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真的很多嗎?數據表明:相當於現在10瓶啤酒

文/巴暘

《水滸傳》中最知名的好漢當屬武松莫屬,武松最知名的橋段有兩個,一個是景陽岡打虎,意氣風發,一個就是鬥殺西門慶,快意恩仇。特別是景陽岡打虎這一段,更是入選了語文教材,是《水滸傳》中為數不多的入選中小學生教材的故事之一。

景陽岡打虎奠定了武松的好漢名號,特別是武松在打虎前一連喝了十八碗酒,酒名叫做“三碗不過崗”,店小二說,這酒喝了三碗就醉,走不過前面的景陽岡。可武松偏偏不信這個邪,一口氣喝了它十八碗,不僅過了景陽岡,還打死了一頭害人的大老虎,為民除害,從此武松威名遠播,打虎英雄武松之名號在江湖上聲名鵲起。武松也因為打死了這隻老虎,從一個江湖遊民做了陽穀縣的都頭,正式進入到國家公務員的行列。

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真的很多嗎?數據表明:相當於現在10瓶啤酒

武松打虎前的鋪墊施耐庵先生寫的很好,特別是小酒店裡喝的那十八碗酒,真是酒壯英雄膽,將武松的英雄之氣發揮的淋漓盡致,可很多讀者一直有個疑問,十八碗酒,可能嗎?放在現在,酒量再大的人也喝不了十八碗酒,難道武松的酒量真的那麼好嗎?其實,不是武松的酒量好,而是古代的酒和現在的白酒完全不是一回事。

為什麼這麼說呢?給大家普及一下酒的知識大家就明白了,酒其實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蒸餾酒,一類是非蒸餾酒,像現在的白酒,就是蒸餾酒,而啤酒、黃酒、葡萄酒之類的,就是非蒸餾酒。蒸餾酒和非蒸餾酒最大的區別就是酒精的度數,由於蒸餾酒通過蒸發將酒裡的水分大部分蒸了出來,使得蒸餾酒的度數一般比較高,我們現在喝的白酒就是蒸餾酒,通常都是50度以上。非蒸餾酒就不一樣,這種酒釀出來以後,沒有經過蒸餾,通常度數都很低,一般就是10度左右,最高都不會超過20度,像啤酒,葡萄酒,黃酒,度數一般不高。

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真的很多嗎?數據表明:相當於現在10瓶啤酒

好了,大家有了蒸餾酒和非蒸餾酒的概念,我們再看看蒸餾酒是什麼時候才開始有的。明代大科學家李時珍在他撰寫的名著《本草綱目》中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起始創其法。”也有資料提出,“燒酒始於金世宗大定年間(1161年)”。這裡說的“燒酒”,即是蒸餾酒。也就是說,蒸餾酒最早出現在金朝1161年,李時珍甚至認為直到元朝才出現蒸餾酒。

武松是什麼時候,是北宋人,早於金朝的1161年,更早於元朝,這個時候還沒有蒸餾酒,只有度數比較低的非蒸餾酒。北宋時期的酒都是非蒸餾酒,度數一般在5-7度,酒精度不高,大概就和現在的啤酒差不多,而且主要的作用還是解渴,《水滸傳》智取生辰綱就有“給灑家來碗酒解解渴”這樣的話。武松喝的酒,比當時市面上一般的酒要烈些,但根據當時的釀造水平,沒有經過蒸餾的酒,頂多也就15度左右。

那武松喝了十八碗酒,換算成現在的情況,到底相當於喝了多少呢?那還得看看武松喝酒用的碗是多大的,當時武松用的是黑瓷碗,這種碗其實並不大,而且碗也很淺,裝的不多,看過陝西西安摔碗視頻的朋友可能知道,這種碗一隻大概就能盛三兩酒。武松喝了十八碗,大概就是喝了5斤半。剛才我們說了,這種酒的度數大概就是15度,而現在的白酒一般是50多度,以市面上常見的52度的酒算,武松喝得這5斤半的酒,就相當於現在1斤半的52度白酒。如果換算成啤酒,現在的啤酒一般8度,武松相當於喝了大概10斤的啤酒,就是10瓶的啤酒。

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真的很多嗎?數據表明:相當於現在10瓶啤酒

所以說,通過數據分析我們知道,《水滸傳》中武松景陽岡打虎前喝的十八碗酒,大概相當於現在的1斤半52度白酒,或者10瓶8度的啤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