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偉大的預言家,能從樂曲中聽出一個國家的興亡,且從未出錯!

東漢大才子蔡邕能從一個人的琴聲中聽出那人暗藏殺意,可是春秋戰國時期卻有一個人能從樂曲中聽出一個國家的興亡來,這才是不得了的“技能”啊!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孔子最為仰慕的季札,與孔子合稱“南季北孔”的先秦最偉大的預言家。除了預言國家興亡,季札還是一位藝術評論家。他曾三次將天下拱手送人,被孔子稱讚為賢德聖人。

最偉大的預言家,能從樂曲中聽出一個國家的興亡,且從未出錯!

公元前544年,吳王餘祭派季札出使魯國,魯國國君向季札展示了周朝的音樂。聽到《周南》和《召南》時,季札說:“這首歌很美,教化開始了,但還沒有完成,不過百姓辛勞卻沒有怨恨了。”

聽到《衛風》季札說:“這首曲子很美,憂思卻不困頓,就像衛國的康叔、武公的德行是一樣的。”

聽到《鄭風》季札說:“這首曲子也很好聽,只不過太繁瑣了,恐怕會最先亡國吧!”

聽到《秦風》季札說:“這曲子才能被稱作華夏正聲,宏大無比,想必會發展成像周王朝那樣的大國。”

最偉大的預言家,能從樂曲中聽出一個國家的興亡,且從未出錯!

季札聽完各國的樂曲以後都作了相應的點評,或者也可稱之為預言,這些話以後都應驗了。離開魯國以後,季札又到了齊國,一到齊國他就立刻告訴晏平仲齊國政權將要易主,勸晏平仲要想活命就趕緊交出手中的封地和官職。晏平仲對季札的話非常信服,交出這兩樣東西以後,他才在後來的欒、高二氏相互攻殺的災禍中保住了小命。

最偉大的預言家,能從樂曲中聽出一個國家的興亡,且從未出錯!

從齊國轉至鄭國,季札與子產一見如故,很快就成為了知己,季札告訴子產鄭國國君坐不久了,很快這個位置就會落到你頭上來的,到時你一定要小心,切記以禮治國,否則距離鄭國滅亡的日子就不遠了。

到了衛國,季札稱“衛君子多,國應無患”!衛國在那之後相當長的階段都沒有內憂外患。

到了晉國,季札預言晉國的政權將落到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這三家,後來戰國時期的趙、韓、魏三國便是這三人的後代。

最偉大的預言家,能從樂曲中聽出一個國家的興亡,且從未出錯!

孔子曾說“泰伯是道德的巔峰,三次將天下讓給別人。”而這季札正是泰伯的後人,也是一位三讓天下的賢德之人,況且他還有預言天下事的本事,就更是難得了。

關於季札三讓天下的事,他的三個哥哥再加上他的父親,他們都希望將吳國的王位傳給季札,但是季札寧肯躲起來當田舍翁,以此表明自己不願當吳國國王的志向,希望哥哥們來當這個國王。最後季札的父親將王位傳給了他的大哥,他的大哥希望王位能傳到季札手上,就創造了兄死弟繼的祖規,傳給了二弟,二弟又傳給三弟,三弟想傳給季札,季札還是不肯接受,最後三弟之子自立為吳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