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小說中,只有兩個人自帶音響出場,蕭峰都沒有這個待遇

文/巴暘

受到1997年TVB出品的黃日華版《天龍八部》的影響,許多金迷戲稱喬幫主蕭峰是自帶音響出場的大俠,的確是這樣,每次蕭峰蕭大俠出場,特別是和別人幹架的時候,BGM就應景的響起,霸氣十足,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曾經有好事者把蕭峰出場的BGM換到鳩摩智身上,頓時感到國師的格調馬上拔高三檔,整個人都顯得大氣磅礴。可見,自帶音響對一個江湖俠客是多麼的重要。

當然,這只是電視劇裡的橋段,在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無論是喬幫主蕭峰還是鳩摩智國師,甚至天山童姥、掃地僧,都沒有自帶音響這個待遇。在金庸原著中,自帶音響出場,那是非常罕見的。

在金庸小說中,只有兩個人自帶音響出場,蕭峰都沒有這個待遇

第一個就是《倚天屠龍記》中的神神秘秘的黃衫女,根據金庸的描述,黃衫女應該是神鵰大俠楊過和小龍女的後人,此人出場,那可真是帶著音響,且看金庸原文:

正在此時,忽聽得屋頂上傳下來輕輕數響琴簫和鳴之聲,似是有數具瑤琴、數枝洞簫同時奏鳴。樂聲縹緲宛轉,若有若無,但人人聽得十分清楚,只是忽東忽西,不知是從屋頂的哪一方傳來。……,八女站定方痊,四具瑤琴上響起樂調,接著洞簫加入合奏,樂音極盡柔和幽雅。……,悠揚的樂聲之中,緩步走進一個身披淡黃輕衫的女子,左手攜著一個十二三歲的女童。那女子約摸二十七八歲年紀,風姿綽約,容貌極美,只是臉色太過蒼白,竟無半點血色。

在金庸小說中,只有兩個人自帶音響出場,蕭峰都沒有這個待遇

這是黃衫女的第一次出場,是在丐幫的大會上,黃衫女攜帶丐幫幫主史火龍的遺孤史紅石出場,人還未到,音響先開,琴簫齊鳴,柔和優雅,這音響極合黃衫女的身份。再看黃衫女的第二次出場,金庸原著中這樣寫的:

正在此時,忽聽得峰腰裡傳來輕輕數響琴簫和鳴之聲。張無忌心中一喜,只聽得瑤琴錚錚錚連響三下,四名白衣少女翩然上峰,手中各抱一具短琴,跟著簫聲抑揚,四名黑衣少女手執長簫,走上峰來。黑白相間,八名少女分佔八個方位,琴簫齊奏,音韻柔雅。一個身披淡黃輕紗的美女在樂聲中緩步上峰,正是當日張無忌在盧龍丐幫中會過之人。

這一次是在少林寺的屠獅大會上,黃衫女又來收拾殘局,和第一次出場一樣,也是人未到,音響先到,琴簫和鳴,宛轉悠揚,然後黃衫女如仙子一般出現,範兒十足。

黃衫女在《倚天屠龍記》中只出場了兩次,這兩次出場如出一轍,人未到,音響先來,而且還是自帶樂隊和歌舞團,這種範兒蕭峰蕭大俠無論如何也是比不上的。

在金庸小說中,只有兩個人自帶音響出場,蕭峰都沒有這個待遇

只聽得西北方絲竹之聲隱隱響起,一群人緩步過來,絲竹中夾著鐘鼓之聲,倒也悠揚動聽。只見西北角上二十餘人一字排開,有的拿著鑼鼓樂器,有的手執長幡錦旗,紅紅綠綠的甚為悅目,遠遠望去,幡旗上繡著“星宿老仙”,“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威震天下”等等字樣。絲竹鑼鼓聲中,一個老翁緩步而出。

在金庸小說中,只有兩個人自帶音響出場,蕭峰都沒有這個待遇

丁春秋出場也是音響全開,有絲竹,有鐘鼓,還有鑼鼓,倒也悠揚動聽。但和美麗的黃衫女楊姐姐相比,卻多了阿諛奉承之聲,什麼“星宿老仙,法力無邊”,“神通廣大,威震天下”,這就讓人噁心極了,和黃衫女相比,頓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