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觀察:公眾人物道歉的正確打開方式

舆情观察:公众人物道歉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公眾人物更容易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就像舞臺上的聚光燈、追光燈,永遠打在他們身上。他們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都暴露在公眾視野當中。加之當下輿論場對公眾人物包容度非常有限,例如普通人唸錯字,大家很快一笑了之,但如果省長、名牌大學校長、知名演藝明星唸錯字,則毫無疑問會導致熱點話題出現。所以,謹言慎行是公眾人物的輿情必修課。

不過,公眾人物是人,不是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問題是,公眾人物出了錯應該如何道歉,以便迅速擺脫輿情漩渦的糾纏?

許許多多的輿情案例告訴我們,公眾人物道歉有一些正確的打開方式。

方式一

快速行動,切忌反應遲鈍

有研究表明,輿情處置講求“黃金4小時”甚至“黃金2小時”原則,事件發生最多4小時內可能被大量轉發,24小時內就能成為輿論焦點。如果此時涉事部門或當事人一味沉默,或抱著鴕鳥心態,以為像鴕鳥一樣把腦袋埋在沙子裡,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就可以僥倖過關,認為網上熱點事件頻頻發生,這個事情很快就過去,網民注意力很快會轉移,於是不及時回應,沒能爭奪輿情引導先機,導致各種謠言、虛假話題在公眾質疑聲中被不斷放大傳播,事態迅速擴大,輿情危機被推向高潮,涉事部門或當事人最終喪失良好的公眾形象。

P大L校長5月4日在校慶大會上發言時讀錯字,迅速成為互聯網上沸沸揚揚的新熱點,他本人也成了網上輿論狂歡的消費對象。這事首先要怪他自己。但時隔一天之後,L校長公開道歉,客觀說,這樣的速度和態度應當給予鼓勵。事實上,我們見慣了太多的公眾人物在輿情危機面前裝聾作啞、裝傻充愣。

方式二

渠道正確,切忌燒錯香拜錯廟

公眾人物出了錯,應該向誰道歉,通過什麼渠道、什麼平臺道歉,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許多人通常想到的是依賴於報刊、廣播、電視等的傳統媒體,其實不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絡技術發展一日千里,信息傳播平臺更加多元,公眾人物輿情回應在傳播渠道上多了很多選擇。就外部來說包括基於傳統媒體衍生出的新媒體、個人或機構主辦的自媒體、網民活躍的網絡社群等;就內部來說,則有各級政府、機關部門的各類政務新媒體平臺。此次L校長是在內部的校慶大會上發言時讀錯字,隨後他選擇在P大內部的未名湖BBS上發表“致同學們”的道歉信,這個範圍是適度的。

舆情观察:公众人物道歉的正确打开方式

相反,如果公眾人物在外部公開場合犯錯,影響的主要對象為社會大眾,則道歉的對象範圍就要隨之放大,道歉的平臺與渠道選擇也要相應調整。

如果在突發輿情處置中能準確把握輿情策源、發酵和傳播平臺,“因地回應”,在主要輿情傳播陣地及時發聲,便能激活網絡輿論對沖機制,道歉才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相反,如果回應渠道和輿情信源不吻合,就很難收到良好效果。

方式三

態度誠懇,切忌敷衍塞責

公眾人物犯錯後需要道歉時,態度重於任何技巧。誠懇的態度可以迅速拉近距離、化解矛盾,得到公眾最大程度的諒解。如果一味辯解,甚至強詞奪理、敷衍塞責,只會導致輿情升溫,甚至無法收拾。

王利芬的“高興一下”被眾多網友抨擊,評論中一些網友寫道“冷血!”“消費逝者”“震驚於你的人品,不亞於震驚茅侃侃的離世。你自稱為青年創業提供幫助和價值,卻因為寫了一個青年創業者離世的文章過10萬+而沾沾自喜,虛偽至極”。

隨後,王利芬很快在微博道歉。

然而,這條道歉的微博並沒有緩解大眾的憤怒。許多網友認為王利芬道歉的最後的落腳是“更好成長”,沒有最起碼的反思和悔意。有人指責她是在吃“人血饅頭”,“滿腦子的創業、賺錢、價值扭曲”以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等等。一大批評論性的文章,包括:《消費逝者的王利芬:精英形象的坍塌和創業導師的倒下》《是誰逼的王利芬老師忘記了"憐憫"之心》《悲傷的故事與10萬+後遺症》《我的10萬+準備好了,就等你創業失敗了》等文章。

方式四

有一說一,切忌次生輿情

為了測試L校長髮表道歉信的實際效果,輿情專家燕志華使用了清博輿情監測軟件和沃德社會氣象臺輿情軟件,分別針對林校長道歉前後的網民情感屬性進行測定。結果顯示,P大L校長的道歉信發表後,並未能起到消除或者中和負面輿情的效果。相反,道歉信起到了更為消極的效果,使得負面輿情變得更加強烈、明顯。而其中重要因素,是因為“焦慮與質疑並不能創造價值”觀點引發次生輿情。

(作者段賽民為國內知名的輿情與大數據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