為2686.55萬、2363.62萬、336.04萬。



而上個月哈羅單車完成7億美元融資之後,投資合夥人沙燁透露,自3月芝麻信用全國免押金以後,日訂單量超過2000萬,但很快遭到外界打臉,與QuestMobile公佈的數據有天壤之別,日均實際使用次數僅為416萬。


就算全國信用免押金用戶增長較大,但這麼大的跳躍著實難以讓人信服。以拾書君所在的地區為例,ofo隨處可見,但破損率非常高,許多甚至打開鎖不能騎還依然扣費。摩拜單車見到的也相對比較多,但和ofo相差比較大。而題主所說的哈羅單車,幾乎看不到影子。

當然,這和政府限制投放有關係。哈羅單車也一直推行"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在三四線城市發力搶佔市場,並且非常成功,在其他小單車品牌相繼破產、大品牌爆出資金鍊緊張,一個被收購,一個與股東鬧矛盾的情況下,居然能逆風而上,成功進行多輪次融資,的確值得敬佩。


相信照這樣的趨勢,超越摩拜、Ofo也是指日可待!


拾書小記

變局已然發生,數據是滯後的現實,我相信這樣的數據,哈羅單車正有超越摩拜及ofo的勢頭,我認為還是必然的超越。

我昨天第一次騎哈羅單車,因為身邊找不到我下載的摩拜車(app),幾輛小黃車又都被破壞了。

上次騎的是小藍車,從滴滴APP掃碼的,這次哈羅單車的體驗,的確驚到我。

首先,從支付寶入口,簡單操作,不用單獨註冊不用押金,其次車身輕便及把手剎車感覺體驗比摩拜好。

在我所在的北京黃村,既然看到不少哈羅單車,感覺都是新車,而摩拜和小黃找不到。

單車上有“支付寶”字樣,與其說提醒有支付寶就能騎走,不如說是最自然的廣告,這一招實在高明。

從摩拜賣身美團,ofo負面不斷,且已半條命屬於阿里來看,二者都在處理這幾年過度擴張的無數遺留問題,而哈羅單車,緊跟其後,穩健經營,既可躲過之前兩位先行者踩過的坑,在必要的時候又能加碼超越。

如現在情形,摩拜和ofo還能投放新車嗎?有這個系統攻擊戰的能力嗎?

哈羅單車從二級城市包圍一級,從城郊走向城區,估計呀,ofo可能是它的菜。

如果ofo不得已全賣身阿里,就直接被併入哈羅單車的節奏。

最終共享單車,成為互聯網幾大app的標配,它們分別代表美團、滴滴、阿里的分支,滴滴與美團戰爭加劇,作為騰訊系如果休戰言和,小藍整合進美團,那就又是騰訊和阿里的戰爭。

看哈羅單車的發展勢頭,我看王興只好聯合滴滴的程維了,不然,力量分散,給哈羅一支獨大的機會呀。


財經作家邱恆明

在互聯網創業領域,如果一個市場的老大和老二做得不夠好,很容易被後來者超越。

即便哈羅單車的日訂單量還沒有超過摩拜和ofo的總和,但其發展勢頭確實迅猛。5個多月前,哈羅單車披露完成10億元人民幣D2輪融資時就表示,日訂單已超1000萬。

哈羅單車如何實現逆襲的?在老虎科技看來,用戶體驗和差異化競爭是哈羅單車後來居上的關鍵因素。

先說差異化競爭。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由享單車行業過度競爭,已經車滿為患,政府不得不出臺政策削減調控共享單車數量。北京市交通委停車管理處相關負責人最近參加首都之窗在線訪談時透露,2017年9月北京市共享單車數量高達235萬輛,到今年4月底削減到190萬輛左右,其中ofo和摩拜佔了約九成。這樣的大幅度削減之後,北京市局部地區共享單車測算活躍度仍然只有50%,即大概一半處於閒置狀態。

哈羅單車則稱自己是首家進入二三線城市、下沉到四五線城市的共享單車品牌。在中小城市,公共交通體系遠沒有一線城市發達,市民對共享單車的需求比較旺盛;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公共空間沒有那麼擁擠,也能更好地容納共享單車。極光大數據今年2月發佈的《中國中小城市共享單車發展報告》就稱,國內中小城市對共享單車需求極大,是潛力巨大的共享單車藍海市場。



