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ower:如何制定2017年營銷計劃?加入AR技術

2016年,大家熟知的一個增強現實應用的例子就是《Pokemon GO》,在上市後短短的63天內就狂賺了5億。這款AR增強現實遊戲中,玩家將可以在現實場景中,捕捉皮卡丘、妙蛙種子、傑尼龜等神奇寶貝。這款遊戲也帶動了一股增強現實技術熱潮。

AR技術使用範圍廣泛,可以擴大至廣告、互聯網、視頻直播、商務溝通、社交媒體等領域。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運用這項技術為消費者提供廣告和營銷信息。據權威的IDC(互聯網數據中心)機構預測,2017年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中,將有30%面向消費者的公司會嘗試AR和VR形式的廣告和市場營銷。多渠道智能化會員營銷服務商Webpower中國區認為:“AR技術與品牌營銷的融合具有無限可能,關注瞭解AR技術及應用,可以幫助企業獲得新的營銷機會,尋找用戶體驗提升的更佳方法,對企業未來5—10年的營銷戰略及業務發展均至關重要。”Webpower始終關注企業的多維營銷需求,並不斷為企業提供各種創新、前沿、實效的營銷產品及服務。這表示,企業應該增強對增強現實技術的重視程度。

一、區分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

增強現實技術正在成為品牌一個越來越大的部分。由於增強現實(AR)的技術屬性,常和高科技放在一起,讓人看起來高深莫測。其實並非如此。首先,讓我們來區分AR(增強現實)和VR(虛擬現實)。基於“增強現實”的技術是虛擬和現實生活的混合,開發人員創建圖像和應用程序融入到使用者周圍的世界中。

Webpower:如何制定2017年營銷計劃?加入AR技術

用戶喜歡在自己的現實生活中看到一個皮卡丘

增強現實雖然現在市場很小,但在Pocket Gamer Connects舊金山峰會上,投資銀行Digi-Capital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蒂姆•梅內爾(Tim Merel)在一場演講中指出,增強現實(AR)技術比虛擬現實(VR)更有成長潛力,原因是與VR相比,AR技術的應用領域更廣泛。

有預測顯示,至2020年,VR市場(涉及到遊戲、硬件、電影、主題公園等)規模約300億美元,而AR市場(AR硬件、電子商務、數據、電影/電視劇、遊戲等)規模則將達到1200億美元。品牌紛紛進入這一領域,部分原因是Pokemon Go獲得的巨大的成功,部分是因為它可能成為我們數字進化的下一步發展方向。

相比之下,虛擬現實是建立一個用戶可以交互的虛擬世界。根據定義,它不同於增強現實,不包含我們每天看到的世界中的許多元素。虛擬現實目前離我們驅動業務和品牌行為還有一定距離,但Oculus Rift (一個著名的虛擬現實平臺)被Facebook購買在這個方向上邁出的一步。

最後一個組件是人工智能(AI)。這是指機器從經驗和重複中學習。目前,你看到的主要例子是聊天機器人,但在不久的將來,人工智能將塑造大部分業務實現模式。目前Sephora、京東、騰訊等很多商家已經使用。

二、世界最優秀公司如何玩AR技術?

1.在你的iPhone攝像頭裡

蘋果正在和其收購的幾個創業公司團隊合作開發這個項目。例如,你將看到的城市街道景象包含方向指示,附近的餐館的價格,優惠券,或某些讓你傻笑的動畫角色。

2.在你的臉上

Webpower:如何制定2017年營銷計劃?加入AR技術

Snapchat發佈的第一款硬件產品Spectacles太陽鏡,融合了時尚和AR.

3.在你最喜歡的遊戲/比賽裡

考慮現場直播體育。高清電視的出現降低了人們開車到一個體育場,停車和買食物/飲料的慾望,因為畫面視圖在家裡一樣棒。但是如果現實增強技術進入場館,球迷可以在球場上看到人物,圖像和實時數據,是不是更有吸引力呢?

體育營銷是品牌營銷的一種特定類型,但這個想法可以推斷出任意數量的其他概念。展會可以更多的教育性和娛樂性。生活品牌可以提供實時的化妝教程。B2B銷售人員可以更有效地向潛在客戶進行演示。在過去的幾年裡的研究已經表明,客戶體驗比傳統品牌推廣更有價值,增強現實是一個增強品牌體驗的很好機會。

4.在你的辦公室

這是一個更多關注內部的想法,關注員工而不是外部重點客戶,但它仍然有價值。微軟提供的增強現實產品——全息透鏡, 與電梯公司合作培訓了24000名技術人員。他們可以在到達客戶現場前看到問題,缺乏經驗的技術人員可以得到經驗更加豐富的技術人員的指導。技術人員也能從問題電梯中通過全息透鏡獲得大量信息。

三、如何使用“增強現實”技術客戶旅程更容易/更好?

儘管用戶可能目前還沒有更多要求,但是如果你看到了“增強現實”技術與現有用戶體驗結合的機會,需要開始重點關注。因為這在營銷用戶生命週期過程中,有利於你獲得更好的用戶互動接觸,把用戶進一步向你的轉化漏斗推進。如果你已經做過調查研究,知道“增強現實”技術對你企業的真正價值。那麼你需要投資的資源使它易於使用,並始終做好它。嘗試新事物是激動人心的,但如果體驗不好或者僅僅把它作為一個噱頭,不但不會得到你正在尋找的用戶接觸機會或提升業務價值,甚至可能適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