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爵跡2》未上映就被吐槽沒看點,你怎麼看這件事?

蜜桔娛樂

曾先森準備從兩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

但是,後期它就變了,為何而變,因為資本進入。影視公司知道了它的影響力,找它開始做一些公關口碑文。這時,所謂的毒舌電影已經悄然變質。它其實,也開始寫一些公關關類影評。只是,當所有人都覺得它沒收片方錢時,它也開始為一些片呼籲。

爵跡2這件事,說明不了什麼問題。每個人每個自媒體都可以打出自己的聲音。這個聲音是好是壞,這個聲音對影片票房有沒有作用,還真是不好說。吐槽它沒上映,就吐槽曾先森覺得可能是毒舌電影沒被它收買,也可能是真的覺得不好看。我個人不認為,沒看一部電影就不能吐槽它。

有一件事,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不是看過電影才有發言權的。任何一個評論都有存在的自由,看過了某個導演一貫的爛片,他出了新片的物料和宣傳時,吐槽它罵它我個人覺得並沒有什麼問題。

那問題在哪呢?問題,就在於很多人會認為是收錢在黑某部電影,這就有點匪夷所思了。


曾狄影畫

就事論事,毒舌的這篇文章出在了文風和內容定位上。

嚴格來說,這篇文章的內容基本算上客觀,毒舌也在文章中強調了“評論只針對預告片本身”。

然而引發爭議的焦點在於——

文章的寫法,通篇都是抖機靈式的吐槽、玩梗以及高端黑。

坦率地講,這種文章的寫法本身並沒有太大問題,畢竟也是自媒體時代的一種通俗寫法。

帶有加強的煽動性,這也是毒舌電影之所以能夠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

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

郭敬明導演質問的是毒舌的這篇文章是否有失偏頗?

於是,郭老師便在微博上給這篇不算客觀的影評做了一些定性。

倘若我們仔細分析通郭老師這篇文字,其實我們可以學到很多——

以下是知識點:

畢竟郭老師是作家出身,文字功底不可小覷,寫起來議論文水平那也是雄辯滔滔。

我們仔細看一下郭老師的這篇微博回應。

這話引出了後面的內容——

作為曾經郭老師心目中非常專業而公正的大號。

這話的重點在於,一個是“非常專業而公正”,但卻用了“曾經”來形容。

大家小學語文都學過吧,這是一個前否定後肯定的句式,意思表示的當然是否定,言外之意就是——

現在的毒舌早已不是那個專業公正的媒體了。

繼而郭老師又展開文章的闡述,認為毒舌的這篇文章

“充滿了抖機靈、調侃,甚至隱藏著對自己的人身攻擊和對年輕人高高在上的優越感的影評”。

郭敬明導演此時表示了對於曾經的專業媒體墮落至此的失望。

不僅如此,郭老師還言辭懇切的表示了對當代電影媒體工作者缺乏專業精神的批判——

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可以接受到公平的對待。

僅僅是一句簡單的話語,就表明了郭老師對華語電影圈公共輿論政治不正確的強有力的還擊。

在這一刻,迷影君深深感受到——

郭老師並不是作為《爵跡》系列的導演而回應,而是代表了千千萬萬兢兢業業數十年如一日辛勤拍攝各種低分片的爛片導演們而發聲。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最後讓我們用郭老師的《爵跡》中一段臺詞來作為文章的結尾:

所有瘋狂,所有激盪,千絲萬縷,都因你而起。希望你驚豔,希望你震撼。

——郭敬明《爵跡》

最後,迷影君個人給郭老師這篇文章做以下通俗的翻譯:

謝謝大家,我真的很努力,希望你們不要因為電影爛而忽略我的努力。

我僅代表《爵跡》劇組,先給大家坐下了!


迷影映畫

面對《爵跡2》未上映便遭到毒舌的差評,郭敬明回擊“深感悲哀”。

但是我覺得“深感悲哀”這四個字影迷更有資格說,畢竟四部《小時代》電影和一部《爵跡》吸金近20億元,爛片大賣,毒害觀眾,這個槽觀眾吐更有底氣吧。

上一部《爵跡》,號稱中國真人動畫電影的標杆,結果呈現出來的是網遊特效,觀眾不買賬,口碑更是如山倒。

郭敬明回應:是不是隻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罵《爵跡》。

一個接受不了批評的人,你能指望他有多大進步?

