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在冰雪覆蓋的大興安嶺山林地帶,

生活著一群“北山野人”,

這是一個馬背上的民族,

他們精騎善射、世世代代在大、小興安嶺的森林裡以狩獵為生,

住著樺皮棚、穿著袍皮衣、隨身攜帶獵刀獵槍的“

樹中人

直到建國初期,才被“解救”確認,

鄂倫春人實現了定居,一步跨越千年,結束了原始社會生活。

從而成為了我國六個極少民族之一——鄂倫春族

也是我國11個從原始社會末期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少數民族之一。

鄂倫春族、赫哲族、基諾族、珞巴族、門巴族、獨龍族是我國六小民族,

韓庚是赫哲族,1999年就作為赫哲族青少年代表參加了國慶50週年閱兵儀式)。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鄂倫春人原始、簡單,

17世紀中葉前,主要分佈在貝加爾湖以東,

17世紀40年代,沙俄入侵黑龍江流域,

鄂倫春人逐漸南遷到黑龍江南岸大小興安嶺地區,

分別在呼瑪爾河流域,遜河、沾河、烏雲河、嘉蔭河流域過著遊獵生活。

人口發展,只有百年的歷史可查,

1895年鄂倫春人口約有18000人

新中國建立前鄂倫春人口的急劇下降,

時至今日,全國才8000多人,

遊獵民族動盪不定的生活方式和近現代社會戰爭頻繁密切相關

【宗教】鄂倫春族信仰具有自然屬性和萬物有靈觀念的薩滿教,表現為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

【婚俗】鄂倫春人傳統的婚姻由父母包辦,實行一夫一妻的氏族外婚制。結婚時男女都佩帶獵刀。

【葬俗】鄂倫春人的葬式主要有風葬(也稱樹葬)、土葬和火葬,也實行過先樹葬后土葬的二次葬。

【交通】馴鹿、馬、樺皮船、獸皮船、木筏、雪橇等。

【飲食】鄂倫春人的飲食以獸肉為主(狍子、鹿、犴、野豬、熊肉),現今傳入米麵也漢化嚴重。

【住所】斜仁柱、樺皮棚、木刻楞房等。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斜仁柱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狩獵是鄂倫春族人生存的需要,

一年四季他們都遊獵在茫茫的林海中,

獵犬和獵馬是他們的忠實夥伴,

所以鄂倫春族不吃馬肉和狗肉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黑河市愛輝區新生鄂倫春族鄉的鄂倫春族鄉,

坐落在美麗的剌爾濱河畔,這裡是鄂倫春族聚居地。

這裡四面環山,兩面環水,

從黑河出發要走過90公里山路,

山道彎彎,一會兒下坡,一會兒上崗,

據說這條公路是由日本人修建的,

為了躲避炮火轟炸,所以設計成99道彎。

沿途會經過臥牛湖風景名勝區,跨越法別拉河,

風景別緻。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方遊獵第一鄉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下馬酒

鄂倫春族自1953年實現定居以來,已經走過65年,

隨時代變遷和社會飛速發展,

在鄂倫春獵民的家裡也已難尋覓那些獨具的習俗,

被漢化的嚴重,畢竟和漢族、回族、滿族、蒙古族共同聚居。

走進原始部落體驗區,

感受歷史的輪迴,還原鄂倫春人當時生活原貌。

這裡全部包括:

遊獵生活區、民間文藝區、宗教信仰區、祭祀山神區、傳統狩獵區,

全景展示了鄂倫春族下山定居前的遊獵生活、

狩獵文化和原始自然的森林景觀。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這棵高大挺拔的落葉松,

距地面兩米左右高的樹幹被砍去樹皮,

在上面畫一個臉形,用紅布遮蓋,

這就是鄂倫春人崇拜的山神“白那恰”。

新生鄉政府還準備選一處樹林較密的地方,

建一處風葬點

顯示樹杈卡、吊棺、橫擔擔棺等幾種不同的風葬(也稱樹葬)葬式,

讓遊客瞭解鄂倫春人以前的喪葬習俗。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山神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還有鄂倫春族不得不說的非遺傳承:

袍製品製作和樺樹皮工藝

具有非常濃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性。

狍皮精心縫製的皮袍、狍頭做的皮帽、狍腿皮做的皮靴。

很多都是以狍筋代線縫製,結實、輕便。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在大小興安嶺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生長著大片白樺林,

樺皮在鄂倫春人的日常生活中佔有一定的位置,

可稱之為"樺皮文化"。

用樺樹皮製作很有絕活,

打獵、捕魚、擠奶用的製品很多都是用樺皮製作的。

餐具、釀酒具、容器、住房、籬笆、皮船、甚至人死後裹屍都用樺皮製作。

許多服飾也是用樺皮做的,如樺樹皮帽、樺樹皮鞋等,

樺樹皮容器,輕便實用,

有樺皮簍、樺皮盒,做工精巧,

上面用彩色絲線刺上美麗的圖案,都是民族工藝。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北山野人,何時被解救的?雖然一夫一妻制但全部父母包辦

薩滿服裝

鄂倫春,“使鹿部”,“山嶺上的人”,“使用馴鹿的人”

無論哪種稱呼,

在如今社會生存中,很需要認知、傳承、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