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比較殘忍的菜?

問歷史

中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人在吃上講究更多。從過去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到現在各種昆蟲、鼠類、猴腦、蛇膽等瘋狂式的吃法,國人對待吃上可是一點都不含糊。作為一個吃貨的國度,其實我們歷史上最殘忍的菜很多,總之直接在活物上吃的都殘忍,比如猴腦。

1.三叫老鼠

剛出生的老鼠還沒剛體驗到世界的美好,然後它就成了美食者的盤中餐。在食用的時候還要聽到老鼠的叫聲以表示自己的自豪,想想都比較殘忍。抓起來後老鼠叫一聲,蘸上調味料之後再叫一聲,吃進嘴裡是第三聲。


2.活叫驢

都說卸磨殺驢,沒用的驢自然會被美食者蒐集。但活叫驢的吃法更加恐怖,將驢的後臀割掉然後丟在一旁,之後等驢身上長出新的肉。那麼這塊肉就會非常的鮮嫩,之後將驢固定好下面放火,之後用老湯澆灌在新長出來的肉中,熟了之後再割下來吃。


3.烤乳羊

選用懷胎的羊,之後餵它各種調料,不食用其他飼料。就這樣等上一週後將羊架在火上烤熟,然後塗上各種調料,等肉烤熟之後,重點來了,將腹中的小羊崽取出來食用。

4.紅燒活魚

這道菜首先將活魚冰凍麻痺,之後準備好熱油鍋,將整條魚除頭部全部放在油鍋裡煎炸,整個過程不能超過一分鐘,然後澆上湯汁後上菜。這時候因為魚被冰凍,神經感應過慢,就會出現活魚吞吐的現象。

5.猴腦

這道菜簡直沒辦法想象,但有利益就有傷害。因為猴腦非常的大補,尤其是生吃猴腦。往往架上器具之後,將猴子安置好,然後刀一推,猴頭蓋削掉,開始蘸上調料吃猴腦了。 當然還有很多殘忍的菜,這些菜都講究直接將活物生吞或燒烤,讓肉質和營養達到最大範圍的保鮮。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這種行為?


農業補貼

第一道菜:糖醋活鯉魚

這糖醋活鯉魚的關鍵之處就在於一個活字,它是江蘇省的漢族名菜,此菜上桌時仍見張嘴鰓動,目光燜燜。這道菜可謂是殘忍至極,吃完魚肉一般魚頭還在動。但是這道菜魚肉鮮嫩,酸甜適口,食者無不稱奇。


第二道菜:涼拌猴腦

猴腦的吃法是非常殘忍的,食猴腦時多以生吃為主,一般裡面伴上一點你自己喜歡的香料也可以。吃猴腦的餐桌一般桌中間有一個洞,大約就有猴子頭那麼大,然後將活猴的頭從洞裡拿出來用硬物將其頭蓋骨擊碎即可直接食用。

第三道菜:泥鰍鑽豆腐

這道菜的做法是非常殘忍的,它是將活泥鰍先用清水養個三五天,期間是不會給食物的。做菜的時候在鍋內加較多的清水然後放泥鰍用小火慢煮,當水有一點點溫度時下如豆腐。豆腐塊一定要大,隨著水溫的升高鍋內的泥鰍就會往豆腐裡鑽,當煮熟了以後,打開鍋蓋你只會看見豆腐因為泥鰍都鑽進豆腐裡了。

預知後事如何,想聽下回分解,請關注“華夏教育百科”,謝謝。


華夏教育百科

談到這個問題,我就有話說了!