如今郭敬明帶著《爵跡2》回來了,話說是經過兩年精心打磨的。

結果人家毒舌根據預告片做了評論,人家毒舌可算是好片爛片都看過無數的,看預告片什麼氣質便知正片什麼品質,連普通觀眾也會這麼預判,而且八九不離十。何況是毒舌這種眼睛跟嘴一樣毒的看片老司機呢。

打鐵還需自身硬,郭敬明自己拍的片什麼品質,難道自己心裡一點數都沒有嗎?

不過郭敬明在營銷方面確實是奇才。

原本大家都對《爵跡2》沒有任何期待,一點話題熱度都不像給它。

沒想到郭敬明抓到毒舌的毒評,藉此大做文章,分分鐘上熱搜,就這麼輕而易舉地給《爵跡2》造了勢,真是叫人佩服。

我也不知道這整個事件本身就是一個精心策劃的故事,雙方一來一回的交鋒不過是給我們這些吃瓜群眾看的。

不然對於《爵跡2》這種片,竟然會有人願意花筆墨去評價它的預告片。


影迷也瘋狂

看了爵跡一,想當年撕的腥風血雨,作為一個很膚淺的成年人,不知道大眾對於好電影有什麼要求,對我來說,電影能抓住我兩個小時不睡覺,讓我看進去了,就可以了,我不需要電影教我做人,不否認好電影發人深省,傳達許多正能量,但是我不需要每一部電影都可以傳遞正能量,我也不喜歡花錢反省倆小時,所以我喜歡很多網上的爛片。說回爵跡,一的時候有多少人連預告片都沒看過或者只看了預告片就在罵,有多少人根本不在乎電影,他們只想罵郭敬明,悠悠眾口,網絡時代,我不能堵住誰的嘴,但是作為一個以發言盈利,有一定影響度的大號,沒看過電影先吐槽,是不負責任的。郭敬明,一個靠自己走到今天的人,我不懂為什麼那麼多人去罵他,說他炫富,那是人家自己掙的,說他價值觀不對,想當年的言情小說,比他價值觀離譜的大有人在,想想安妮寶貝,只是恰好他紅了,一個人不作奸犯科,不危及他人,可以不喜歡,不喜歡就遠離,不需要那麼惡毒的咒罵。爵跡中確實大量使用流量演員,可以不喜歡流量電影,但是誰也沒資格阻止有人喜歡,有人願意花錢看這部電影,也是這些人的權利。爵跡一被吐槽特效,我不懂電影,不懂特效,但是我覺得好看,這對於我這樣膚淺的人來說就夠了。爵跡二也會去支持,我三觀不正,就是喜歡帥哥美女,憑什麼說我,我吃著自己家的大米!


懶二姐

去看了毒舌的這一篇影評,光從預告片內容來看的話,我覺得評價的部分還是很中肯的。可能《爵跡1》並沒有虧錢,並不算很失敗,但是在很多影評家眼裡,這是一部爛到家的片子,特別還有很多創作者對於郭敬明本人也很有意見。

而且吐槽《爵跡2》不是大眾一直在進行的事麼?畢竟就連很多粉絲都接受不了。即使她們會為了偶像去貢獻票房,也不代表她們就很認可這電影。

至於《爵跡2》究竟怎麼樣,能不能挽回《爵跡1》的名聲,這就看這部電影究竟怎麼樣了。從預告片來看,相比第一部還是有了很大進步的,但是審美上、情節上能不能符合觀眾,還說不準。


四味毒叔

從《小時代》到《爵跡1》,質疑他的人還少嗎?要想別人說自己的作品好,那就一心一意腳踏實地的拍出部好電影來為自己正名,而不是隻想著掙錢。

再說了,每一個質疑的人都要去回應,不累嗎?不會讓人覺得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