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諾貝爾的故鄉——瑞典斯德哥爾摩城市行紀

感受斯城

因為準備匆忙,啟程前,我對斯德哥爾摩毫無想象,對諾貝爾獎的印象也僅停留在居里夫人、莫言與之有關的記憶中,而更為熟知的是諾貝爾發明了炸藥。

幾個小時的飛行後,我踏上了斯德哥爾摩的土地。在出機場的路上,揹包突然掉進了行李車的縫隙裡,由於角度比較刁鑽,等我滿頭大汗地把揹包歸位後,沒想到耽誤了將近一分鐘。

就在這近一分鐘的時間裡,跟在我後面的人群自動停了下來,沒有人抱怨,也沒有人催促,雖然他們大可繞過我繼續前行,但絕大多數人依舊很友好地等著一個陌生人去處理這個突發的小狀況。

當地的朋友說,斯德哥爾摩人十分包容,雖然這個城市聚集著各種膚色的人種,但是這裡沒有種族歧視,政府甚至要開會商討一下,為黑皮膚的市民設計黑色的創可貼。

走進諾貝爾的故鄉——瑞典斯德哥爾摩城市行紀

聽操著一口京腔兒的華裔大爺講,他幾十年前剛來斯德哥爾摩時,大雨天車子壞了,路過的小夥子冒著大雨幫他修車,由於故障比較嚴重,小夥子就用自己的車把他送回了家,而在瑞典像這樣的“雷鋒”有很多。

正是當地人民的熱情友好,令我在斯德哥爾摩的旅行倍感愜意和舒適。不論是乘車、買東西、問路,所問之人都會停下來,微笑著與我打招呼,耐心地為我提供幫助,而我心裡也一再地為斯德哥爾摩加分。同時也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斯德哥爾摩和她的歷史。

斯德哥爾摩是一座建在島上的城市,市區分佈在14座島嶼和一個半島上,70餘座橋樑將這些島嶼聯為一體,被譽為“北方威尼斯”。

不要認為有著70多座橋的斯德哥爾摩很大,這14座島中最小的一座島上只能建造一棟房子。正是因為這樣,走在斯德哥爾摩的街道上,總會與水不期而遇。

由於斯德哥爾摩的冬季十分漫長,趕上陽光好,隨處可以看到坐在岸邊的臺階上與身邊停下來的海鳥一起看風景、曬太陽的市民。在他們的臉上絲毫看不出在工業、金融、科技、設計均很發達的國際化大都市工作生活的緊張感。

他們閒適舒服的表情令我停止了趕路,隨即坐了下來,享受著清新的空氣、清澈的湖水以及美好的城市氛圍,忘了自己是一個來旅行的外國人。

走進諾貝爾的故鄉——瑞典斯德哥爾摩城市行紀

諾獎之旅

諾貝爾獎是斯德哥爾摩最引以為榮的驕傲之一。

瑞典化學家、發明家阿爾費雷德·諾貝爾在1896年(去世前一年)設立遺囑,用他一生積累的大部分遺產創立基金,每年拿出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平分為五份,分別獎給世界各國在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和平領域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人。

遺囑規定諾貝爾物理獎和化學獎由斯德哥爾摩瑞典科學院評選;醫學和生理學獎由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評選;文學獎由斯德哥爾摩文學院評選;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舉產生的5人委員會評選(當時挪威屬於瑞挪聯邦中瑞典的邦國,正在爭取獨立)。

從1901年12月10日起,諾貝爾獎分別在諾貝爾的故鄉——瑞典斯德哥爾摩和挪威奧斯陸(1905年挪威重獲獨立)同時舉行,除諾貝爾和平獎在挪威頒獎外,其他所有獎項的頒獎典禮則在斯德哥爾摩舉行。

因為本身是島嶼,所以與諾貝爾獎有關的幾個重要的建築都散佈在斯德哥爾摩的這些島嶼上,對於旅行者來說,不論是坐公交車、小火車、渡輪還是地鐵都可以把這些景點串聯起來,沒有先後,隨意行走,均不容易被錯過。