一:春秋時期,庖廚祖師,易牙烹子

易牙是春秋時期,齊桓公忠愛的廚師,擅長調味,一門好手藝深得齊桓公的喜愛,同時也被稱為是廚師的祖師。

就因為齊桓公隨口的一句話:“寡人嚐遍天下美味,唯獨未食人肉為憾事”,易牙一心想著這件事,為了討齊桓公的歡心,親手把自己4歲的兒子做成了一道湯菜,在齊桓公用午膳的時候獻給齊桓公。



齊桓公起初不知,喝了一小金鼎,覺得特別鮮嫩,鮮香,從來沒有吃過這個味道,易牙哭著告訴齊桓公,這是自己用兒子做成的一道菜,齊桓公無比感動,認為易牙比愛兒子還愛自己,所以也就無比的信任易牙。

即便如此,易牙與管仲同朝為官,管仲死的時候是這樣兒告訴齊桓公的:“易牙為滿足國君的要求不惜烹飪自己的兒子以討好國君,沒有人性,不宜為相”。所謂虎毒不食子,而易牙卻可以親手烹飪自己的兒子,這件事情被人稱作是歷史上最沒有人性的一次拍馬屁。但是齊桓公沒有聽信管仲的話,輕信易牙,重病後易牙犯上做亂,封閉宮門,活活的餓死了齊桓公。



二:戰國時期,一代名將,樂羊子食子肉

樂羊子起初是魏相翟璜的門客,而樂羊子的兒子在中山國做高官,樂羊子曾經勸說自己的父親去中山國,但是由於中山國的國君昏庸無道,樂羊子認為他不是一個明主,不願意跟隨。

見到魏文侯的時候,樂羊子說:“在國家大義面前,父子之情又算什麼?”,而魏文侯就因為樂羊子的一句話,決定以他為將,攻打中山國。樂羊子軍事才能卓著,在攻打中山國的時候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不久之後打到了中山國的國都,在中山國嚴防死守之下,難以攻克。樂羊子改變策略,圍城耗時間,一圍就是三年,中山國已無顆粒糧草,開始有了人吃人的現象。這時候樂羊子又發起了進攻,兒子的勸說無效。後面中國出了一個注意,把樂羊子的兒子綁在城樓上面,逼迫樂羊子投降,可是樂羊子不吃這一套。

後面中山國國君在大臣的建議下,用了一個餿主意,把樂羊子的兒子熬成了肉羹,端給樂羊子,企圖以這樣種方法來瓦解魏君的軍心。肉羹做好後端給樂羊子,樂羊子識破了敵軍的陰謀詭計,一口氣喝完了整碗的肉羹,軍心大震,敵軍心裡防線崩潰,後面攻入了中山國。中山國國王自盡,而樂羊子成為了一帶名將,同時又因為這件事情讓魏王對其心生猜忌,不再重用他。



三:活猴子,削猴腦,食腦花

前面兩個例子可謂是滅絕人性,但是接下來要講的猴三叫,也稱得上是滅絕人性的。人由袁進化而來,袁與猴又有莫大的聯繫。大家都看過捉妖記吧,第一季裡面,胡巴被捉住的時候,各種方法無可奈何的時候,他們把胡吧灌醉後推上桌,準備活吃胡巴的腦花。這個猴三叫與之有類似之處,差不多稱得上是生吃猴腦花了。

這樣的做法不敢苟同,首先猴子作為保護動物,我相信在今日的文明社會中,已經不會有人為了一點食物而去傷害一隻猴子了。其次猴子是非常有靈性的一種動物,我親眼見過,一隻猴子找我索要食物,以我和它拍照為目的跟我交換食物,非常聰明,這麼聰明這麼有靈性的動物怎麼下得了手呢?



四:鼠三叫,剛出生幼鼠為食物

我曾經看過這樣兒一個視頻,一個人手裡放了幾隻剛出生的幼鼠,起初還覺得很可愛,但是一個人抓起了一隻幼鼠放進口中,而這時候幼鼠也開始慘叫起來。



在廣東確實有這樣兒一個名菜,這三叫是怎麼來的呢?

