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國家一級博物館、出土木漆器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湖北省規模最大、藏品最為豐富、科研實力最強的國家級綜合性博物館。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坐落於武漢東湖風景區,總佔地面積達81,909平方米,建築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 。現有館藏文物26萬餘件(套),以青銅器、漆木器、簡牘最有特色,其中國家一級文物945件(套)、國寶級文物16件(套) 。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為該館四大鎮館之寶。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館區內綠蔭掩映,綜合陳列館、楚文化館、臨時展覽館等高臺基、寬屋簷、大坡面屋頂的仿古建築三足鼎立,構成一個碩大的“品”字。其總體佈局高度體現了楚國建築的中軸對稱、“一臺一殿”、“多臺成組”、“多組成群”的高臺建築佈局格式。 世界上最龐大的青銅樂器曾侯乙編鐘、中國冷兵器時代的翹楚之作越王勾踐劍、地質年代早於北京人的鄖縣人頭骨化石等珍貴藏品,以及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顯著成就,使本館在海內外享有一定聲譽。 博物館整個建築風格突出了楚國多層寬屋簷、大坡式屋頂等楚式建築特點,建築外牆為淺灰色花崗石裝飾,屋面採用深藍灰色琉璃瓦鋪裝。 室外環境按景觀式、園林式的特點進行佈局,通過雕塑小品、休息庭院、園林綠化、配套的綜合服務設施等形式,營造出與博物館主體建築和諧配套和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給觀眾提供一個休閒、舒適、幽雅、公園式的室外遊覽空間。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該館藏有反映湖北省從原始時期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制度、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各類文物、標本14萬餘件(套),其中一級文物近千件(套),位居全國省級博物館前列。這些藏品絕大多數來自考古發掘和各地徵集,其中以出土文物為主,既有濃郁、鮮明的地方色彩,又具有時代特徵,基本反映著湖北地區古代文化的面貌,並且,一部分器物即使在中國古代文化發展史上也居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館藏文物品類豐富,器類齊全,器類主要有陶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瓷器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青銅器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漆木器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兵器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古樂器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金玉器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古代字畫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古錢幣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目前,湖北省博物館舉辦有《楚文化展》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鄖縣人——長江中游的遠古人類》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屈家嶺——長江中游的史前文化》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盤龍城——長江中游的青銅文明》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曾侯乙墓》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書寫歷史——戰國秦漢簡牘》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秦漢漆器藝術》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梁莊王墓——鄭和時代的瑰寶》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土與火的藝術——古代瓷器專題展》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荊楚百年英傑》

來武漢必去中央共建的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湖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等十多個展覽,以其精美豐富的展品、精良的陳列布局、濃厚的文化氛圍和宜人的觀賞環境,向觀眾介紹湖北地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深受海內外遊人歡迎。

最佳季節:四季皆宜。

建議遊玩:2-3小時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09:00~17:00(15:00停止入場) 週一閉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