斯德哥爾摩音樂廳建於1926年,是一座藍色的大樓,也被稱作藍色音樂廳,是專門為諾貝爾獎頒獎而建造。平時門前是熱鬧的露天市場,諾貝爾頒獎典禮當天,門前的市場會專門為諾貝爾獎而停業,斯德哥爾摩皇家愛樂樂團會在頒獎典禮上進行演出。

瑞典國王、王后、諾貝爾獎獲得者、諾貝爾獎各項評委會代表等千餘人將出席頒獎儀式,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會親自為除和平獎以外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們頒獎,氣氛莊嚴,場面盛大而隆重。

走進諾貝爾的故鄉——瑞典斯德哥爾摩城市行紀

據當地旅行社的朋友介紹,斯德哥爾摩市政廳有近百年的歷史,是瑞典最傑出的建築代表之一。主體以800萬塊紅磚建造,保持著北歐傳統古典建築的風格。右側塔樓頂端有三個鍍金皇冠,是瑞典王國的象徵,也代表著當年卡爾馬聯盟三國——瑞典、挪威和丹麥。登上塔頂則可將斯德哥爾摩的城市風光盡收眼底。

每年諾貝爾獎頒發後,瑞典國王和王后都會在市政廳最大的宴會廳——“藍廳”內為諾貝爾獎獲得者舉行慶祝晚宴。

“藍廳”雖然被稱為“藍廳”,但牆面都由紅褐色的磚塊砌成,看不到一點藍色的影子。這是因為當年“藍廳”建好後,建築師認為紅褐色的效果更好,更溫暖一些,就放棄了之前的設計,而“藍廳”這一稱謂因早已被廣泛使用,也就沿襲了下來。

市政廳內還有一座“金廳”, 四壁用1800萬塊約一釐米見方的金箔和彩色玻璃鑲貼成,金碧輝煌。廳內的“鎮廳之寶”是梅拉倫湖女神壁畫,象徵著梅拉倫湖與波羅的海結合而誕生的斯德哥爾摩,“金廳”是諾貝爾晚宴後舉行舞會的場所。

晚宴有個非常有趣的傳統,出席晚宴貴賓偕伴出席的話,不論入場還是用餐,已婚夫婦都會被分開,與其他賓客相伴,當然也包括瑞典國王和王后。

晚宴對著裝也有很高的要求,男士著燕尾服,打白色領結(莫言當時領獎時就穿的這一套),女士則著晚禮服。

整個“藍廳”可以容納1300人同時用餐。雖然藍廳很大,但是要容納這麼多人,每個人之間的用餐距離都十分的緊湊,晚宴時用餐需十分小心,一不留神碗碟有可能被碰掉到地上。

每年諾貝爾晚宴都是由名廚精心設計的,如果想品嚐諾貝爾晚宴菜單上的菜品,可以到這裡的地下餐廳用餐。

走進諾貝爾的故鄉——瑞典斯德哥爾摩城市行紀

諾貝爾博物館位於的老城是歐洲最大的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市中心之一。

老城建於1252年,她記錄著斯德哥爾摩的歷史,因為免於戰爭的破壞,這裡還保留著斯德哥爾摩最古老的中心主廣場Stortorget、最宏偉的斯德哥爾摩教堂。當然最有名的要數建於公元17世紀的瑞典皇室當年居住的皇宮。目前,皇宮的很多廳室被闢為博物館,開放參觀,每天中午皇宮外的衛兵都會舉行換崗儀式。

在鋪滿鵝卵石的老城街道漫步,穿梭在餐廳、咖啡館、商店林立的中世紀復古風格的各色建築裡,中世紀的尖頂和紅黃各色的牆壁在眼前閃過,各國遊客坐滿了街邊,現代與古典融合得嚴絲合縫,時間與空間令人有一種穿越的恍惚感,美妙極了。

如果想多一些瞭解瑞典皇室,也可以到瑞典皇室現居的皇后島宮參觀。皇后島被譽為瑞典的凡爾賽宮,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那裡還有當時的國王為王后建造的中國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