用筷子去夾小老鼠的時候,小老鼠會叫一聲;再蘸醬的時候,小老鼠又會叫一聲;放到嘴巴里面的時候,又會叫一聲;三叫就由此而來。

吃這個鼠三叫這個菜是需要勇氣的,平常人不敢嘗試,而廣東人在此方面略勝一籌。這樣兒的菜到低該不該多吃呢?還是有待考究的,但是吃不吃還是取決於自己。



五:火鍋新鮮黃辣丁,魚萩

我曾經在大學的時候在餐館做過兼職,是一家魚火鍋的餐館,這家魚火鍋餐館生意特別紅火,原因就是它加黃辣丁非常新鮮。怎麼個新鮮法呢?放入鍋中的時候還會跳,不蓋蓋子還會跳出來,把火鍋中的水濺得到處都是。

這個黃辣丁和魚萩都是非常新鮮的,每次要多少殺多少,一桌還有限量的(老闆故意說沒有了)。由於殺魚的時候刀法快,魚殺完了黃辣丁還沒有完全死去,所以加進鍋中的時候還會跳。每次讓我加菜的時候我都心生怯意,不敢加,看著魚在火鍋裡面跳,真的是不忍心。


土家羅妹

中國十大禁菜:龍鬚鳳爪、醉蝦、烤鴨掌、活叫驢、脆鵝腸、鐵板甲魚、風乾雞、鼠三叫、油潑猴頭、炭烤乳羊。

①龍鬚鳳爪

龍鬚鳳爪是非常考究的一道菜,“龍鬚”是活鯉魚的魚須,“鳳爪”是活雞掌下正中的一塊精肉。要吃這道菜,後堂院中必然有一群瘸腳的雞,池中必然有一群食不知味的鯉魚,可憐芸芸眾生。


②醉蝦

顧名思義,是把活蝦放入酒中,沒一會兒蝦就醉了。具體的操作步驟是,把冰塊放入玻璃器皿中,然後放入活蝦,最後將黃酒倒入完全浸泡住蝦並蓋上蓋子。這樣食用者在品嚐蝦的鮮香的同時,也嚐到了酒的洌香。醉蝦屬於成都菜。

③烤鴨掌

把活鴨放在微熱的鐵板之上,給塗著調料的鐵板加溫。因為熱,活鴨會在鐵板走來走去,到後來就開始跳。最後鴨掌燒好了,鴨子卻還活著,切下鴨掌裝盤上桌,鴨子做其它用。可見這道菜之殘忍,對於活著的鴨子來說無疑是煎熬。


④活叫驢

這道菜也是和驢過不去,將活驢固定好,旁邊放上燒沸的老湯。食用者指定要吃某一部分,廚師剝下那一塊的驢皮,露出鮮肉。用木勺舀沸湯澆那塊肉,等澆得肉熟了再割下來,裝盤上桌。據說吃這道菜的,大部分並不是為了吃菜而吃菜,純粹就是為了看如何澆驢和驢的面目表情。真的是殘忍至極。




⑤脆鵝腸

脆鵝腸選取肥美的活鵝,拿小刀沿著鵝的肛門割一圈,再把食指插入鵝的肛門內,然後旋轉,再用力向外拔出。這樣一來就可以取到最新鮮的鵝腸了,但是鵝受到的痛苦實在是目不忍睹。鵝:“感覺身體被掏空…”


⑥鐵板甲魚

做法就是將鮮活的甲魚放在有調料的涼湯中用慢火煨。甲魚是活的,當水漸漸升溫後,甲魚就會因為熱而喝湯,調料自然就進入了甲魚的體內。漸漸火越來越熱,看著鍋中甲魚痛苦的翻滾,舉箸之人無不興奮異常。最後甲魚熟了時,外面的湯和甲魚喝下的湯,使甲魚肉味中都有湯的味道,據說鮮美無比。簡直就是溫水煮青蛙的做法…