當摩拜和ofo,以及多個共享單車玩家在一線城市打得死去活來,哈羅單車已經實現了“農村包圍城市”。

哈羅單車的騎行體驗,同樣可圈可點。客觀地講,摩拜單車的騎行舒適度,高於ofo小黃車,以及哈羅單車一代。不過,摩拜單車造車成本過高,這也是令其陷入困境的一個因素。因此,用可以負擔的成本,提供比較好的、而不一定是最好的騎行體驗,可能才是恰當的選擇。升級後的哈羅單車“小藍車”,騎行舒適度明顯優於哈羅單車一代,但成本上應該也沒有增加太多。


老虎科技

我不這麼認為,哈羅單車確實最近一段時間發展迅猛,但是我不覺得它會成為攪動共享單車領域的最大變量。很多人看到的哈羅德數據都是阿里,準確點說是螞蟻爆出來的,螞蟻是一家很會做公關的企業,之前也是螞蟻的公關給媒體爆料說哈羅單車拿到融資了,但是事實證明,現在融資的錢也沒有到位。

哈羅在四五線城市口碑確實還不錯,單量也還可以,但是訂單數回超過ofo和摩拜總和,我不知道這是怎麼算出來的,哈羅進入的大多數城市,頭部的兩家也進入了,只能說哈羅會有一定的競爭力,但是無論是鋪車的數量,還是騎行的頻率,都沒有太大優勢。如果數據為真,請螞蟻公佈怎麼算出來的,也解決我的困惑。

最關鍵的點是,哈羅現在沒有進入一線城市,這對於這家公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缺陷,而且我覺得至少短期之內進入一線城市的可能性也比較小。北京等一線城市政府不能說絕對不會鬆口,但是暫時不會。就在昨天還是前天,交管委剛剛對外稱會出臺新的規定,北京會嚴格控制共享單車的數量,相信其他的一二線城市政府很快也會跟進。所以說,現在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城市裡,已經投放進來的ofo和摩拜都要清除冗餘,會有一大批的現有車輛被報廢、被調度,我不知道哈羅要怎麼進來?給哈羅單車走後門?這不是政府在自己打自己的臉麼?

只能說,哈羅確實是一個變量,因為在一個非常合適的時機抱上了永安行,更準確說是螞蟻金服的大腿,並且沒有像小藍那樣捲入共享單車殘酷的一線城市爭奪戰,所以能夠順利發展到現在。但是別忘了,螞蟻需要哈羅單車,一如滴滴需要ofo一樣,都有各自的目的,所以說ofo的前車之鑑,值得哈羅單車參考。


Y小姐

哈羅單車好騎這是公認的,單車質量很好。所以大家都比較喜歡哈羅單車,一部分城市投放少是因為哈羅單車的損壞比較嚴重,部分素質低下的人抹掉二維碼,破壞電子鎖,或者私自加鎖藏匿等行為導致車輛的投放量不敢太高。


有些單車到處扔,看圖。實際這就是能騎的良好單車。

對於破壞共享單車的人也提示一下,這是違法行為,深圳有人因為破壞兩輛摩拜單車被判刑半年,有人私自將哈羅單車託運到另外一個城市,也是違法的。哈羅單車有定位系統,有掃碼記錄,有行車記錄,有單車的自身結構運行系統,所以哈羅後臺會比較輕鬆的查到單車的位置和騎行單車人的個人聯繫方式。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哈羅單車,愛護哈羅單車,哈羅單車才會投放更多的車輛,也會推出更多的優惠活動。因為破壞共享單車就是在增加共享單車的運營成本,這些成本最終會有人買單的。希望哈羅單車發展的更好,也更好的解決最後三公里的出行問題。


人體結構重塑

這個問題,站在一個普通消費者的角度,或者說旁觀者的角度看:任何一個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出現諸多現實市場問題需要解決,也可以認為行業發展遇到了瓶頸。

共享單車發展至今,從開始的火熱高潮期到後來的部分品牌折戟沉沙消失,以及被懷疑的盈利模式不清晰,押金難退,資源浪費嚴重等諸多難題被一一剖析在陽光下。整個行業面臨危機,但同時也充滿機遇。當新的投資實力方發現機遇,解決了部分難題後,必然會大規模突入共享單車市場,掀起一股新品牌市場消費熱潮。

哈羅單車後起直追,表面看市場新增了新鮮血液,激活了低迷的共享單車市場。實際上應該是雄心勃勃,想通過自身發展搶佔共享單車市場,把原有的市場蛋糕在一定時間內劃歸到自家麾下。然後再進一步市場擠壓,形成一家獨大的市場局面。說白了,一山不容二虎,如今多家虎頭林立,誰能佔領市場,誰就是贏家。

對普通消費者來說,誰的服務更人性化,誰的經營模式被更多的受眾群體接受,誰可能就是行業龍頭老大。群雄涿鹿,誰是勝者?讓我們拭目以待!


