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普及:金庸作品都發生在那個朝代?原來是這樣的順序

文/巴暘

金庸幾部大部頭的作品,也就是金庸筆下最著名的六部長篇武俠小說,就是電視劇經常翻拍的那幾部,分別是射鵰三部曲(《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和《鹿鼎記》。這幾個大部頭作品時代線還是比較清楚的。

這幾部作品中,年代最早的是《天龍八部》。《天龍八部》的故事發生在北宋年間,當時主要的國際矛盾是大宋政府同契丹人建立的遼國之間矛盾,所以才有了契丹人喬峰精彩紛呈的故事。這個時候不僅有遼國,在西南還有大理,在西北還有西夏,在西藏還有吐蕃,除了大理比較文和,西夏和吐蕃都是難纏的主,《天龍八部》就給我們呈現了一個非常精彩的國與國之間的形勢:吐蕃國師鳩摩智,大理皇子段譽,西夏一品堂還有和西夏國的駙馬虛竹,契丹國的南院大王蕭峰,粉墨登場,精彩紛呈,《天龍八部》這個江湖格局是金庸小說中最為博大的。

金庸武俠小說普及:金庸作品都發生在那個朝代?原來是這樣的順序

《天龍八部》之後就是《射鵰英雄傳》,時間已經是往後推了一百多年,北宋轉到了南宋,這個時候已經發生了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南宋苟延殘喘。宋朝政府的死對頭遼國已經被消滅,取而代之的是金國,但金國的處境也已經非常困難,因為這個時候成吉思汗的蒙古已經崛起。蒙古大漠成就了射鵰英雄郭靖的精彩紛呈的故事,郭靖的成長史可以說就是蒙古崛起的歷史。《射鵰英雄傳》就是講述了大漠群雄崛起,金國消亡,南宋苟延殘喘的故事。

射鵰後就是它的姊妹篇《神鵰俠侶》,兩篇小說的故事和人物直接對接,江湖上的主要人物基本上還是射鵰那些人物,主人公由郭靖變成了楊過,加了兩個反派人物李莫愁和金輪法王。《神鵰俠侶》時的金國已經被蒙古消滅,主要的矛盾已經變成了宋朝與蒙古的矛盾,郭靖義守襄陽成為一個俠之大者的胸襟與責任,是《神鵰俠侶》的一大主題。《神鵰俠侶》更大的一個主題是愛情,整篇講了一個楊過與小龍女之間的悽美愛情故事。

《倚天屠龍記》作為射鵰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其主體故事發生在《神鵰俠侶》結束後的80年以後,此時南宋早已被蒙古消滅,郭靖、黃蓉一家戰死襄陽,蒙古統治中原已經六七十年,各地出現反元義軍。這一大的歷史背景下,明教橫空出世,以驅除蒙元統治,恢復漢人河山為宗旨。從《神鵰俠侶》結束到《倚天屠龍記》故事之間的這一段時間是峨眉和武當興起的一段時間,張三丰創立武當,成為一代武學宗師,而此後的張無忌是其第五個弟子張翠山的兒子。《倚天屠龍記》的故事就是張無忌率領明教群雄,和中原武林化干戈為玉帛共同抗元的故事。

《鹿鼎記》的背景最清楚,因為裡面有一個標誌時代背景的人物康熙大帝。《鹿鼎記》的故事發生在康熙早期,許多歷史事件,比如說康熙智擒鰲拜,平三藩等在《鹿鼎記》中都有精彩的描述。

金庸武俠小說普及:金庸作品都發生在那個朝代?原來是這樣的順序

金庸武俠最沒有時代背景的一部書就是《笑傲江湖》。雖然沒有明確的時代背景,但我們也可以很容易的推斷出《笑傲江湖》的故事發生在《倚天屠龍記》之後,《鹿鼎記》之前。理由很簡單,因為《笑傲江湖》中有武當派,而且武當派已經傳承了很多輩,而《倚天屠龍記》中武當派的創始人張三丰還在,活躍在江湖上的都是武當派的第二代弟子,所以《笑傲江湖》只能發生在《倚天屠龍記》之後。而在《鹿鼎記》中金庸借人之口說:前朝有個獨孤大俠,又有個令狐沖大俠,會獨孤九劍。所以,這就明確表示了令狐沖是在《鹿鼎記》之前。究竟《笑傲江湖》在什麼時期呢,其實最大可能是在明朝的中後期。

所以,金庸先生這幾部長篇武俠小說發生的年代順序是:《天龍八部》(北宋、遼國對峙時期),《神鵰英雄傳》(南宋、金對峙,蒙古崛起時期),《神鵰俠侶》(南宋、蒙古對峙時期),《倚天屠龍記》(元末大起義時期),《笑傲江湖》(明朝中後期),《鹿鼎記》(清朝康熙早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