⑦風乾雞

做風乾雞,需要一定的手法,而且速度必須非常快。這是道藏菜,大師以極快的速度拔毛、取髒、填調料入雞腹、縫合、掛於通風處。注意,在這所有步驟之前,並未放血將雞殺死,也就是說這時雞還是活的,然後如風鈴一般在風雪之中“咕咕”直叫......場面十分悽慘絕望…






⑧鼠三叫

這是一道地方菜。之所以叫“三叫”是因為食的鼠很特別,是剛剛出生未長毛、未睜眼的小田鼠,食時用筷子夾鼠,田鼠發出一聲叫,第二聲叫是在蘸作料時,第三聲叫是入口時。據說每盤標價998元。不過這道菜只是流傳的很廣,真正吃過見過的人沒多少。


⑨油潑猴頭

據說吃猴腦起源明末清初,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為了取得作戰勝利武將們把活猴關在籠中,當場用小榔頭擊破猴頭,取其腦漿食用。 一箇中間挖洞的桌子,幾個人圍桌而坐,中間洞的大小正好夠一隻青年猴子的頭伸出。把猴子牽出來後,讓猴子的頭頂從小洞中伸出,據說那是專門食用的猴兒,頭比較大。選好位置,用桌上的金屬箍緊猴腦,用快刀貼桌面劃去,非常考驗刀工,迅速撇去其頭蓋骨。這時,猴的腦部就完全裸露在食客們的面前,有較饞一些的人,已經用湯匙伸向紅白相間的猴腦。 接著倒入已經熱好的滾油,撒上蔥花。食客用湯匙在猴腦袋裡直接攪拌,繼續倒入滾油,此時猴子尚未死去,哀嚎之聲,撕心裂肺。




⑩炭烤乳羊

其名乳羊,卻不是乳羊。是將即將臨盆的母羊投入炭火中燒烤,當炭火將母羊全身烤熟之後開膛破腹把乳羊取出,據說乳羊是皮酥肉嫩,味道鮮美。

十道禁菜,道道殘忍至極。能吃的下的人,得是有多大的膽子。


倒轉流年只為紅顏一笑540

用彭越做的人肉醬就很殘忍。

彭越與韓信、英布並稱漢初三大名將,為漢高帝劉邦鼎定天下立下汗馬功勞。論軍事謀略和指揮能力,他比不過韓信,但他立下的功勞可比韓信有過之而無不及。彭越是世界戰爭史上第一個正規使用游擊戰戰術的軍事家,可以說是游擊戰的始祖。在楚漢戰爭中,正是由於他率部在楚軍的後方開展游擊戰,打擊楚國的補給,用敵進我退,敵退我追的戰術,使項羽兩面作戰疲於應付,使楚軍的糧食裝備得不到補給,也給了前線漢軍不被項羽殲滅的機會,楚漢戰爭正是在劉邦的正面防禦,韓信的千里包抄,和彭越後方游擊戰的基礎上,才在最後的垓下之戰中有機會殲滅項羽麾下疲憊的部隊,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劉邦得天下後,封彭越為梁王。不久彭越就因遭猜忌被誅。劉邦還將彭越做成肉醬,分送到各個諸侯國,讓諸侯去吃。英布吃了一口就大吐,也下了謀反的決心。


閒看歷史

在我的認知裡,最殘忍的菜我知道四種,分別是活叫驢、碳烤乳羊、魚腦血絲湯,分享給大家。


  1. 活叫驢:驢肉的吃法有很多種,這個活叫最殘忍,就是在活驢的臀部割下一片肉(當然不是吃這片肉)然後扔掉,等驢的傷口長出新肉(就是吃這片新長出的肉),將驢固定好,用木勺滔沸騰的老湯澆那塊肉,等澆的肉熟了割下來吃(太殘忍不要效仿)。