自助洗車機知識百科

日前,阿里學術委員會主席、湖畔大學教育長曾鳴爆了個猛料,稱哈羅單車在1年半內逆襲摩拜和ofo,日訂單總量以超過二者之和。

哈羅單車的逆襲

與摩拜單車和ofo在一線城市內爭奪市場份額打陣地戰的方式不同。哈羅單車選擇了下沉佈局二三線城市,這種避其鋒芒的策略讓哈羅單車有了自己的生存空間。但也使它一直處於行業老三的位置。

但這次曾鳴關於哈羅單車逆襲的爆料,雖然也引來了一些質疑的的聲音。但作為前阿里巴巴集團參謀長來說這個話。可性程度還是蠻高的。

哈羅單車的這次逆襲主要是得益於3月13日開始哈羅在全國接入阿里芝麻信用體系,提供免押金騎行服務。據哈羅方面最新的數據顯示,兩個多月以來哈羅單車註冊用戶增長了70%,日騎行訂單量翻了一番。

而這兩個月來哈羅的兩個最大競爭對手都在忙於應對內部事務:膜拜單車被美團收購,管理層劇烈變動。而ofo這普遍被認為面臨新的一輪資金鍊緊張,抵押單車時間段。

事實上,在上個月美團剛收購摩拜時,就曾有王興的內部講話流出,當時王興認為,摩拜後期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哈羅單車。

押金問題:懸在共享單車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押金問題是共享單車行業內爭議最大的一件事情。就在前幾天網上還爆出“小鳴單車正式宣佈破產,70萬用戶押金難追回”的新聞。

在目前共享單車經濟還沒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共享單車企業都在燒錢支撐的情況下,共享單車的押金又是直接交給企業保管而並沒有明確的第三方監管。 這就相當於把一筐饅頭交給了一個餓著肚子的人來保管,面對鉅額的押金和資金鍊的緊張。單車企業天然就會有挪用押金的衝動。

我手都上的數據顯示,在中消協網站接到的關於共享單車的投訴中9成以上都和押金有關。

而用一個完善的信用體系去代替目前現行的押金,是目前看來最理想的解決方式。

而由阿里作為大股東的哈羅單車,不僅接入了螞蟻金服的芝麻信用體系。還獲得了充足的資金彈藥,去年12月,哈羅單車宣佈獲得13.5億美元融資。而在上個月,有媒體稱哈羅單車完成了新一輪7美元的融資,主要投資方來自螞蟻金服和復星。

巨頭們的戰略:打造出行生態圈閉環

雖然共享單車經濟目前還沒有成熟的盈利模式。但騰訊和阿里要意在打造用戶的出行市場閉環,共享單車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在出行市場中有“3510”的說法,即3公里以內出行用單車解決,3-10公里可用電單車解決,10公里以上用共享電動汽車或者打車軟件解決。

因此沒有盈利模式的共享單車行業今後還將長期存在下去,目前在玩這個出行市場閉環的企業在國內也只有騰訊和阿里兩家。他們也將各自扶持自己的共享單車企業。

哪家單車企業能被他們納入到共享出行的閉環中,將決定這家企業能否持續發展和做大做強的關鍵。

哈羅單車和ofo,阿里會翻誰的牌?

美團全資收購了摩拜單車以後,摩拜單車已經是純正的騰訊系。而阿里卻同時持有ofo和哈羅單車的股份,兩家公司也同時接入了芝麻信用體系。

未來誰將成為阿里的嫡系,估計要看兩家公司今後的運營和發展狀況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哈羅單車還是有不少優勢的。首先二三線城市的良好的份額基礎,具備跟良好的運營成本控制能力(目前每輛哈羅單車運營成本在0.3元/天)

哈羅單車並沒有選擇廉價單車,而是成本和質量都相對較高的智能單車。相對於ofo,哈羅單車在單車壽命,後期運營成本以及車輛數據的收集方面都更具優勢。由於單車的質量較好,在騎行方面用戶的體驗度也會更好。

並且ofo因為有滴滴佔股的關係,股權結構更乾淨的哈羅單車阿里方面把控起來會更順暢一些,這在以後可能也會影響到阿里的政策傾斜。

共享單車的三國鼎立

如果說去年的共享單車市場可以用“群雄爭霸”來形容。今年的則形成了一個“三國鼎立”的格局。摩拜單車,ofo和哈羅單車誰會成為最後的贏家?還是後邊的劇情的發展會跳出個“司馬家族”?共享單車市場的情況實在有些錯綜複雜,誰能笑道最後實在太難猜透了。


