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可以罵我,但是別不理我”

“媽媽,你可以罵我,但是別不理我”

1

那天乘電梯,遇到一對母女。小姑娘大概五六歲,手裡拿著彩紙正嘗試疊出花樣。媽媽則盯著手機。

每疊好一步,小女孩就興奮地喊:“媽媽,你看,我疊成這樣了。

而她媽卻完全不理會。孩子喊一聲,她抬眼看一下,面無表情說一聲“嗯,不錯”,又低下頭去看手機。

電梯門一開,她邊看手機邊快速走了出去,孩子在後面邊跑邊喊:媽媽~~

看著全程冷漠的媽媽,和竭力想引起媽媽關注的孩子,突然覺得孩子好可憐

很多時候,家長有意無意中便這樣冷落了孩子。這其實是一種忽視。

一定程度上說,忽視就是冷暴力。

電影《奇蹟男孩》中,因為弟弟出生就很特殊,全家把心思都放在了弟弟身上。姐姐遭到了冷落。

幸好她還有好朋友,可一個假期過去,好朋友也突然不理她了。她感到莫大的失落和孤獨。

她想和家人分享心情,期待媽媽能和自己聊聊。有一天,忙碌的媽媽終於空了下來。

媽媽說,這段時間真的太忙了,忽視了你,幸好,你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女孩。姐姐感動得想哭。

可她們的親密時光只持續了幾分鐘,媽媽突然接到電話,弟弟有事,又匆匆趕出去了。

姐姐絕望地哭了,她向男朋友敞開心扉:大家都說我懂事,可是,我也渴望被關注。

“媽媽,你可以罵我,但是別不理我”

2

姐姐後來在家人和男朋友的關心下,又重拾信心,好朋友也和她恢復關係。

然而生活中,卻有多少孩子沒有這種幸運。很多孩子遭受著父母各種各樣的冷落,需要陪伴時,父母永遠是忙碌的。

父母抱著手機,看著電視,做著家務,甚至和別人談笑風生。卻對孩子的要求置之不理,有時只用“嗯嗯嗯”敷衍了事。

他們就像《等一會兒,聰聰》中的父母一樣,在聰聰需要的時候,他們的回答永遠是“等一會兒,聰聰。”最後,聰聰被怪獸吃掉了。

怪獸在聰聰家調皮搗蛋,作威作福,弄壞玩具,隨意玩電子產品,可是,爸爸媽媽依然對假裝成聰聰的怪獸慈愛地說:“等一會兒,聰聰。”

故事裡的怪獸,就是各種壞習慣、壞脾氣的象徵,受到忽視的孩子,會逐漸變得冷漠自私,染上各種各樣的惡習,逐漸走向兇險。

長期缺乏關注的女孩長大後可能會被渣男的花言巧語所迷惑,而男孩子,則會對家人重複使用冷暴力,直至家庭出現問題。

忽視,是比打更可怕的懲罰。

“媽媽,你可以罵我,但是別不理我”

3

美國心理學家沙赫特·斯坦利曾做過一個實驗:

他以每小時15美元的價格,聘請受試者單獨待在一個小房間。房間與世隔絕,沒有報紙、電話,不可以寫信,沒有其他人。

沙赫特·斯坦利想知道,如果讓一個人不跟外界接觸,最長能待多久。

結果,大部分人頂多能待一兩個小時,最長一個人待了8天,但他說,如果讓我再多呆一秒,我馬上自殺。

這個實驗告訴人們,想毀掉一個人,就忽視他,讓他在孤單寂寞中自生自滅。

很多父母就是這麼對待孩子的。他們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並不愛我”。長久下來,孩子便會有無力感,覺得每個人都不把自己當回事,嚴重的會產生絕望。

從此孩子可能將一切都埋藏在心裡,形成內向性格;或以強烈的舉動,想要獲取關注。

從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來說,人有五種需求,按層級遞升。基本的生理需求滿足後,逐漸會產生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從孩子出生開始,便需要父母的關注。

如一個嬰兒,當他冷了餓了害怕了困了時,便會哭鬧。爸爸媽媽給他餵奶、哄睡、換尿布,就是及時回應,給他極大的安全感,在心滿意足中安靜下來。

幼兒期,孩子逐漸認識自我,不斷探索外界,這時父母的關注更重要。它會讓孩子更有信心和能力認識到外界,培養出積極向上的三觀。

“媽媽,你可以罵我,但是別不理我”

4

父母如何做,才是真正回應孩子?

給足孩子充足的心理營養

林文采在《心理營養》中說,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收穫五種心理營養,排在第一位的便是:無條件接納。

無論此刻你在做什麼,只要你在孩子身邊,請無條件接納孩子。

放下手機、家務,放下身段,全身心投入陪伴孩子。哪怕每天全身心投入時間只有半小時、十分鐘,都好過敷衍了事。

關注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事情本身

美國兒童心理專家曾說:孩子說起或做某件事時,父母最應該做的不是關注事件本身,而是孩子對這件事的感受。

舉個小小的例子:

三歲的小南跟媽媽去幼兒園參觀。在走廊上,小南停住了,指著牆上小朋友的一副畫作說:媽媽,這個小朋友畫得好難看。

“媽媽,你可以罵我,但是別不理我”

當時有接待的老師和其他小朋友、家長在場。

媽媽覺得小南很不禮貌,剛想批評,那個老師蹲下來笑著說:“在我們這,每個小朋友的畫都值得表揚的。將來你不管畫成什麼樣,都不會被人笑話。”小南馬上就笑了。

原來小南不是真的覺得畫不好看,而是擔心將來自己畫得不好被人嘲笑。

老師說,孩子這種心理是很正常的。我們要善於從她的話中聽出擔憂,用正確的方式來回答她,消除她的憂慮。

小南後來在這家幼兒園過得非常開心。

無論孩子說出什麼話,做出什麼事,關注TA的感受,我們會發現,事情有時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蒙臺梭利曾說:“要給兒童提供一個使他們得到滿足的環境,必須努力瞭解兒童的需要。”不忽視,不冷漠,以積極的姿態去了解孩子,關心孩子,才能正確引導孩子。

只有受到關注和鼓舞的孩子,做任何事才能充滿信心。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