  2. 碳烤乳羊:將即將臨盆的活母羊綁好,投入碳火中燒烤,當碳火將母羊全身烤熟之後,開膛破腹把乳羊取出食之。
  3. 魚腦血絲湯:選條大魚(要活著的),用繩索固定魚尾部,掛在高處。選口大鍋加入適量的水,放在掛魚的下方,等水沸騰後找根粗點的木棒用力打活魚的腦袋,魚是倒著掛的,等把魚腦敲碎就會順著嘴部流到鍋裡,這吃法也夠損的。

1個普通農民g

我知道的三道菜是:

一,紅燒活鯉魚。

作法:取活鯉魚迅速去除身上的魚磷,剖開肚子,除去內臟洗淨,放魚身中間部分放油鍋炸至剛熟撈取,放盤中放入膏湯調料即可吃。吃時魚嘴還一張一合,魚尾還在擺動不停。

二,猴腦

吃法:桌子挖個如猴腦小一點的一個洞,猴子頭髮剃去,頭蓋骨從頭三分之一處據開,取掉上面的蓋骨。將活猴子的頭塞在桌子底下的圓洞裡面,猴子在桌子底下蹲著,便可看到白白如豆槳般,的猴腦。用湯匙撈了吃,吃一口猴子慘叫一聲。直至吃完,猴子方慘死。

三,三吱兒

吃法:剛出生的幼小老鼠,沒掙眼沒長毛的,把調料調好放盤中。吃時活老鼠用筷子一夾一吱聲,放入盤中拌調料一吱聲,放入口中一吃一吱聲。俗稱三哎兒,三聲完成吃的過程。

三種都是活物,吃法很是殘忍。


懂你98682

張嘴魚,點頭雞,錢錢肉,烤鴨掌,澆猴腦,叫驢,三吱,風乾雞,蟾蜍油,甲魚湯。

第一個,張嘴魚,廚師處理時,魚頭腦不讓接觸高溫,烹飪時用油炸魚身,上飯桌前魚是張嘴呼吸的,叫張嘴魚。

第二個,點頭雞,廚師快速手法將雞身弄熟,雞頭不讓高溫,餐桌前雞頭裡面神經完全沒有死亡,神經刺激下張嘴,俗稱張嘴雞。

第三個,錢錢肉,是公驢在母驢挑逗下,發情時,瞬間割下公驢生殖器,用火燒烤吃。

第四個,烤鴨掌,在鐵爐子上面放上鴨子,慢慢加熱爐子,讓鴨子來回走,慢慢將鴨子腳烤熟。

第五個,澆猴腦,把猴子固定在桌子下面,用鐵罩罩住猴頭,敲開猴頭蓋骨,澆上熱油或湯變熟,吃掉猴腦。

第六個,叫驢,在活驢上澆上熱湯整熟吃肉,或現吃現割肉。

第七個,三吱,將出生一兩天的鼠崽,沾好配料吃。

第八個,風乾雞,快速殺雞除內臟,把雞內喂上料,也叫叫雞。

第九個,蟾蜍油,秋天把蟾蜍兩個後退剪掉,用繩子竄上,像晾衣服那樣曬。

第十個,是甲魚湯,把活甲魚放到鍋裡,把佐料加完倒上水,用小火慢慢煮熟,加熱甲魚就會喝帶有佐料的湯。


漁舟遠航

突然想起一道兒時自制的一道“名菜”,都失傳十多年了。想想都覺得自己好殘忍。。。😂️

“天天我等著你 ,等著你捉泥鰍, 大哥哥好不好, 咱們去捉泥鰍”。

估計農村的小夥伴們都有過下河裡捉泥鰍的經歷吧,每到夏天坑滿河平,好不快活,承載了兒時太多的快樂。

如今,天氣原因,連年乾旱,河裡再難存得了水源了。

好了,廢話不多說。

小時候和小夥伴經常去河裡捉泥鰍,捉來的活泥鰍撒一把鹽巴,就用紅泥裹起來,然後直接放到火堆上烤,直到把紅泥烤焦、烤裂,泥鰍自然也就熟了。

一把摔開烤焦了的泥巴,熟了之後的泥鰍肉質嫩嫩的,那味道,簡直了!