有態度的土豆

訂單量大並不代表就能改變市場格局,哈羅單車目前的“逆襲”完全是用錢燒出來的,不具備可持續性,超過摩拜和ofo的結論目前來看還為時過早。


哈羅單車的優勢在於“免押,好騎”,“好騎”不是門檻,因為摩拜和ofo也可以通過升級單車的方法實現;而免押金這一條給哈羅單車帶來了許多用戶,但是這樣的政策完全是通過燒投資人錢產生的短期效應(ofo以前也用過),而關鍵在於要實現盈利才有可能繼續生存下去,然後才能談“改變市場格局”。



盤點一下共享單車的幾種盈利模式


1. 收租金。這種模式只有在幾方競爭結束,市場格局確定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就像今天的滴滴,只有在幹掉Uber以後才能獲得利潤。目前無論是摩拜、ofo還是哈羅單車靠收租金來盈利顯然是不可能的。


2. 車身廣告。除去一些監管限制的城市(如:北京),三家都可以通過這種辦法獲得收入,所以在這點上哈羅單車沒有特別的優勢。


3. 用押金投資。顯然,採取了免押金政策的哈羅單車在這方面限制了自己盈利的可能。


從上面的一些簡單分析不難看出,除非哈羅單車有足夠的資金支持,通過免押金甚至是免費政策把摩拜和ofo都耗死,否則很難實質性地改變其它兩家的地位。講到底,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並沒有多複雜,另外兩家背後也有資金的支持,所以現在很難說共享單車就要迎來變局。



高挺觀點

共享單車會出現變局嗎?肯定會!

我是山東人,我的城市第一次投放的就是“哈羅單車”。我使用哈羅單車之前,出差去別的城市騎的是摩拜單車,小黃車,ofo等。哈羅單車第一次投放的單車和其它單車沒有區別,但不長時間久進行了改進,變成了小藍車,然後是改進的小藍車,共享電車等。這幾年我感覺摩拜單車等其他共享單車基本上沒有什麼改進,或者改進不大。而哈羅單車不同,這兩年來改進很大,用戶體驗比較好,騎車比較輕便,色彩搭配悅目等。


哈羅單車能成為第一的因素有下列因素:

一是哈羅單車更新換代比較快,兩年的時間已經出了三代產品,用戶體驗比較好。現在客戶喜歡的不就是“用戶體驗”嗎?蘋果手機之所以受歡迎,就是當初用戶體驗比較好,不卡,用起來比較流暢。現在哈羅小藍車騎起來就是舒服,輕便,省力。

二是你可以下載哈羅單車APP,你也可以使用“支付寶賬戶”使用哈羅單車。這樣你就多了一個選擇。


第三是如果你是“支付寶賬戶”,如果你的芝麻信用超過650分,你可以免押金的。這個優惠對於當前一些共享單車倒閉後無法退押金來說,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也是很吸引眼球的。

第四是哈羅單車採取的是三四線城市包圍一二線城市的戰略。在三四線城市投放單車後,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改進,不會引起大的社會問題。等到產品成熟後,再向一二線城市挺近,這樣可以迅速佔領市場。


不忘初心匍匐前行

哈羅單車成功源於企業戰略的成功,即差異化戰略。1、免押金,免押金對於其他共享單車來講是致命的威脅,因為很多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不成熟,就是靠押金維持現金流而存活;2,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就在共享單車在一線城市殺個你死我活的時候,哈羅選擇三四線城市,把風險降到最低 3.用戶體驗佳,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哈羅無需下載APP,騎行輕便,同時還節約了軟件開發運營成本。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哈羅背景強大,資金雄厚,這是最大的競爭力。據哈羅bike官方消息稱:12月4日,哈羅單車宣佈完成3.5億美元的D1輪融資,投資方為螞蟻金服、富士達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和產業資本。哈羅單車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首先是投資方,第一個,便是螞蟻金服,細心的小夥伴們很早便發現了在哈羅單車上貼有支付寶的標誌。其次是其強大的企業投資:富士達。富士達是亞洲最大、全球知名的自行車生產製造商,其作為哈羅單車的重要供應商。這樣哈羅單車在自行車的製造技術上也不用發愁了。哈羅在螞蟻金服投資之前是被永安行全資收購的,永安行是上市公司,其原本主營業務是從事有樁公共自行車,聯合各地政府打造智慧出行體系,哈羅可以在這個方面進行深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