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貨代公司碾壓你,靠的不只是壟斷

現在貨代行業流行這麼一個觀點,就是人們覺得中小貨代公司是好的、有創新精神,而大貨代公司一般的形象是壟斷的、不好的。更有的中小貨代認為,就是因為馬太效應鬧的,所以自己猜競爭不過大貨代,其實真實情況未必如此。

大貨代公司碾壓你,靠的不只是壟斷

首先,大貨代公司的確承攬了相對更多的業務量。對於大貿易公司業務上的競爭也更有優勢,但從數據上顯示,大貨代公司的市場佔有量也很有限。其次,大貨代同樣也在運價上“斤斤計較”,甚至比很多中小貨代給出的運價還低,根本沒有鉅額利潤一說。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中小貨代更靈活,更能把握戰場動向,儘早調整自身業務,而大貨代調頭轉向就比較難了,因此想獲得貿易公司青睞,一方面就是儘量使業務、服務標準化、人性化,另一方面就是降低運價。因為大貨代公司的高額盈利,它交的稅也就更多,這也是大貨代公司經營過程中一個巨大的經濟負擔。因此,往往面臨市場衝擊,大貨代公司是首當其衝的,但有新商機出現,大貨代公司往往是行動較慢,想要贏得新市場,更多的是通過後來者居上的方式曲線實現的。

我們經常吐槽大貨代公司的,還有一點就是它缺乏創新能力。這一點可能是因為現在我國中小公司的創業神話太多的原因吧。其實貨代領域真正的創新主力還是大貨代公司。有經濟學家計算過,大企業不僅研發費用的總額高於小公司,研發效率也比小公司要高,也就是每投入一美元研發,大企業獲得的創新成果要比小公司高。

其次,大貨代公司更能通過業務往來和物流軟件解決方案總結出更多經驗、規律和發展趨勢。他們有的通過企業文化和規章制度逐步滲透到公司的日常運作當中,有的則是助力大貨代公司向新的方向發展。

大貨代公司碾壓你,靠的不只是壟斷

舉個例子,現在最先進的貨代操作系統之一Skylog,使用它的貨代公司,就有很多大貨代公司。也是很多大貨代公司在使用過程中提出很多有建設性的建議,促進尚客網絡進一步研發提升,相互促進。大貨代公司集結了更多的行業優秀人才,他們往往在發展過程中能提出更多新穎的迎合時代的方案,只不過大貨代體量大動作慢,所以表面上經常被人忽視它創新發展的能力,但大貨代卻絕對是帶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大貨代的成功,靠的不只是壟斷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