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女,為嫁丈夫苦等10年,婚後因政治兩地分居,又是痴心30年

自古以來蜀中人傑地靈,前後出了不少人才,李白、蘇軾自然不必多說,就單是蜀中四大才女(薛濤、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那也是詩文驚天下,美名傳四方。而今天的故事主人公就是其中之一的黃娥。

一代才女,為嫁丈夫苦等10年,婚後因政治兩地分居,又是痴心30年

她與前三個才女想比,雖沒有薛濤在文人和高官中那樣的遊刃有餘,也沒有卓文君那種與人私奔的驚世駭俗,更沒有花蕊夫人的驚豔貴婦狀,但她與丈夫遙望相守30年的牛郎織女生活,卻多多少少給她平實的形象瞬間昇華,甚至高大。

黃娥自幼天資聰慧,是京都有名的才女,在出身官家的母親的調教下,少女時代就能夠填詞作曲,更是練得一手好琴。如此這般優秀,前來求婚的顯貴子弟自是絡繹不絕,然而12歲的她卻心氣頗高,唯獨鍾情於黃家之世交子弟楊慎,還聲稱非他不嫁。

那時的楊慎剛獨佔鰲頭中了狀元,可惜卻早已名草有主,結過婚了,然而意志堅強的黃娥硬是熬了十年,直到楊慎的原配夫人去世,她才如願以償嫁給了大她十歲的楊慎。

一代才女,為嫁丈夫苦等10年,婚後因政治兩地分居,又是痴心30年

其實,作為世交子弟,楊慎也早已對黃娥暗戀多時。

當年鑑於朝政腐敗,黃娥的父親便辭官攜家眷回了遂寧老家,在老家的黃娥感懷京城舊事,遂彈唱了自己的一首散曲《玉堂客》以寄情舊友。不曾想,這首詞卻在京城流傳了開來,而且還傳到了一個以後對她生活影響很大的文藝青年耳朵裡,這個人就是她後來的丈夫楊慎。

楊慎,明朝首輔楊廷和的大兒子,11歲就能做詩,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另兩個是解縉、徐文長),明武宗朱厚照一朝的殿試第一名,心高氣傲的黃娥等他十年,也是有充足理由的。

一代才女,為嫁丈夫苦等10年,婚後因政治兩地分居,又是痴心30年

這門當戶對的美滿婚姻,自然是羨煞旁人。只可惜天有不測風雲,他們才過了六年琴瑟和鳴的美滿日子,就因為政治上的大變故(朱厚照一死,楊慎的首輔父親楊廷和就因為“皇考”事件和繼任的嘉靖皇帝鬧翻了,被迫卸甲歸田,楊慎也被牽連,先入獄後被流放雲南),夫妻從此兩地分隔,楊慎在雲南,黃娥在丈夫的老家,二人過著牛郎織女的生活。

黃娥因為思夫心切,還曾寫下流傳至今的感人肺腑的《寄外》詩:“雁飛曾不度衡陽,錦字何由寄永昌?三朝花柳妄薄命,六詔風煙君斷腸。日歸日歸愁歲暮,其雨其雨怨朝陽。相聞空有刀環約,何日金雞下夜郎。”

對於這首詩,就連大名鼎鼎的徐文長也是讚不絕口,說其“旨趣閒雅,風致翩翩,填詞用韻,天然合律。”儼然成了黃娥的一小粉絲。還有風流才子錢謙益也同樣讚譽有加。

一代才女,為嫁丈夫苦等10年,婚後因政治兩地分居,又是痴心30年

黃娥和丈夫分別時才26歲,一別30年,乃至於丈夫在雲南因考慮以子代役,曾納妾生子,一度風流,也沒能改變黃娥的一片痴心,在另外一首《寄外》詩中表白了自己深切的杜鵑啼血的心緒:“懶把音書寄日邊,別離經歲又經年。郎君自是無歸計,何處春山不杜鵑。”可謂是生死相隨。

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