小萬眼中的世界

1、玉仙羹。殘忍至極,變態至極。

柬埔寨紅色高棉大屠殺紀念館中記錄了一種特殊刑罰,就是將人固定在坐椅上,從腦後直接鑽洞,提取活腦……尤其是年輕的少男少女的新鮮大腦被稱為補品中的極品。

這些人的大腦被取出後經過加工在boss的廚師手中變成了民間傳聞的:玉仙羹。因為傳聞玉仙羹可以延年益壽……

因此,在過去某段時間曾非常流行,提及玉仙羹一定要說z,因為,玉仙羹還有一個別名,叫z湯,因h將此食物的製作方法告之z,而z製成後食用並呈給boss而得名。在z晚年,病疾纏身時曾大量食用玉仙羹,但依然迴天無術。

柬埔寨的波爾布特極喜歡玉仙羹,還多次得到款待。

由於玉仙羹製作殘暴血腥,因此,非常隱蔽,但在朝鮮、越南、柬埔寨等國依然大量存在,尤其是柬埔寨,60-70年代時,許多boss食玉仙羹成風,導致大批民眾被殺,僅為取其大腦製作食物。

2、樂羊子食子。

樂羊子原是魏相翟璜的門客,他的兒子在中山國做高官。魏文侯派樂羊子攻打中山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打到中山國國都時,在嚴防死守下難以攻克。樂羊子開始圍城耗時間,一圍三年,中山國無顆粒糧草,開始人吃人。這時樂羊子又發起進攻,兒子的勸說無效,中山國就把樂羊子的兒子綁在城樓上面,逼迫樂羊子投降,可是樂羊子不吃這一套。

中山國國君在大臣的建議下,用了一個餿主意,把樂羊子的兒子熬成了肉羹,端給樂羊子,企圖以這樣種方法來瓦解魏軍軍心。肉羹做好後端給樂羊子,樂羊子一口氣喝完了整碗的肉羹,軍心大震,敵軍心裡防線崩潰,後面攻入中山國,中山國國王自盡。樂羊子成為一代名將,但因為這件事情讓魏王對其心生猜忌,不再重用。

3、易牙烹子。

易牙是齊桓公喜歡的廚師,擅長調味,一門好手藝深得齊桓公的喜愛,同時也被稱為是廚師的祖師。

因為齊桓公隨口一句:“寡人嚐遍天下美味,唯獨未食人肉為憾事”,易牙一心想著這件事,為了討齊桓公的歡心,親手把自己4歲的兒子做成一道湯菜,在齊桓公用午膳的時候獻給齊桓公。

齊桓公起初不知,喝了一小金鼎,覺得特別鮮嫩,鮮香,從來沒有吃過這個味道,易牙哭著告訴齊桓公,這是自己用兒子做成的一道菜,齊桓公無比感動,認為易牙比愛兒子還愛自己,所以也就無比信任易牙。

即便如此,易牙與管仲同朝為官,管仲死的時候是這樣兒告訴齊桓公的:“易牙為滿足國君的要求不惜烹飪自己的兒子以討好國君,沒有人性,不宜為相”。所謂虎毒不食子,而易牙卻可以親手烹飪自己的兒子,這件事情被人稱作是歷史上最沒有人性的一次拍馬屁。但是齊桓公沒有聽信管仲的話,輕信易牙,重病後易牙犯上做亂,封閉宮門,活活的餓死齊桓公。

4、孫恩人肉脯。

東晉末年,海盜孫恩在中國東南沿海大肆搶劫。每當他搶劫捉到縣令時,便會殺之,做成肉脯,令手下食用。

5、齊人食己肉。

《呂氏春秋 忠廉》載:“齊之好勇者,其一人居東郭,其一人居西郭,卒然相遇於 塗。曰:姑相飲乎?觴數行,曰:姑求肉乎?一人曰:子,肉也;我,肉也。於是,具染(豉醬)而已。因抽刀而相啖,至死而止。”

6、介子推大腿肉。

重耳早年出亡時,先被父親獻公追殺,後被兄弟惠公追殺。他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據《韓詩外傳》,有一年逃到衛國,一個叫做頭須的隨從偷光了他的資糧,逃入深山。

重耳無糧,飢餓難當向田夫乞討,可不但沒要來飯,反被農夫們用土塊當成飯戲虐了一番。後來重耳都快餓暈過去了,為了讓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溝裡,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塊,與採摘來的野菜同煮成湯給重耳。

當重耳吃後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時,重耳大受感動,聲稱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報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難之時,介子推能如此肝腦塗地,忠心耿耿,實屬難能可貴。

7、宋江人肉大餐。

梁山泊眾人劫了江州法場救出宋江,又攻打無為軍,捉了黃文炳並殺其全家。

“宋江把黃文炳剝了溼衣服,綁在柳樹上,請眾頭領團團坐定”,質問黃文炳為何要害他,最後說“哪位兄弟替我下手?”李逵跳出來說:“我與哥哥動手割這廝。我看他肥胖了,倒好燒吃。”李鐵牛“便把尖刀先從腿上割起,揀好的就當面炭火上炙來下酒。割一塊,炙一塊,無片時,割了黃文炳。李逵方才把刀割開胸膛,取出心肝,把來與眾頭領做醒酒湯。眾多好漢看割了黃文炳,都來草堂上與宋江賀喜。”

8、劉邦醢彭越遍賜諸侯。

《史記·黥布列傳》:“漢十一年正月,誅淮陰侯韓信,布心恐。三月誅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賜諸侯。布大恐。”

9、黃巢的人肉加工作坊。

《新、舊唐書》和《資治通鑑》都記載:齊軍在圍攻陳州期間,由於關東饑荒仍在繼續,田野裡沒有禾苗,只有些饑民苟延殘喘於殘簷斷壁之間,黃巢無法用正常方式為他的大軍尋求補給,便乾脆命士兵俘人而食。他們製作了一種特大號的石臼,直接將活人扔進臼中,連骨頭一併搗成肉糊食用,還將這些加工點稱作“舂磨寨”。

“賊圍陳郡百日,關東仍歲無耕稼,人餓倚牆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五十》)

“人大飢,倚死城塹,賊俘以食,日數千人,乃辦列百巨碓,糜骨皮於臼,並啖之。”(《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時民間無積聚,賊掠人為糧,生投於碓,併骨食之,號給糧之處曰‘舂磨寨’。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卞、曹、濮、徐、袞等數十州,鹹被其毒。”(《資治通鑑·第二二五卷》)

吃人肉在缺糧的戰亂之世當然不足為奇,內心充滿仇恨的情況下吃人肉也常見,但疑點在於,黃巢軍在圍攻陳州期間的缺糧程度不算太嚴重:“巢益怒,將必屠之,乃起八仙營於州左,僭象宮闕,列百官曹署,儲糧為持久計。”(見《新唐書 趙犨傳》)

那麼黃巢儲糧的實際效果又如何呢?“巢於郡北三四里起八仙營,如宮闕之狀,又修百司廨署,儲蓄山峙,蔡人濟以甲冑,軍無所闕焉。”(見《舊五代史 趙犨傳》)。

而且,直到黃巢被李克用、朱溫等擊敗,從陳州逃走時,李克用繳獲的物資中,食物仍然不算少:“獲所俘男女五萬口,牛馬萬餘”(見《舊唐書 僖宗紀》)。

10、人肉30文/斤。

清同治三、四年間(1864、 1865),皖南到處人吃人,人肉開始賣到三十文一斤。後來漲價到一百二十文一斤,同時,江蘇句容、溧陽、溧水等處賣到八十文一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